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司尚奇  冯锋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65-1170
基于网络信息检索对我国六大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中38个城市合作网络进行分析,运用Ucinet绘制了技术转移联盟中城市合作网络图,研究了各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中城市网络的密度和城市网络节点中心度等网络要素,发现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城市合作网络最为发达,技术转移能力最强,揭示通过培育北京、上海、中部的武汉和西部的兰州等中介性较强的城市可以有效推进技术转移联盟间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知识创新联盟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杰  任伶 《情报科学》2008,26(10):1491-1493,1517
知识创新作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现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选择组建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成为大势所趋.风险作为知识创新联盟的固有属性为企业合作带来阻力.本文分析了知识创新联盟的共性风险和特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联盟成立的时间为序对其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制造产业技术联盟调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论证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与联盟成员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按照合作过程中实际贡献进行分配、联盟企业无偿使用技术的分配方式与成员目标创新绩效和过程创新绩效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按投资比例进行分配对成员目标创新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付费购买创新技术方式与成员过程创新绩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重要组织。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以及专利布局推动技术转移与转化,促进资源共享与科技创新,是高校创新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战略联盟是实现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也是当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incoPat数据库为检索和分析工具,对国内外高校机构联盟(中国C9、美国常春藤联盟)的专利申请趋势、高价值专利、主要技术领域和主要技术主题进行分析,并对高校联盟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为高校专利布局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校联盟的建设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对比分析发现,高校联盟之间可以在相同技术领域下探讨学科热点、学科前沿以及新型技术主题,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奥地利以卓越能力中心为核心产学研联盟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类型的联盟都是在共同契约之下形成的合作创新组织,具有类似的战略目标和运行方式,适应了两国不同创新体系和国情,在促进两国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学习能力对企业技术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机制,并以部分国外大型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行业竞争强度和溢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学习能力较低时会选择与同行企业合作的横向技术联盟模式,而学习能力较高时则倾向选择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合作的纵向技术联盟模式.异质知识的创新价值和保护自有核心技术则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联盟作为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例,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联盟组建类型和地域分布进行分析,探索作为联盟构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广东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并对其进一步促进广东区域创新发展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速,R&D联盟逐渐成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外购之外的主要技术创新模式,在这种新的创新模式的组建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联盟的组建成为企业建立良好的R&D联盟的关键问题.基于此,首先阐述了R&D联盟与其伙伴合作博弈的内涵,接着运用博弈论对R&D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R&D联盟的创新收益分配和联盟组建的相关决策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R&D联盟的组建过程进行了博弈分析,以便为企业寻找到符合自身要求的R&D联盟合作伙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发合作及技术转移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选择了对区域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因素:研发合作及技术转移,归纳出了研发合作中能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4个主要方面.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一方面研究了研发合作与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及其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也对文献计量得出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确定了研发合作与技术转移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五大要素的路径.研究表明:研发合作对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用显著,技术转移对于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台湾地区高校的区域及国际协同创新进行分析,以“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和“跨国顶尖研究中心计划”为例,分别介绍台湾高校在进行跨校资源整合、实现领域互补、跨国合作研究、建立合作联盟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以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为例,分析了区域图书馆联盟文献传递服务中的制度变迁收益与成本,提出了区域图书馆联盟文献传递服务的制度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态,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各方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内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它的八大特点,进而剖析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为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共赢机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趋势及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对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概念、类型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对区域图书馆联盟具有的功能、效应以及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趋势、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朱伟珠  李春发 《现代情报》2017,37(10):78-8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公共图书馆联盟平台,对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满足三地民众的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同创新和结构洞理论探讨了联盟平台构建的战略定位;分析了构建联盟平台的可行性,并探析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三地经济与科研发展需求的联盟平台,重点分析了平台的系统结构、重要数据库以及特色服务等,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空间公共品博弈下孵化器区域性联盟稳定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孵化器区域性联盟促进各成员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而联盟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针对孵化器联盟的空间邻近特性,利用空间公共品博弈模型对联盟进行了建模,分析了公共品回报乘数、合作孵化乘数、联合惩罚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孵化的利润率位于某一区间内时,独立孵化稳定策略的比例随利润率的提高而增加;公共品回报乘数、合作孵化乘数只有超出各自临界值时,才能分别提高资源共享、合作孵化稳定策略的比例;资源共享的孵化器具有簇状空间分布特性,合作孵化的孵化器具有丝状空间分布特性;联合惩罚机制下,惩罚价格只有大于某一阈值时,才能增加联盟内资源共享稳定策略的比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孵化器区域性联盟管理实践中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孵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青岛地区建设海洋信息资源的优势,青岛地区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海洋信息资源分布,以及海洋期刊和图书编辑出版情况;分析了青岛地区海洋信息资源建设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青岛地区海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设想,包括建立跨行业海洋信息共享体系、建立区域联盟。  相似文献   

17.
跨国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与知识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战略联盟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学习对方的知识与技能,影响组织在战略联盟中学习的因素大致为:联盟知识的可转移性;吸收联盟知识的能力及组织一系列连结系统的支持等。本文认为报酬体系、组织结构及常规制度安排等可促进企业的学习与知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特征,基于技术生态位视角,对联盟合作伙伴技术生态位的"态"和"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盟合作伙伴技术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伙伴选择进行验证。研究有利于为联盟选择和评价合作伙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Strategic alliances require mutual trust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s. To increase alliance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s in a strategic alliance are more likely to interpret each other’s equivocal behaviors in a positive way to sus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chanisms to build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blockchain facilitates trust among alliance partners via its technology advantages, for example, public ledger and distributed consensus. The de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nature of a blockchain-based system assures that no single organization can add information to the chain without an approval from the alliance, nor can it make unilateral changes in the system. Drawing from the Affordance Theory, we propose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design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a blockchain-based system, as well as how this blockchain-based system influences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in a strategic alliance and how blockchain-enabled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influences alliance performance. The case studies of two eastern banks indicate that the technical features of blockchain can help reduce equivocal behaviors and improve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We discuss the findings and conclude the paper with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