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武当武术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基本特征进行阐述。1.武当武术文化的形成;2.道家的基本理论对武当武术文化产生主流影响;3.开放的武当道教融合了诸子学说,殷实了武当武术文化;4.武当武术文化的多元与广博。  相似文献   

2.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道教圣地,但该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道教活动的影响还不大;武当道味不浓、道人素养不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提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认识;注重道教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以武当功夫为品牌,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武当文献与文化旅游的关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通过简述武当文献基本概貌,分析其蕴藏的文化旅游资源,探讨武当文献对发展武当文化旅游的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利用武当文献服务其文化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经济、科技、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是基础,产业是支撑,文化是灵魂.就文化而言,最具湖北十堰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当数武当道文化.弘扬武当道文化,建设武当道文化中心,适时推出特色城雕,并由此导向研发武当文化旅游品,是抢抓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繁荣文化产业、美化城市形象、创新城市品牌、建设旅游城的重要环节.论述了推出具有武当道文化特色城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议方案,诠释了建议方案所蕴含的理念.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地域特色文化是宝贵的财富,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迫切需要的,更是十堰人建设更加美好家园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5.
武侠电影包括着武术元素,所以容易与武当文化发生联系.少数武侠电影对武当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了或深或浅的反映与塑造,客观上起到了介绍与丰富武当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武当道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分析了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武当道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改善武当道茶文化旅游发展软环境,开发武当道茶文化旅游产品,解决武当道茶文化研究人员的经费问题,加强武当道茶文化旅游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7.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武当文化是深受道教精神陶铸的名山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丰富和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则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无论是从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来考察,还是从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采探究。武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和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武当文化专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武当文化的内涵与渊源、历史与人物、文学与艺术及武当地质四个方面 ,而对武当道教思想、道教音乐、武当考古与文物等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武”文化包含武术文化和武侠文化,是对二者的整合与超越。武当“武”文化是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是推动武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展。系统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武当“武”文化影视剧取得的成果,不但可以总结创新经验,更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武当“武”文化影视在创新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武当旅游文化营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用旅游经济来涵盖旅游化是一种片面的营销理念。旅游化是旅游吸引力之源。时旅游有吸引力的不是旅游资源,而是旅游产品的化内涵。必须重视武当旅游化营销研究,加强旅游化的开发,借用多方力量形成协调的旅游化营销体系,实现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地方文化的角度来看,武当文化研究的成果已经是相当丰硕了.但这些研究往往是从宗教和文学的角度展开,没能以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来研究武当文化的广博内涵.现在是追问武当文化生发的根源的时候了.道教的生根、延续和繁荣,得益于武当山地处温暖、湿润亚热带的汉水之滨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道教在此有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武当山作为楚地的中心区域,较好地传承了源始初民的重巫术、崇尚水风尚的楚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武当山在明代时被誉为"道教第一圣山",它山势灵秀、道教文化纯正,道教建筑群规模恢弘、保存完整,自古就是世人朝圣旅游胜地。然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武当山旅游无论在品牌名气上还是在景区建设上都落后于少林、峨眉,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品牌的精准定位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多番调查,笔者认为武当山旅游开发应当以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体,扬长避短,重点凸显道教养生文化,集中力量打造道教文化集散地和正宗展示窗口,重振"道教第一圣山"威名。  相似文献   

14.
武当山民间叙事长诗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丰富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艺术魅力,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高层次文化服务人才是促进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核心动力。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引领的"三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把中国传统文化、湖北区域文化、武当特色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及服务行业标准等为代表的文化内容贯穿于高端技能型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证明:学生文化讲解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学生旅游服务的文化内涵和层次日益丰富。该模式得到了学生、社会、行业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大武当黄金旅游圈以武当山风景区为标志,以“华夏文明发源地”为文化内涵,以青峰断裂带、天然南北分界线和南水北调取水源等自然山水风光为载体,只要策划得当,运作到位,完全能够形成新的亮点。这个亮点,不仅仅只属于十堰、属于湖北,而应该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大张旗鼓地宣扬这一点,要让全世界的华人,甚至是印加、玛雅、印地安的文明,都产生到大武当黄金旅游圈寻根问祖的意念,这样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