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中长跑节奏训练的分析,使用多种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将游戏教学带入课堂,培养学生合理分配体力的意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速度自控能力,由此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中长跑成绩。  相似文献   

2.
胡乃梅 《湖南教育》2002,(19):38-38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任何音乐都有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节奏。通过节奏训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因此,节奏训练不应只通过拍手、拍腿等活动去掌握,还应适当教一些创作练习。教学中有如下三种做法。节奏排列组合游戏。用汉字代表音符,并通过学生排列、组合节奏游戏。游戏一,按节奏拍手,并跟老师读。4/4×××|××××|×××—‖走走走跑跑跑跑跑跑慢走游戏二,把汉字换成节奏符号。快快快快跑跑|走走|慢走‖2/4××××…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十分浓厚。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节奏练习中,应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发掘生活情境中的节奏,利用音乐游戏、律动、童谣等形式将节奏练习融入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感知体验和表现节奏,增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能动性,探索出音乐节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视唱能力,为其终身学习音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十分重要,通过对节奏的了解、感知、运用,学生能够建立乐感,积累音乐素养。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音乐的节奏与大自然同步,与生命活动同步,与人的感情活动同步。节奏存在于一切音乐的结构、形象、情节、语占之中,一切形象与形式的优美、和谐,都与准确、巧妙地处理节奏紧密相关。不论是简单的儿歌,还是复杂的复调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这里,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6.
排舞是一项时尚的群体性健身项目,习练者的节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节奏能力分为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节奏能力两个方面,因此,应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去培养排舞节奏能力,在音乐感知能力方面需从音乐旋律、节奏与节拍、对乐曲的领悟三个内容入手;在动作节奏能力方面需从音乐与动作配合、舞步动作方向内容入手,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舞者的排舞节奏能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需要用耳朵去听,用听觉去感知。在感知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听见了和听懂了是大不一样的。只要耳朵不聋,人人都可以听得见音乐的声音,但是要听得懂音乐,就需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唱歌,弹奏乐器,还要让耳朵学会听音乐,会感知音乐。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不会听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听不懂,感受不了。为了教孩子们学会听懂音乐,能够感知音乐,使音乐在孩子耳朵里成为美的、有意义的东西,就要培养学会听音乐的耳朵。任何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感知能力。唱歌虽然是用嗓子唱,但是用耳朵去辨别,校正声音的准确与声音的动听。演奏乐器虽然用手、用口,但也离不开耳朵的检验、校正作用。所以说,在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听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人们接受音乐教育、进行音乐活动的"窗口"。婴幼儿时期是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音乐的耳朵的重要时期,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是培养儿童音乐感受力最主要的途径。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汤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01-102
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要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加强节奏训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有观照意识,要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展开训练.歌曲演唱、乐器演奏、律动声势、自然声音,都能够与节奏训练相结合,教师要展开深度教学探索,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节奏训练的机会,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形成乐感节奏.  相似文献   

10.
以节奏训练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常出现一种怪现象,就是,数年的音乐教学活动,并没有使学生真正掌握识谱这一技能。问题在哪儿呢!我们应该看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应当是识谱。那么,识谱的关键之一应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节奏的进行规律。本文阐述了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关节奏训练方面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骨骼",没有了节奏,音乐的艺术美感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加强节奏训练则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从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探究节奏训练方法,以期对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活动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因素,在节奏数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感受节奏,掌握节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及特征,结合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特点,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引入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培养之中,从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创造力以及提升儿童的音乐感知力等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使其音乐能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丁莉 《教师》2010,(12):118-118
音乐活动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能够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为其进入幼儿园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儿童能力发展的规律,节奏比音高更早地被感知的特点,我们积极探讨了在2岁-2.5岁亲子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宝宝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内心感觉,从而让节奏学习始终贯穿了整个亲子活动中,让看似抽象复杂的节奏学习变得生动、易懂又好玩。  相似文献   

17.
施建立 《成才之路》2011,(21):57-57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没有节奏就失去了表达音乐思维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法,认真、严肃且充满活力地上好音乐课,能使学生有较高的情绪,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课堂学习当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措施控制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达到音乐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节奏是音乐的源泉。由此可见,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学习节奏、掌握节奏,我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中掌握各种节奏。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如唱歌、跳舞、乐器等都是如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是十分必要,也是必须训练的基本内容。但是许多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无论是唱歌还是律动都没有准确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更不能准确操作简单的打击乐。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的学习活动进行研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多样的在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以此来提高低段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其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20.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学生在节奏学习中,常常出现不能正确把握时值的比例关系、识别节奏的速度不够、在演唱(奏)作品时速度不稳定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在节奏视唱、节奏听觉、节奏创编等方面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好节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