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学期初,我校都会组织教师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如何开展家访活动。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有效路径,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几个家访中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王晓春点评     
正先来看这三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家长溺爱孩子,马老师予以纠正,我认为是对的,这是对孩子负责任。但是,愚以为马老师与家长对着干的策略不妥。我的经验,只要晓以大义,家长的观念一般是可以有所转变的,他总应该明白教师这么做是为他的孩子的将来着想。而文中马老师采取的态度,容易让家长误以为教师是在显示权威("我的地盘我做主"),可能造成反感,实际上对教育孩子不利。再说,您能教孩子几年?从长远着想,在可能条件下,帮助家长改变一些观念,倒是对孩子好处更大。第二个案例,优质课比赛。马老师在"写话"的环节没做事先的准备,展示学生真实的水平,我觉得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18日,我儿子在美国入读一家幼儿园后,我第一次应邀参加他们的幼儿园家长培训。此前幼儿园老师再三通知家长要重视该活动,可我还是把这个培训跟中国的家长会混为一谈。我以为无非就是听园长、老师讲讲官话,然后家长们嘻嘻哈哈走个过场。可一到幼儿园,我就大吃一惊。幼儿园的大厅变成了"写字楼",每位家长坐在一个临时搭起的独立空间里,好像要重新参加一次高考一样。美国园长是一位可爱的老太太,她向我们介绍了"游戏规则":从此刻起,所有的家长都被当成孩子对待。培训的方式是该  相似文献   

4.
幼升小的过渡衔接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普遍关注却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幼儿园实施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工作呢?本文通过雍景新城幼稚园开展案例式培训的家长课堂模式的尝试,分析了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成效,以及对今后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一、案例式幼小衔接课堂的缘起家长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焦虑感最强、最需要得到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教师校本培训要摈弃传统的"你讲我听"、"你说我记"单纯的培训模式,它应该是现实的、对话的、创新的。"五步对话式"案例校本培训范式,注重教师主体参与和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一般包括五个环节:撰写案例(记录经历),与自我对话;解读案例(体验经历),与理论对话;研讨案例(反思经历),与同伴对话;补写案例(完善经历),与专家对话;创新案例(回归教学),与实践对话。  相似文献   

6.
王怀中 《师道》2013,(1):38-39
阅读《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一文后,我联想很多,感慨很多。不少教师与家长严重缺乏沟通,忽视了家长素质高低不同的特点是感慨之一。如何与不同层次的家长相处,预防、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努力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孩子,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下文,是我由此联想起自己的四个活动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案例展示的是我们常见的教师对校本培训的盲目和倦怠。我以为,改变教师对培训的认识偏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8.
lichee 《母婴世界》2011,(4):58-59
眼下,“微博打拐”举世关注.也牵动着无数家长的神经。网络上,一个个鲜活的被拐儿童的案例让众多家长格外担心.会不会下一个就是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一、两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案例一:同事的女儿5岁,家长、老师没有对她进行过任何识字培训,已经能认识1000个左右的汉字,能正确地读完喜欢的小故事。经观察,发现孩子每天看动画片两个多小时。在观看动画片时,孩子会注意电视屏幕下方的字幕。多次观看动画片,相同的汉字出现的次数多了,孩子在无意中就记住了。案例二:儿子刚上幼儿园时,一次经过肯德基,她远远地指着肯德基的标志,喃喃自语:"肯、德、基。"当时儿子并不识  相似文献   

10.
一、开展家长培训.实现家庭教育现代化 1.家长学校。我们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们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一是每期家长学员培训前要开好“三个动员会”.即分别在学校领导班子、全校教师、学生家长中广泛宣传动员。组成由校长主抓、德育处主任和班主任分层管理的管理网络。二是每期家长学员培训过程中抓好“三个落实”.即落实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培训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中,两个学生闹点小纠纷,班主任围绕纠纷的化解,“和双方家长打了底,双方家长都表示理解”,可仅仅才过几个小时,肇事方家长就端出“不道歉的‘勇气’”来。家长态度的急剧反转,跟家长的个性固然有关,但我想跟班主任调处矛盾的方式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中的学生和家长为什么愿意不要文凭而求学,而且学习较长的时间?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肯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学生通过学习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二是所学专业技术含量高,必须经过与学历教育相同时间的学习,短期的培训不能取代。"插班生"现象对职业学校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它充分表明职业教育在培训领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或许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也充分说明真正的职业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很重要,但家庭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的成败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下面,笔者将通过三个案例谈谈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心理. [案例1]一个不爱写作业的男生被家长带到了办公室.家长主要反映孩子从不认真写作业.当我单独和孩子谈的时候,孩子说道:"妈妈总是把我写的作业都擦掉让我重写,只因为错了一点儿.所以我每天的作业都要写得很晚,第二天总是交不上.时间长了,老师就认为我是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张家瑛 《教书育人》2009,(10):64-65
案例: 一个周五的下午,班级召开家长会。散会后.部分家长同我单独交流,一个孩子的爸爸告诉我,上个星期二中午,孩子放学回家后可高兴了:“爸爸,今天早上老师笑着跟我说话了,还摸了摸我的头。老师对我可好啊!”孩子的家长说他头一次见到孩子这么兴奋地谈起有关老师的事.  相似文献   

15.
我园自从主持了省级十五规划课题“幼儿个性和谐发展课程的构建”以来,把家园合作看做是课程建设的桥梁,幼儿个性展示的舞台,潜能发展的渠道,情感培养的载体,这些活动对于幼儿独立、自信、合作、创新的个性培养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你们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在老师精心的策划、家长主动的参与、幼儿尽情的展示中诞生了……一、家长培训,了解课程家长会是幼儿园最普通的活动方式,要说我园的家长会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把家长会变成一个课题培训的场所。在家长会上,我们首先要对家长进行课程理念的渗透,主题活动的开展,家园配合的要点等,更重…  相似文献   

16.
在心理咨询室的这一段时间里,我接触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经常会听到他们说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难的困扰,我找到这样两个案例,通过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们。  相似文献   

17.
徐文静 《学前教育》2022,(11):53-54
案例中,教师结合主题活动布置了收集果实及父母参与记录的共育活动,家长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些活动给孩子和家长增添了负担,老师也开始反思:“双减”政策下,老师还能设计或安排家长参与的共育活动吗?首先,“双减”指的是减少义务教有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而高层次的家校合作需要高素质家长的积极配合。本文结合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认为实施高质量家校合作的第一步应对家长进行培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培训提升家长的个人素质,应从目的、内容、方式和支持平台四个方面把握基本原则;应从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构建家长培训模型,只有在家长经过现代化培训的基础上,家校合作才能健康、有序地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看到吴惠强等主编的《十万家长点评家庭教育案例》,我的心头为之一震,激动之后倍感欣喜、倍感新鲜。金华的家庭教育指导者、研究者在将近300个日日夜夜里,以点评家庭教育案例为抓手,发动100,000余家庭成员参与活动,并在246,557条优秀点评意见的基础上,分类精选了58个案例、918条点评,形成了《十万家长点评家庭教育案例》一书,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为该书题词中所说的,“金华市开展的家庭教育案例点评活动,是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进程中的一个创举”,它的价值将随着了解它的人的增加而增长。一口…  相似文献   

20.
案例:我的两个小孩在满月后我就给他们看字卡,八个月他们就能照我的要求拿对字卡,两岁多就能读简单的故事书,现在两个小孩很喜欢阅读呢!马夏婷点评:这位家长之所以能够培养两个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她所进行的识字教育和阅读教育,是比较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