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锥编》(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责任编辑周振甫 )第 10 0页引《诗·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牛羊下来———牛羊下括。”按 ,“牛羊”当作“羊牛”。《郑笺》 :“鸡之将栖 ,日则夕矣 ,羊牛从下牧场而来。”朱熹《诗集传》 :“日夕则羊先归而牛次之。”小字本“羊牛”误倒置作“牛羊”。《十三经注疏》附阮元《校勘记》 :“按 ,倒者误也。二章经文别本亦或倒 ,但唐石经以下至毛本皆不误。凡各本皆不误 ,唯别本乃误者也———因经注本及注疏本固未尝误 ,不烦正也。”第 191页引《诗·卫风·氓》 :“女也不爽 ,士二其行。”按 ,“二…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2册存在校对漏误116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楚本均误,改而未出校;乙巳本、楚本两可,因漏校而未出校;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相似文献   

3.
秦蜀侯考     
本为读《史记》札记。旨欲通过史实,考证《史记》关于秦封蜀侯之满载和误载以及后人翻刻传抄之误。关于秦蜀侯被封的人数、身份、活动、权限以及秦封蜀侯的原因诸方面,此皆有涉及。  相似文献   

4.
顷读中华书局出版万曼遗著《唐集叙录》,其中对《李贺歌诗》的版本源流,作了一番考证,指出:“宋代所传李贺诗集,据记载有五种版本:京师本、蜀本、会稽姚氏本、宣城本、鲍钦止家本(或称上党本,大观戊子〔1108〕冬刊)。……宋元间五本通行,独碣石赵衍本,因刻于北方,不为当时人所知”;而在谈到这五种宋代版本流传的结果时,则说“所云五本,除鲍本外,皆不见。……这五个本子,正集四卷都是二百一十九首,后集一卷二十三首,只鲍本和宣城本有”。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汉语词典。方健的《〈汉语大词典.涉茶条目〉证误释例》指出该词典的55条疏失。这些"证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部分"涉茶条目"确实有疏失,方先生的"证误"对该词典的修订具有宝贵的资料价值;二是部分"涉茶条目"并无疏失,属于"古人本不误,而吾从而误驳之;"三是部分"涉茶条目"有疏失,方先生的"证误"亦有疏失。针对方先生的疏失,在《〈汉语大词典.涉茶条目证误释例〉商榷》的基础上,对属于后两者情况的10个"涉茶条目"进行再商榷。  相似文献   

6.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由于尚未最后整理,仍然遗存不少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收录的《钩沉》虽然后出转精,但对存误并未全面订正,此外,尚有鲁迅手稿本身不误而误校或排印不慎而致误等问题。今拈出其中十四则予以考订补正,以便于其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由于尚未最后整理,仍然遗存不少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收录的《钩沉》虽然后出转精,但对存误并未全面订正,此外,尚有鲁迅手稿本身不误而误校或排印不慎而致误等问题。今拈出其中十四则予以考订补正,以便于其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史记》《汉书》过程中,颇感其记述及注释有可疑之处.今摘取其中三例,求证于方家:梁玉绳关于《史记》《汉书》所载张良卒年皆误的说法并无根据,实则二书皆存正确之可能;公孙弘年寿及生年《史记》《汉书》所载相异,是历法中并本、除本的区别;《史记》所载汉武帝元光年号非司马迁本记,应为后人所追记.  相似文献   

9.
蔡玉英 《文教资料》2012,(34):34-37
历来学界对四库全书版本价值褒贬不一,今笔者以阮刻《论语注疏》为底本,与四库本对校,发现阮元《校勘记》中许多已列出诸本异同或标明诸本误、脱、衍、阙之类,在四库本中却不误,又四库本有不少异文与宋椠本、刘氏玉海堂影元贞本相合,此又可补正阮刻之讹脱,并借此重新认识四库本之校勘价值。今笔者就校勘问题稍作举隅,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对书中的时误并未一一校出,本文补校的《晋书》时误涉及帝纪,志、传、载纪各部分。时误的主要类型有年号错误,年误,脱闰,月误、日干支误,失序,综合性错误,校记误等八种。致误牟原因有袭宋书之误,讹夺、讹衍、改错,字误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本”、“说散本”的每一回都有入话,皆用一诗、或一词、或一曲入话(第一回除外)。“词话本”文本是有说有唱、韵散杂糅的,其立意是以说教、有趣味、有吸引力为主的,总体风格是俗中带雅。“说散本”是较文人化的本子,其文本中韵语减少了,说教的东西减少了,总体风格相对趋于雅化,其只有9回的入话与“词话本”相同,等于“说散本”把入话又重新写了一遍。“词话本”入话有鲜明的说教色彩,从而突出了小说的说教主题;“说散本”入话说教色彩的淡化,说教主题边缘化;从思想内容、风格情调等方面看,“词话本”中的入话也有与正文相脱节的,但并不多,只有几回而已,而“说散本”的入话多半是与正文不合的。  相似文献   

12.
改版启事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9):63-63
  相似文献   

13.
浅谈非线性编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视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正逐渐取代线性编辑,提高了节目质量与实效性,使实现无磁带数字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元人张国宾所作《公孙汗衫记》与臧懋循收入《元曲选》的《合汗衫》在情节内容上大体一致,但在科白的有无及详略上却截然不同。差异的产生,与元人重曲轻白,以曲为剧,而明人曲白兼取,重案头之剧的戏剧观念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较高水平的编辑,必须具备三种境界:慧眼识珠,要能从大量的来稿中,发现最有价值的稿件,发现稿件中的闪光点,而不会轻易放过,将之埋凤;点铁成金,要能挖掘出稿件深处的内涵,挖掘出稿件的社会价值,尤其对于重大新闻线索,新闻事件要能发现其中的价值;锦上添花,对于已经很不错的稿件,如何让它更上一层,更臻完善,也是衡量编辑活动优劣的重要尺度,而要想达到这三种境界,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编辑活动中一些有违《著作权法》的错误认识和不恰当行为,指出了在具体编辑活动中,著作者和出版者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相似文献   

17.
本着重从指导思想、史料的运用及体例等方面论述了班固《汉书》的编撰理论对后世正史编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玉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楷书为主体的古代字典.通过时原本<玉篇>残卷重文与宋本<玉篇>的字形比较,可以分析总结两种版本之间重文的异同及类别,探究两种版本在重文数量、形式、注释方面的区别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俗文学丛刊》第101册[1]所收录万卷堂木刻本川剧剧本《南华堂全本》与《庄周试妻》是"庄子戏"的一种,在继承前面"庄子戏"的故事之时,突破已往单向主题,融修仙得道与试妻主题于一体。且剧本对川剧艺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亦富有四川民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本”是以版本的形态存在的.不能“但见其书有字即读”,只管“文本”不管“版本”,“版本”不等同于“版印之本”,“本”的种种问题几乎都来源于“版”.古代小说有其特殊性质,版本研究是古代小说研究的基础,也是对古代小说作出历史和审美评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