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边城》是中国现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沈从文所构筑的艺术化边城世界魅力独特,影响深远。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清纯可爱的乡村女孩,她也是作家笔下美的化身。她的爱情朦胧而又凄美,耐人寻味。本文将从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相互交融的角度,探析天真善良淳朴爱情的苦痛、无奈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感悟湘西世界中至善至情至痛的爱情和人性。  相似文献   

2.
正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边城》的主要内容以及它展现出的风俗人情之美,很多同学对湘西天人合一的世界无限神往。(板书:田园牧歌)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边城》的主题和翠翠很关注。(板书:翠翠)(幻灯片)一个美国学者给沈老的诗:"我知道许多管船渡的老人,在迷人的渡口守望着河流。但是,我只知道一个翠翠,我也知道她永远等待我,在那丛山中奔流而下的小溪边,在一个比游鱼出没还深的梦里,她永远等待,我过渡,就在边城那边。"生齐读。师:那么《边城》里翠翠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作品里的描述。(幻灯片)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描写了湘西美丽的山水景观,在这样的山水景色之中,却演绎着翠翠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述之:翠翠的成长历程是孤独的,情感的成长却被人为地安排着,内心世界终不为人知,地域的风土人情也无法使她放开的去爱。总之,翠翠的悲剧终没逃离宿命的安排。  相似文献   

4.
一、优美的湘西,孕育出翠翠至真至善的人性 沈从文的理想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生命形式".在《边城》中,作者通过描绘曲婉动人的情爱世界,也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翠翠的人性之美——美在质朴自然、美在忠诚. 首先,美在质朴自然.翠翠给人最大的感触是自然纯真,不矫饰.翠翠由少时争着渡船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母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到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到后来的恋爱对象是傩送,她喜欢梦里的歌声,欢喜随着歌声去摘虎耳草,可见她的爱情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大自然赋予了翠翠至真至善的人格.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傩送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彼此深爱着对方,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男女之情,质朴而清新.  相似文献   

5.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惨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相似文献   

6.
翠翠是《边城》中塑造的贯穿全文始终的主人公,是沈从文所提供的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是作者供奉在“希腊神庙中最美丽的女神”。作者通过她独特的个性塑造,寄寓了他重建美好人性的希翼,重铸民族美好品德的厚望。  相似文献   

7.
《边城》是沈从文的名作,以湘西边境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社会为背景,把湘西朴实的民风及独特环境中的人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茶峒河畔的渡口,住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船公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翠翠美丽、热情,乖巧、伶俐、健康。她就是大自然的女儿、是“美”的化身。她十五六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和傩送的爱情是纯洁的、真挚的,不是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然而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在她身上,有对外祖父深沉的依恋和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和内心的炽热乖巧,异乎寻常地融合为一体。她是小说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光辉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8.
《边城》是沈从文的名作,以湘西边境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社会为背景,把湘西朴实的民风及独特环境中的人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茶峒河畔的渡口,住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船公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翠翠美丽、热情,乖巧、伶俐、健康。她就是大自然的女儿、是"美"的化身。她十五六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和傩送的爱情是纯洁的、真挚的,不是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然而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在她身上,有对外祖父深沉的依恋和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和内心的炽热乖巧,异乎寻常地融合为一体。她是小说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光辉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学画卷上有一系列的淳朴美丽善良可爱的少女形象,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边城》),而在刘庆邦的这篇短篇小说无疑又为这一形象添上了浓烈的一笔。守明这一形象的出现既是对前列笔下人物的继承,更具有现实的意义。透过这一人物写出当今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爱的纯真与深切,对被爱的期盼,以及这一爱情内在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学画卷上有一系列的淳朴美丽善良可爱的少女形象,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边城》),而在刘庆邦的这篇短篇小说无疑又为这一形象添上了浓烈的一笔。守明这一形象的出现既是对前列笔下人物的继承,更具有现实的意义。透过这一人物写出当今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爱的纯真与深切,对被爱的期盼,以及这一爱情内在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
卢斌 《教育文汇》2005,(9):61-62
《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的湘西,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纯朴善良的老艄公,情窦初开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美丽和谐的生命图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2.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边城》中的翠翠不知道大佬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愤出走后发生"水鸭子"被溺死的悲剧,她不知道二佬傩送离乡远行也是因为不能得到她  相似文献   

13.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这部篇幅较长的叙事抒情小说,以湘西这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为背景,描写那里普通的人事,特别借翠翠的爱情悲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寄寓了沈先生“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城小镇,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故事就在翠翠朦胧的爱情中开始了……在这里,没有虚伪,没有尘杂,没有喧嚣,有的只是澄澈、明净、真实。走进《边城》,我感动于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15.
戴望舒在隔巷里等待那个丁香一样的女孩,那是一种美丽;翠翠在渡口等待着点亮她生命的男子,那是一种美丽;陆游在沈阳等待伉俪情深的唐婉,那也是一种美丽。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等待在河中泛起波光,灿烂夺目,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交织”成无与伦比的美丽。  相似文献   

16.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其中第十三、十四和十五节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以翠翠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为线索,从各个方面充分地展现了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少女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19.
正《边城》在诗意的环境中娓娓讲述一个发生在湘西茶峒的纯朴感人的爱情故事。它以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湘西纯朴的民族风情和人性之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期盼。沈从文先生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至善至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善美。一、翠翠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从小在风日里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人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沈从文的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自然养育下纯朴、善良的湘西姑娘。茶  相似文献   

20.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别时难舍难分,别后更是思绪缕缕。多少痴情怨女,望穿秋水。翘首期盼,为心爱的人等得肝肠寸断。等待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中的翠翠就这样痴心执著,孤寂地守在渡口等待傩送归来。没有人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