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是什么?龙应台在一篇同名散文里这样回答:“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相似文献   

2.
内心的缺陷     
星竹 《文化博览》2007,(11):52-53
他逛完了野生动物园后,准备走出公园,谁想却误入狮子洞。这让他没有防备,显然他吓坏了。他望着虎视眈眈,蹲在他眼前的狮子,不觉打了个冷颤。狮子正好挡住了他的去路,看样子随时都会向他扑上来。他纳闷,狮子怎么会跑了出来?此刻,他的心脏狂跳不止,一阵紧似一阵,浑身缩成一团。他想,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竟然不慎跌入狮子的大口。狮子不动,他也不动。狮子就那么盯着他,他知道,他彻底完了。  相似文献   

3.
热爱     
看一个人是否热爱他的工作,听他讲他的经历就行了。如果他干得很辛苦,却很执著,那么他是热爱的;如果他干得很苦闷,却仍在坚持,那么他是热爱的;如果他失败了很多次,却没有倒下,那么他是热爱的;如果他的语言里充满期盼和等待,那么他也是热爱的。  相似文献   

4.
王译旻 《职业圈》2010,(7):68-71
有这样一个笑话:火星人落到地球上。东北人问他有没有户口;北京人问他与人类有没有血缘;上海人拿他做展览,卖门票;广州人问他身上哪些器官可以吃;潮州人则市叫请他吃饭,打听火星上有什么生意可做……  相似文献   

5.
百岁赵超构     
钟瑶 《文化交流》2010,(7):11-14
他曾以"林放"的笔名发表新闻性杂文万余篇,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毛泽东曾经7次会见他。《人民日报》曾刊文赞扬他"一笔曾当百万师"。他就是——  相似文献   

6.
孟二冬,他以生命诠释和躬行了他一生挚爱的中华文化。他所拥有的真善美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风采。孟二冬,他为人师表,是所有教师的表率;他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应该成为全社会效仿的楷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叶坪 《文化交流》2008,(7):68-70
他是一个平常而普通的人,他在温州市是一位有名的牙科医生,自称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而已.在他那不起眼的名片上除了牙科医生外,只印有温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这一头衔,这也是他在60多岁之后才加入的协会.我与他的相识,是在他出版人体艺术摄影作品集<风影>之后,是诗人吕人俊为之牵线搭桥的一种缘分.……  相似文献   

8.
陈小芳 《职业圈》2007,(12):109-109
孟二冬,他以生命诠释和躬行了他一生挚爱的中华文化.他所拥有的真善美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风采.孟二冬,他为人师表,是所有教师的表率;他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应该成为全社会效仿的楷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率!  相似文献   

9.
赵慧平 《文化学刊》2015,(3):113-121
王晓峰的文化信仰和文学观念建立在他对现实生活体验和思考基础上。他对文学的认知和评价,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为标准,这使他感到踏实、可靠。他不愿意用知识逻辑的方式建立他文学思维的逻辑,更愿意以体验的方式真实地表达自己。所以,在他那里,对文学的思考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对文学的理解就有了属于他基本的恒久的观点和立场。  相似文献   

10.
祝金生 《文化交流》2008,(10):26-29
1992年8月的一天,我走进乌鲁木齐东郊的一座幽静大院子,拜访了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他听说我从浙江来,忙说"我和浙江是有缘分的"。他告诉我,他曾祖父是浙江人,在绍兴卖茶叶蛋的。他还说他22岁毕业于北京师大音乐系,第二年游过杭州,西湖美丽的山水使他陶醉。岁月已流逝大半个世纪,然而谈起西湖,他依然陶醉在记忆中,喃喃道:"杭州是天堂,西湖太美了,勾人魂魄的!"  相似文献   

11.
黄鸣 《职业圈》2014,(10):52-52
教练为什么这么优秀,因为这位教练紧紧地把握住了“目标、梦想还有自信”,他给队长设定了目标,激发他的梦想,树立他的自信,然后用队长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行”。  相似文献   

12.
肖邦是19世纪前叶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他创作的音乐和在他演奏的过程中,音乐的诗意韵味是他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梦想的高度     
他从小被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就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再活六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他在医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九岁。他只能在心里计划着去报复那些嘲笑他、管他叫"花生豆"的孩子们。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在他的潜意识里面,"那一切的经历让我梦想在体育上能取得一些成功"。有时,他的姐姐苏珊会去滑冰场滑冰,他总是跟着一起去。他站在场  相似文献   

14.
赵征 《文化交流》2009,(8):13-18
他曾同姜昆、余秋雨、金铁林、海岩等同登“全国十大艺术英才”的领奖台,又屡被评为“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他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聘为司法(书画类)唯一的鉴定专家,他的“皓翰国拍”又被评为“全国十佳诚信企业”。他的头衔,他的荣誉,可谓光芒四射。他那可以望见烟水迷蒙的西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大幅照片。这个风云际会的美誉度极高的人物,就是浙江皓翰国际文化发展集团董事长蒋频。  相似文献   

15.
郭嘉 《文化交流》2012,(6):49-52
提到海飞,很少有人真正认识或是了解他。采访之前,我只知道他是热播剧《旗袍》《大西南剿匪记》等剧的编剧,同时身兼杂志主编等职务。我觉得作家好像骨子里都带有些许清高和傲气。但在见到海飞后,我的所有想象全被否定,他很随和,也很幽默。与他聊天,会被吸引着去仔细聆听,听他的过往,听他为写作付出的全部。  相似文献   

16.
张冬冬  马海荣 《职业圈》2014,(10):100-101
在鹤电公司员工的眼里,燃料部运行专工王孔义真的是个小人物,至今很多员工不认识他。真正让鹤电公司员工认识他、了解他、佩服他的还是2012年11月12日鹤岗那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  相似文献   

17.
李萍  王小庆 《职业圈》2013,(13):78-79
他是南征北战的拓荒者,三十年野外生活风雨相伴;他是力挽狂澜的经营者,三年市场经营化腐朽为神奇;从台前到幕后,从基层到离管,临危受命,愈挫弥坚。身为党员,他不畏艰难;从零开始,他义无反顾。他把单位各个岗位部千了一遍,这些弥足珍贵的经历为其事业上的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福君  于晶 《职业圈》2014,(19):86-87
他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他时刻都将村民的冷暖挂在嘴边、记在心里;他起早贪黑,就是为了所有动迁村民都能心满意足地迁入新居;他就是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保税区二十里堡街道三房身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王福杰。  相似文献   

19.
韩国的金俊烨是个传奇人物,许多韩国报刊尊他为"真正的元老"和"精神支柱"。且不说他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延世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亚洲大学名誉经营学博士,也不说他著作等身或荣任过第十六、十七、二十九届联合国大会韩国代表,光就他的个人经历来说,就让韩国百姓称奇:他  相似文献   

20.
难忘老榆树     
我的老家在胶东半岛上,面朝大海。碧波荡漾的大海一望无际,遥远之处与天相接,便形成了水天一色的景致。我的老家少山少树,但有一棵老榆树。老榆树有多少岁了,这是儿时萦绕在我脑海里许多年的问题。稍长大一点时,便问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那年他已经九十多岁了。老人告诉我说,他也不知老榆树多少岁了,只记得他,小、时候,他的爷爷常讲老榆树的故事给他听。那时,他也同样问过他的爷爷老榆树有多少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