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辑发现的感觉特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编辑之友》2002,(6):35-37
一、编辑发现的感觉内涵 什么是发现?发现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①编辑人员善于捕捉、挖掘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编辑的发现力.编辑的发现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小传:吴吉增,1943年秋出生于黑龙江省长白山下某地。那是个苍凉而神秘的地方。南开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做过中学教师和出版社编辑。写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以及其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79年冬或1980年春,具体的时间记不准确了,我到北京出差,住在文化部招待所里。那招待所的门前有一报栏,每日换贴《北京晚报》。饭后休息时,我便每日去那里浏览。一天,我在那报上看到了一篇短文,短文的内容令我十分反感。我是因为反感才把那短文看完的。但看完之后,我的心里却忽地有了一点儿悟。这悟令我蓦地兴奋起…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有过许多难忘的往事。其中使我经常重温的,是这样一件事: 1959年4月,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出版专业的学生,到人民出版社去学习政治读物的编辑工作经验。临近学习结束的时候,人民出版社的同志给我们看《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原稿。他们介绍说,这本书署名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事实上的  相似文献   

4.
<正>1985年到1989年,笔者在上海市档案馆编研室供职。当时,编研室负责编辑一份档案文化刊物《档案与历史》,笔者有幸参与了这本刊物的筹备、组稿、编辑工作。当年,为组织稿件,我们这些编辑都曾四处去寻访沪上的许多老先生与各方名家,征集有关档案以及历史故事。曾记得在大伏天里,我寻摸到长寿路长寿里去访问有"补白大王"之誉的老报人郑逸梅先生。在他的那间名为"纸帐铜瓶室"的朝北亭子间里,看到他与许多民国名人的来往信件和手札。可惜的是,虽然我与他老少两人也算谈得投机,郑逸老兴致所  相似文献   

5.
孙犁怎样当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是一位著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资深编辑。 孙犁说,在他一生从事的三种工作(编辑、教员、写作)中,编辑这一生涯,持续的时间最长。 作为作家的孙犁,研究者众,研灾成果累累;作为编辑的孙犁,似乎未能引起充分的注意和足够的重视,也许世俗认为他没有编辑过什么赫赫有名的大刊物,并且未曾有过金光闪闪的“主编”头衔吧。 我是孙犁著作的一名热心读者,在研习他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的同时,比较留心他的关于编辑工作的文件、论述、回忆、书信。因为,我也是一名编辑,想从中学习一些有益的东西,以应用于编辑实践。 我想,对于我和我的同行们来说,孙犁堪称当今文学编辑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郭萍 《新闻爱好者》2003,(11):39-40
美国著名的出版家林肯·舒斯特谈到编辑职业时有一段名言:“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人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会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种各样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可以在知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看到这话的时候,我先生出一分遗憾,心想如果这话要是我总结的就好了,在这一点上我早有同感呢。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期刊编辑,我深深明白,发掘和寻找具有一流水准的作者,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有多…  相似文献   

7.
喻晓黄明珠明珠同志:你8月31日的来信收读。你8月29日发表在本报的散文依闹风雨》是你众多来稿中较好的一篇,情景交融,很抒情地表现了战备训练中一个战士的精神世界。作为报纸副刊编辑,最大的喜悦莫过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文学新秀,尤其是来自基层的战士。我也有过如你一样的年轻时期,也同样有过初次站在报刊编辑面前的那种惶恐和激动,我对第一次编发我稿件的编辑至今C怀感激和崇敬。我从事编辑工作已叨年了,说不上有多大成就,但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编发过无数战士的处女作,其中许多人后来相继成了诗人。作家。每当我在报刊上看见…  相似文献   

8.
"拔苗助长"是带有贬义的成语,多用来比喻有些人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但是,我也听到有人用这句成语表示自谦的.2011年某出版社下属的公司请我去给新编辑讲课,中午请吃饭,陪同的有几位总监,总经理席间介绍某女士,说她是新任的编辑总监.这位年轻女士,前几年也是新编辑,入公司时听过我的课,请我审过稿,她说,我们公司年轻编辑多,总经理让我当总监,是"拔苗助长".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编辑苦乐     
正1946年,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我从大学毕业,有朋友介绍我先后到《文化月刊》和《文艺与生活》杂志去当助理编辑,这是我编辑生涯的开端。但为时较短,只干了半年,接触到一些有关编辑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很感乐趣。因为得到的是未曾有过的新鲜事物,学到许多不熟悉的文化技巧,一切不以为苦。20世纪50年代,有几位历史界的学人办了一份同仁刊物——《历史教学》,他们都年长于我,因为知道我当过编辑,邀我参加编委兼值班编辑,每三月一轮。那时还是铅排时代,值班编辑对组稿、编辑、排印、校对、发行等一系列工作都要熟悉,都要体验,一共干了10年,对铅排工作可说已经掌握。这十  相似文献   

10.
陈静 《编辑学刊》2001,(6):16-17
我国早期有很多著名的女作家、女教师、女革命工作者,同时也从事过编辑工作,但是,她们做过的许多编辑工作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1.
我在少年的时代曾编织过许多成名成家之梦,并为圆梦而不倦地上下求索,可至今却一个也没有实现。被人称为。著名的青年影视艺术批评家、报告文学作家、新闻传播学者”,只能说是妄得虚名,其实难副。作为编辑,我编发过不少充溢时代气息的新思维、新观念的学术文章;作为批评家,我写过不少颇有影响的文章,却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见。聊堪自慰的是没有欺世和盗名。  相似文献   

12.
曾经参与编辑、企划《三杯茶》《享受吧!一个人旅行》《朱丽叶》的我,原本熟悉翻译文学的范围仅限于英语作品,首次收到代理商寄来《熔炉》的书讯,才算是第一次接触了韩国文学.《熔炉》的作者是韩国知名作家孔枝泳,在书讯中看到了她的另一部小说《我们的幸福时光》,想起曾经听闻过这部作品改编电影的消息——原来不是太陌生的作家呢.简单的缘分吸引了我阅读孔枝泳的作品,我就这么开始接触了韩国文学.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去年一年,我先后在军报见稿10余篇,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作为一名身在基层的战士报道员,一年能在全军性的大报上发表这么多的稿件,也算是不小的“丰收”。许多战友和同行都问我是不是认识军报编辑,是不是去军报送过稿?说实话,迄今为止,我从未与一位军报编辑谋过面,更谈不上去军报送稿了。说起我给军报写稿的经过,有一番比较曲折的经历。当兵第一年,我凭着一手好字走进了团报道组。当时,一位机关老同志告诉我,搞报道不容易,尤其在军报上稿子,没有关系根本不行。一席话使原本壮志在胸的我顿时没了信心。以后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4.
出版神话是这样创造出来的--白冰的活法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有一位业内的知名人士曾私下跟我说过,当今中国出版界只有两个半编辑,其中,白冰算一个.我们没有必要猜测这话是谁说的,另一个半编辑是谁,也不必在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但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白冰的活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5.
著名悬疑作家那多的最新悬疑作品《一路去死》已经在2013年1月上市了,回想这本书诞生的半年时间,我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也伴随着这个过程成长了许多,现把其中的一些感想分享出来给大家. 产品定位: 从编辑过程一开始,我们就对本书有着明确的定位,作者那多本人非常看重这本书,认为本书是他从青春文学作家转型为成人文学作家的蜕变之作.本书讲述了名为"那老师"的悬疑小说家在一次被策划的西部之旅中与一群高智商粉丝的一场终极PK,虽然仍然带有那多以往作品的鲜明特点,但无论是主题还是情节都更适合年龄层稍长的读者.相应地,我们也将本书的读者定位为在校大学生及以上,年龄跨度从18岁至25岁.  相似文献   

16.
耿翔 《新闻知识》2000,(8):30-31
情境杂文法国作家左拉一生强调 ,作家的责任就是解释民众的风尚、罪过、堕落、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畸形。有人把左拉的这句话 ,赞赏为尖锐的叫声。这样的叫声 ,对于一位杂文编辑 ,显得很重要。它让我有足够的目光和胆识 ,去审视我所面对的每一位杂文作家的文章 ,从而透过文字的表面 ,去窥视一颗时刻寻找着目标 ,欲加挞伐者的内心 ,为着正义和善良 ,是怎样在笔尖上跳动的。用当代作家贾平凹的话说 ,就是怎样在黑纸上写白字。然而 ,我在堆积如山的稿件中 ,看到的却是一种模式化的写作 ,正年复一年地被大众熟练地操作着。使得杂文 ,这一本来在某个…  相似文献   

17.
我出生在书香门第,成长在高等学府。父母都是教师,祖母也很有才华。也许是受家庭影响,我自幼就勤奋好学,拥有许多理想。我曾想过要当书法家、画家、作家、摄影家、历史学家、医生和记者……可从未想过要当编辑,因为我那时并不了解编辑这一行。 我是从照相馆考入大学的,在大学里,我参加组建了校书画协会、摄影学会,还兼任校学生会摄影记者。大学毕业时,我认为最理想的单位是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可却轻而易举地走上了编辑岗位,一干就是十余年。我从不了解编辑工作到热爱这一行,甚至视出版事业如生命,思想上经历了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  相似文献   

18.
我做编辑工作的时间不太长,五十年代末在高等学校工作时兼办过校刊,后来又在省报主持过文教稿件和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七十年代初移位于出版部门,主持文艺出版物的编审事宜。我干过责任编辑,但更多的是做编辑环节中的复审、决审工作。我和做编辑工作的同志们一样,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职业感受和体会,这里我只想谈一点,就是“编辑要勤于笔耕”。作家搞创作是“笔耕”,秘书撰文稿是“笔耕”,画家泼墨缀红是“笔耕”,书法家染翰挥毫也是“笔耕”。大凡以“摇笔杆子”出产品的,都可称之为“笔耕”。著名作家孙犁说过:“我青年时,初登文域,编辑与写作,即同时进行。深知创作之苦,也深知编  相似文献   

19.
巫维珍 《出版参考》2013,(18):52-53
曾经参与编辑、企划《三杯茶》《享受吧!一个人旅行》《朱丽叶》的我,原本熟悉翻译文学的范围仅限于英语作品,首次收到代理商寄来《熔炉》的书讯,才算是第一次接触了韩国文学。《熔炉》的作者是韩国知名作家孔枝泳,在书讯中看到了她的另一部小说《我们的幸福时光》,想起曾经听闻过这部作品改编电影的消息──原来不是太陌生的作家呢。简单的缘分吸引了我阅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时,接触了不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第一手资料,看到了不少著名文学家、编辑家动人事例。前辈们在编辑工作中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令人倾慕不止。我把它们写出来,与出版界的编辑同行们共勉。 30年代,上海四马路(即今福州路)上的现代书局出版了许多作家的作品,办了一些杂志,在我国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