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办单位:成都市教育局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承办单位:时代教育报刊社成都商报社一、大赛目的为庆祝中国第二十个教师节的到来,让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征文的形式来表达对"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期待,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教师,关注教育。二、大赛时间8月20日-10月30日三、参赛对象成都市中小学学生、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四、参赛要求1、作品要求字数在1000字以内,内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数学课堂从过分关注知识积累的"绩效教育"回到关注学生成长的"生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课堂.教师要转变观念,让数学课堂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放慢教学的脚步.让兴趣激发更自然、探究活动更丰实、错误辨析更从容、回顾反思更深刻.让"慢教学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思维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3.
一、"双动"教育模式的内涵 "双动"教育模式中的"双动",就是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让教师主动、生动地教."双动"模式,把握着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把握着这两个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最优良状态:生动性和主动性.我们把握着这两大关键环节,让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得更充分,让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更强烈.  相似文献   

4.
"跨界"听评课,能从全局关注教育教学的整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听同班不同科、同科不同班的课,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纵横比较,能够发现优点、捕捉亮点,找出问题、提出难点,增强评课的说服力,进而让教师全面审视自己,提升教研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可操作层面上提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三个途径与方法: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应该关注培养过程的纪录,让教师培养"看得见";让培养者与受培养者进行相互"对话",反思教学过程.从而达到让教师培训更贴近双方实际,让教师培养更生动;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培养与时俱进,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可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三个途径与方法: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应该关注培养过程的纪录,让教师培养看得见;让培养者与受培养者进行相互对话,反思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师培训更贴近双方实际,让教师培养更生动;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培养与时俱进,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后进生"只是暂时落后,只要教师关注他们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他们,尊重、信任、关爱"后进生",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一定会使后进生得以转化,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学反思意义很多: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全面科学地进行反思的基本前提是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动态.  相似文献   

9.
[小引]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精神食粮"已摆到了普通百姓的"餐桌上"。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是当前世界教育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关注中学生的"精神食粮",责无旁贷。张志公先生曾说:"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知识,它还将影响到人类社  相似文献   

10.
我校提出"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的办学愿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追寻人本、关注生本、走向校本,以"有效课堂,智慧教师"为载体,引领学校师生从教育的幸福感走向教育的成功感.我校主要从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途径进行实践探讨与研究,寻找"轻负高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研究"好教师"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者既可以直接观察教师的行为,也可以阅读教师本人撰写的专业论文,但真正有效的路径是让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自传或个人生活史,让有关"好教师"的个人知识在教师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间接地显露出来。从大量的教育自传中,本研究得出基本结论认为:好教师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那个教师"对我好";二是那个教师"有激情"。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语言中的"离经叛道"现象 我们不能不去关注语言生活中的"离经叛道"现象: 教师考学生,让学生填空:"鲁迅是__人."答案五花八门:"鲁迅是中国人","鲁迅是浙江人","鲁迅是绍兴人","鲁迅是男人","鲁迅是死人".  相似文献   

14.
论"让学观"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意思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及其过程.(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相似文献   

15.
活教育的倡导者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知识宝库,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儿童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的自然教育,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在课题引领下,以"农场"为活教材,创新实践"活教育"课程理念.幼儿园以农场作为幼儿的自然基地,以"农场活动"为依托,不断开拓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也增强了幼儿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情感和能力,让师生共同回归大自然、回归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活教育的倡导者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知识宝库,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儿童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的自然教育,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在课题引领下,以"农场"为活教材,创新实践"活教育"课程理念.幼儿园以农场作为幼儿的自然基地,以"农场活动"为依托,不断开拓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也增强了幼儿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情感和能力,让师生共同回归大自然、回归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教育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就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2002年底OECD发表了<终身学习时代的教师与教师教育>,该报告说:在知识经济和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一个要让人工作四十年的专业,仅凭人职前的一次培训,无论如何都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正>转型的核心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返朴归真。基于此,我校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这一价值追求,引领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按照个体的"潜在可能"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一、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哲学。我们从教育本质出发,从校本出发,寻找和确立了"教育即成长"这一教育哲学,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提出"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建构关注师生一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体系:以"共享成长"作为办学理念,用"向上"作为学校精神,将"做最好的自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心累、身累,因此广大教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许多教师未老先衰,甚至英年早逝。因为教师承担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诸多荣誉的隐形压力,遭受着社会关注、家长重视、学生复杂的各种压力,经历着考核分等、培训考试、竞争上岗的现实压力……我们整天忙碌着,操心着怎样让教育更巧妙更有效,常常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惟独忘记自己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教师教育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