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重要目标和方法。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现代教学创新教育的核心。本文就如何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高校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晨 《河南教育》2023,(11):39-40
通过调研分析“应用大学G12联盟”等50多所高校学生干部综合素养的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干部选拔、管理、培养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的诉求,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基于此,提出提升学生干部综合素养的对策,以高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为切入点,创新完善培训培养形式,规范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管理,为高校培养品学兼优、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3.
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是国内外高等院校与金融机构普遍关心的重要话题.专业知识全面及时的掌握、实践教学的加强和改进、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等都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主要是,金融学专业知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从理论知识走向创新桥梁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全面及时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教学创新活动,全程开展多元化的金融学创新实践竞赛,可以提升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符合教育规律与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观念协同、知识协同与组织协同问题,其中观念协同是基础,知识协同是关键,组织协同是保障。惟有构建三维协同创新机制,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是国内外高等院校与金融机构普遍关心的重要话题.专业知识全面及时的掌握、实践教学的加强和改进、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等都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主要是,金融学专业知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从理论知识走向创新桥梁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全面及时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教学创新活动,全程开展多元化的金融学创新实践竞赛,可以提升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1计划"的灵魂是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佳载体和形式。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汇聚了各种创新要素,是承担创新任务的主要载体,如何提高高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是在创新驱动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对师资内涵提升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高职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出了高职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校企协同,提升高职教师“双师”创新能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改革,促进高职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探索1+X技能证书试点,提升高职教师的课证融通能力;创新引领,提升高职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建设“产学研训创综合平台”,提升高职教师实践研究与成果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基础,聚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场域中资本属性、主体互动、惯习培养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以中南大学“五场协同”创新实践为例,从课程场域、项目场域、平台场域、竞赛场域、交叉创新场域出发,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介绍了取得的实践成效,试图为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个分析和诠释的新视角,并为新时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中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才成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前提,也是高层次人才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了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7所高职院校的186位高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探究创新能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贡献总体水平较高;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成果贡献与知识技能背景、创新品质动机、创新能力积累、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平台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平台环境对创新成果贡献的影响最大。为提升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平台;多渠道增进创新能力积累,提升创新成果产出力;完善配套制度,激发自主创新驱动意识。  相似文献   

11.
谭红军 《继续教育》2003,17(3):11-13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作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首先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作为中国科学院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经过充分酝酿与研究,制定出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描绘出了学院未来的发展蓝图,使学院真正成为科技管理培训和中科院各类党政干部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2.
全方位提升创新能力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文章从分析我国国民创新能力现状的缺失入手,指出个体创新素质受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空间.文章提出了"三维一体"的全方位培养模式,分别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的功能与合作,是提升国民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老师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和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注重创新实践过程的设置,成功地实现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既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科研创新意识不强、协同创新合作动力不足、科研创新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培育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文章从队伍建设、外部环境建设、创新模式建设及激励机制建设四个方面展开讨论,阐述了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更是现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就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可以说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而如何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和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探讨,以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针对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从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实验与创新创业实践三方面综合开展的具体措施。通过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将获得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文章在分析素质教育内涵及其与大学生创新意识互动机制和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未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从团队与组织协调、获取创新知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及成效4个方面,构建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具体内容,并且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各指标的权重,提出改革大学生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树立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搭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的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中担任着双重管理的角色和任务,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学生“三自管理”机能,促进高校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需要,是为了改变当前学生干部思想现状的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创新宽松组织环境,培养造就新型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主观上开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