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一、细读 细读是指仔细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逐行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摸准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细读时先要简略浏览全文,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确定重点阅读的部分。然后详细地分段阅读.阅读时要注意细节.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在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时,要求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或段落大意。对阐述文章中心思想的一些段落.要进行梳理归纳、逻辑推断,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甚至进行分析语言特点等,以掌握语篇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语篇教学是围绕语篇而实施的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语篇教学更注重将一篇课文作为整体来教,除了关注词、句本身的教学外,还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中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连接及衔接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词汇、句子、段落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对语场、语域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将重点放在词汇、句型、语法讲解上,整篇文章被分割成零散的词句和语法点。虽然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词汇、逐句翻译句子中文含义,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还是提高甚微,语篇理解、整体理解文本的能力较差,这种"自下而上"的阅读课教学不能有效地把握语篇的主要信息和框架结构,对文章缺乏深层理解。图表的恰当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零散的知识集中到一起,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对篇章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4.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已从词和句子逐步转向句子和语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教学策略,既可以帮助学生弄清词与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又为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文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思路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时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读了一篇文章,基本上懂得了文章中字、词、句的含义,记住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然而对文章的思路,却有些模糊不清。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过教学生掌握思路对于阅读的意义:“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那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探求文章的思路呢?下面着重就这一方面谈谈我的浅陋的看法和做法,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6.
没有大量阅读很难学好英语。现今的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阅读量太小,拘泥于短文章上的精耕细做,产生不了语感,因而口笔语都缺少外国味。多读文学作品和外国报刊不失为一剂良药。一、把握主题,语篇理解任何文章和段落都有其中心思想,它为该文章或段落提供了一个目的或方向,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围绕这个中心进行阐述。英语是一种形式化语言。语篇中单词与单词间、短语与短语间、句子与句子间、段落与段落间,联系形式总是通过结构衔接或语义衔接等方式直接地显示出来。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忽略了从篇章结构的层面去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作为阅读更应当强调考虑文章的整体性,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种种弊端.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语篇分析理论进行英语阅读?首先,从语篇的层面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其次,采用语篇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篇章,探求在教学实践中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寻求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最后,结合实例探讨语篇分析理论在泛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阅读教学从文章学的目的出发,教读一篇文章是为了弄清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方法、语言特色;从语文知识出发,是为了弄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可以说是耗时多收效微,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课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记了几大本,但最终却鲜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由于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课采取从词一句一语法一翻译的固定模式出发,以单词、句子、语法的分析讲解为主线,因此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不考虑语篇因素,其结果是教师不仅把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而且造成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的理解、分析与翻译上。久而久之,学生就陷人了阅读的误区,主要表现是:学生不仅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而且难以抓住全篇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包括语篇的主题分析、结构分析以及文体分析。语篇主题分析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手法。语篇结构分析着重分析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思维逻辑和语言形式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语篇的结构和交际目的,进而认识语篇的深层含义,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冷坤 《辽宁教育》2014,(8):81-81
所谓语篇,是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它既可以是一组简短的对话,也可以是大段文章;既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书面文字,它于情境中呈现语言的整体性.语篇教学是基于语篇,将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等融汇于其创设的情境中,不仅教会学生词、句,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已从词句逐步转向句子和语篇.语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从整体入手的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整体教学策略,既能帮助学生弄清词与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又可为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文章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已从词句逐步转向句子和语篇。语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从整体入手的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整体教学策略,既能帮助学生弄清词与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又可为学生分薪和理解所学文章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篇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标示了篇章中句子及段落之间的关系、概念、意义或功能。本文描述了运用语篇标记词进行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教学活动。旨在冲破只注重词汇、语法、句子的解释及翻译的传统英语教学法,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语篇中句子及段落之间的关系、概念、意义或功能以及篇章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已从词句逐步转向句子和语篇。语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从整体入手的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弄清词与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又可为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文章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将语篇理论运用于英语阅读有助于快速了解所读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调节阅读速度,较好地把握句子和段落的重心,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形式上,语篇可以表现为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单句、一个复句、一个句群、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作品。语篇与词语和句子是不同性质的成分,词语和句子是语言的结构单位,语篇是语言的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18.
杨燕 《考试周刊》2011,(79):101-101
语篇阅读教学主要是着眼于语篇整体,引导学生把握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文章结构上对文本达到理解。本文主要对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从语言因素入手,而后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因为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和情感是贯穿于字里行间的,阅读时只有通过理解字、词、句,才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的深层含义,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词义教学的重要一环。   一、在语言环境中把握词义的准确性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一个词语只有融入某一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才具有固定的含义。因此,阅读文章时,对词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阅读理解分值最大,掌握必要的阅读理解方法会帮助提高学生在此考试中的应试能力,本文从文章的组织结构、段落的组织与发展方式、常见的句际关系及语篇标识词、词汇和语法的衔接等四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