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间最高的精神境界却并非忍受孤独,而是享受孤独,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曾经有一支流行歌曲这样唱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凡事妄下结论容易,妄下武断的结论就更容易。然而,无论我们用热眼还是冷眼通观世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确,人往往不能忍受孤独。然而孤独是伟大的。有这样一群人:或为国家孤独地走向死亡;或为理想孤独地呼唤着"冯唐";或为了真理,在烈火中重生。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从古诗入手,一组排比,为下文叙述作铺垫,应该说开头还不错。)  相似文献   

3.
吴茂华 《科技文萃》2000,(7):173-174
人的一生,烦恼痛苦如影随形,绵延纠缠.所以,人类心灵中的孤独、忧虑,或平衡、超脱等状态,属心理现象范畴.而现代人心理状态日趋复杂,又与急剧变化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心理学的功用在现代社会中,愈来愈突显了.它不仅对商品社会中日趋激烈的利益冲突引起的精神失落、灵魂迷乱有纠偏救妄的作用,更有提升人格品位、优化人文环境之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孤独     
年轻的朋友:你想和我谈谈关于孤独的问题,你说你正处在孤独的环境中,尽管周围人声喧嚣,你还是感到孤独无援。难道问题真有那么严重?有人说,孤独是现代人无法躲避的一种状态,人心如险恶的网,处处有陷阱,处处有庸俗和嘈杂,与其在喧嚣中疲惫不堪地活着,不如孤独。也有人说,孤独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孤独地面对自己,面对自然,可以远远地避开烦人的尘世。其实,孤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种美妙的状态。我收到过很多年轻朋友的来信,他们在信中抱怨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找不到知音。他们都觉得自己很孤独,世界浩茫,却没有人可以说话。我见到了几位给我写信的年轻人,他们默默地看着我,略带着几分腼腆,也带着几分戒备,或许还有几分骄傲,然而目光中分明露出交流的渴望。我发现和他们交谈并没有困难,我谈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  相似文献   

5.
孤独(节选)     
<正>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难以数计。人都难以忍受长期的孤独。意志薄弱的人为了摆脱孤独,便去寻找安慰和刺激;意志坚强的人便去追寻充实和超脱。他们的出发点一样,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因为孤独而沉沦,后者因为孤独而升华。有一种人宁愿孤独也不愿无聊,因为孤独对他来说只是寂寞。有一种人宁愿无聊也不愿孤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7,(11)
写作有三境界:孤独、自娱和彼岸的幸福。人是社会的,也是孤独的。一方面希望融入社会,和谐共处,敞开胸怀,与人沟通;另一方面又追求自由,拒绝喧闹,营造孤独,对精神世界的构建情有独钟。因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都注定是孤独的。哪怕你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胜,你也要独自面对你的世界里的风霜雨雪"。  相似文献   

7.
孤独之美     
文雨 《甘肃教育》2009,(15):1-1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孤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孤独。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没有到达那个高度的人,就不可能享有孤独的感受,最多只能拥有几分寂寞。古往今来,往往寂寞的人多,孤独的入少;不甘寂寞的人多,不甘孤独的人少。因为孤独是一种生存状态,它凄美,壮丽,动人心魄,是脱离于物质之外的心灵的感受,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天地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孤独乃人类的伙伴,生活只不过是孤独海洋中的一个岛屿。且体味:老处女的落寞心境,天涯倦客的离乡背井,位高权重者的“高处不胜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之感。孤独是人生旅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拥有孤独和享受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大凡思想感情深沉者才享有真正的孤独。  相似文献   

9.
一、忌集体活动中,排斥后进集体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只把它变成优秀生表现的平台,而忽略“后进生”的存在,这将是不完整的活动,会使“后进生”感到孤独无助,有受人冷落之感,这样会加重他们的消极情绪,不利于做好转化工作。二、忌讽刺挖苦,伤害自尊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给予保护。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施教时要满腔热忱、宽容感化,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切忌讽刺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一棒子把他们打入“冷宫”。否则不仅无助…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将过去潜藏在知识、技能目标中的人精神凸显出来,达到真正育人目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教师,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挖掘出课潜在的有价值的人内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学生之目的。在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一中,我真正领悟到语课堂教学革新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惊喜,领悟到课所折射的巨大人魅力。它是一部当代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经历过“孤独之旅”的少年杜小康,他的那份孤独,已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地雕刻着他的灵魂,这一经历深深打动了学生,震撼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意识到孤独的价值在于“获得生活经验,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1.
葛红兵的《沙床》表现的是现代都市人豪华生活背后的令人尴尬的精神困境。小说中诸葛教授等人深切感受到荒诞的存在、心灵的孤独和灵魂的脆弱,他们以种种方式抚摸自己,然而他们失败了。小说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2.
葛红兵的《沙床》表现的是现代都市人豪华生活背后的令人尴尬的精神困境。小说中诸葛教授等人深切感受到荒诞的存在、心灵的孤独和灵魂的脆弱,他们以种种方式抚摸自己,然而他们失败了。小说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3.
青年时期的尼采,经历的两次精神危机,得到了精神的成熟和丰收,开始独立创造的旅程。有着高深度的精神境界的尼采,一生是矛盾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渴望友谊与爱情的滋润和温暖,然而作为一名思想家,他需要并向往孤独。唯有孤独,才能使他闪耀与众不同的智慧火花,而正因为这精神世界的与众不同,他注定孤独。对于尼采来说,孤独是培育智慧的土壤,是独创成果的见证,是精神自由的基石。有人说,尼采的自由在于他逃出了思想的禁锢。非也!书中的解读令我深  相似文献   

14.
一、忌集体活动中,排斥后进   集体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只把它变成优秀生表现的平台,而忽略“后进生“的存在,这将是不完整的活动,会使“后进生“感到孤独无助,有受人冷落之感,这样会加重他们的消极情绪,不利于做好转化工作.   ……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不但有一个物质世界,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精神世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居住的地球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和来往越来越方便,巨大的地球仿佛只是一个小村庄而已.确实,人们在物质世界里,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然而人们在精神世界上,彼此却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人在精神上成了一座孤岛,显得非常寂寞和孤独,与外部世界格格不入.他们有的安于孤独,在寂寞难忍中了却一生,有的为打破寂寞而作出努力挣扎,希望通过改变自身和周围的环境来消除孤独,得到心理的平衡,然而到头来他们却更加孤独,孤独中还伴随着极大的空虚,最终给自己带来悲惨的结局.我们可以说自从人类开始进行思维,步入文明阶段,孤独和空虚就伴随着人类,这种心理状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我们的祖先为了战胜自然,不得不强调集体力量,注重群体意识,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规范和准则,任何个体意识都必须服从和遵守群体意识.然而任何人要想把两者和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几乎都不可能,强调前者则必然要压  相似文献   

16.
正视孤独     
正赫胥黎说过:"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的确,如诺贝尔、贝多芬、梵高虽名垂青史,却终身孑然一人,形单影只,从未享受过儿孙满堂、阖家欢聚之乐,可谓是孤单至极。不过,我认为这里的"孤独"一词并非意味着"离群之马"。伟人的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宛如登天揽月,创意十足。无奈旁人坐井观天,使两者如泰山  相似文献   

17.
<百年孤独>整个故事荒诞离奇,扑朔迷离.然而它却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加西亚·马尔克斯通过一系列神话、传说、巫术和幻景再现了马孔多人孤独的精神世界,借助孤独这一主题,成功地表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8.
廖雪琳 《师道》2023,(11):51-53
<正>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里,居住着一头名叫“Alice”的鲸鱼,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由于它发出的频率比正常鲸鱼高出一倍,同伴无法通过它发出的声波与之交流,在其他鲸鱼看来,Alice是一个另类的存在。有一群人,他们就像孤独悲鸣的Alice,只能用旁人无法听懂的叫喊或沉默来表达情绪,得不到同伴的回应。他们,是自闭症患者;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的世界,是别人难以涉足的孤岛。  相似文献   

19.
吾爱孤独     
正"孤独"这两个字似乎总是具有悲剧色彩。当提到孤独时,人们总会想起古代的归隐山野之士或是周围的孤僻之人,并对他们冠以"清高""不合群"的称号。难道孤独就那么惹人厌弃吗?其实,外在的孤独是内心丰富的表现。王国维在《丰富的安静》中写到:"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其本质必是贫乏与空虚的。"对王国维而言,他所向往的生活在世人看来是孤独的,但他却有着一  相似文献   

20.
陈芳 《辽宁教育》2008,(5):25-25
每个降临人间的孩子都是天使的化身.但是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生下来就注定是孤独的天使。他们大哭,他们好动,但更多的是沉默。他们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只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然而,走进本溪市溪湖区三和小学的他们却并不孤独,这里的特教教师用崇高的师德和广博的爱心为这些孩子撑起快乐的天空。爱.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