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秦原始儒学极具价值的思想,是将社会和谐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孔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柏拉图的和谐社会排斥个人选择等级的自由,压制个性的发展.奥古斯丁以上帝的至上性、普遍性消解了个性、人性.空想社会主义试图给予人们以人文关怀,但脱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人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指出以人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充满着人性的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论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非常人性化的发展观,是在和谐中求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与科学发展观一样,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以往学者对"心理和谐"的理解,多数是从个体内部的角度去揭示其内涵或说明对自身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如果将"心理和谐"的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去审视"心理和谐"的意义及构成,那么第一,"心理和谐"的题旨和"意义是社会的建构"与社会建构论的核心命题有连通之处.第二,"心理和谐"是社会建构的动态的平衡.第三,通过建立话语权可以实现"心理和谐".第四,"心理和谐"可分成共享感、低群体疏离感和群体感戴三个维度.而群体感戴是"心理和谐"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品牌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从品牌符号论到品牌本体论,从"品牌冰山"论到品牌"金字塔"论,从品牌价值论到品牌关系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研究品牌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还存在局限性.品牌作为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团体相互关系的总和,应该从产品文化、企业文化及社会文化等多角度综合研究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什么是"道"而展开,说明了为什么"道"论是《老子》人学本体论的基础,并对在此基础上的形成的人学思想进行了总结概括,包括人生价值论、人生态度论、人生理想论三个部分。虽然其人学思想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些许的瑕疵和不足,但其人学思想对人们内心境界的提升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辩证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正确地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辩证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谐社会不是单一、物质的社会,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社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超越;和谐社会是人们努力构建的结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优化,也需要个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马、恩的"发达国家同时革命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再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认为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恩、列宁、邓小平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从十六届四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和谐社会"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因为现在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阻碍了社会的健康、文明、可持续发展。其中,文化不和谐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尤其是在农村。本文拟从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文化入手,以"和谐社会"为着眼点,指出发展农村新文化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社会互相融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关键问题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借鉴,找到发人深省的警句.继承过去,是为了推动今天,学习研究<论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和谐社会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在至今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具备必须的条件,和谐社会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个良好愿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基本制度上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保证.和谐社会具有层次性.我们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其本身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到发展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政府人一方面具有"经济人"所具有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具有"道德人"所具有的特性,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合理定位政府"经济人"的社会角色,切实体现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适时转变政府"经济人"的行为模式,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由"全面发展的人"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点.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的高度,对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新的思考与解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国贫困地区掀起"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直接影响到农民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更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思想观念、社会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有助于引起人们对"读书无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马元平 《华章》2007,(3):175-176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双重作用力下发展经济让我们面临着在短期内,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冲突密度高、强度大等困难.因此如何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社会动荡的风险,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本文从科塞的社会冲突论中获得灵感,从群体异质性这一崭新的角度探讨它与社会冲突的关联,希求能为规避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冲突的出现或降低其发生密度和强度发挥一些启示性功用.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涵义时,把民主法制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法制.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中原孝文化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发源地.从上古时期"禅让"制实施阶段,"孝"就已经是选拔接班人的主要标准之一.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主流的孝文化.汉朝以降,"孝"文化继续发展.纵现"孝"文化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多样,在社会生活、国家政治、民风民俗等多方面影响至深至远.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孝"文化对于河南省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龙生 《华章》2007,(1):49-49
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学发展观"到"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国在治国理念上正视和尊重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体系之一的道家以其"道法自然"思想,在实现"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巨大的启迪和借鉴价值,同时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的许多法律思想,也对我国社会民主法制的完善和实现和谐法治有着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贫困的哲学".实际上,这些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辩证思维的视野,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辩证思维是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的逻辑范式,是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内涵和本质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有效推进构建社会主义争谐社会进程的基本方法.目的是引起人们重视.并且从不同视角认真研究.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呼唤诚实信用,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本文基于"德法互动"的原理,认为和谐社会中诚实信用的维护首先依赖于社会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护.只有在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之下,方能建立并完善我国的诚信体制,打造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杨雷 《华章》2010,(16)
福山的理论依据和论述方法都存在着很多令人难以信服的地方.所以,当西方社会陶醉在福山所营造的胜利气氛之中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冷战的终结并不是历史的终结,并不就是资本主义及其民主制度的必然胜利.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错误,这种错误的认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历史唯心论、西方中心论、"资本主义优越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一系列理论,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相似文献   

20.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在政治学语境下,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属性、政治价值、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合理性四个方面进行探索,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