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道是:"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名山胜景,陶冶出闽北岩茶的天然灵气;峰岩高耸,峡谷深邃,岩泉渗流,云雾萦绕,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岩茶的韵味。闽北多山,夏无烈日,冬无严寒,一年四季雨雾弥漫,气候湿润,适合茶树生长。建瓯的北苑茶、武夷山的大红袍、南平的贡茶,均闻名遐迩,家喻户晓。闽北先民不但善于生产制作茶叶,而且千百年来,这里还形成了许多与茶有关的传统习俗,"喊茶"也叫"叫茶",便是其颇具人情味的独特风俗。  相似文献   

2.
儒、佛、道思想与中国传统慈善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思想渊源是复杂而多重的。其中包括西周以来的民本主义思想、儒家的仁义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与因果报应说,以及民间善书所宣扬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秦系文字对西周文字的继承,一是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论述秦文化与六国文化以及文字虽有差异,但都是在西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夏文化,同中有异,是统一的。二是根据考古发现的文字进行比对,论述秦简牍书与先秦古文字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茶叶公共品牌的崛起,对一个地方的茶叶发展的确很有好处,例如,安吉白茶、西湖龙井、普洱茶等等新老公共品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福了茶农茶商,提升了区域品牌形象,更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茶叶公共品牌的崛起需要很多条件,尤其是在中国茶叶行业进入"三圈时代"之后。地方政府必须通观全局、精心谋划,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具备才行,而不是随便  相似文献   

5.
简本《程寤》"唯王元祀"、《保训》"唯王五十年",是迄今仅有两例"唯王"格式的文王纪年材料,这两个纪年体现了受命之年称王与即位称王两说的矛盾。辨析先秦文献中的文王纪年材料,证明《程寤》简"唯王元祀"不可能是即位年,这两个文王纪年应源自两个体系;并据金文等纪年格式对其逐一断代,可推断《程寤》简"唯王元祀"的写定年代可能是西周中期,《保训》"唯王五十年"则可能是西周晚期或更晚。文王"受命称王"至迟西周中期已流行,"即位称王"出现较晚,疑不超过西周晚期。  相似文献   

6.
舞马和马舞     
作为人类亲密的伙伴,舞马是马匹在社会生活应用中最有特色的一种;马舞活动则因马匹役用与艺术结合起来而写就灿烂的文化篇章。舞马主要来自出产良马的亚欧草原地区,而马舞艺术也伴随舞马传播进来,并在中原地区发扬光大。到唐代时,朝廷对舞马的训练和管理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而舞马艺术也达到灿烂的鼎盛时代。  相似文献   

7.
西周金文中的月相,是研究西周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对西周历谱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月相的研究,歧说众多,迄今意见仍未能统一。笔者因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对这一问题有所留意,对该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也有一定了解,故愿在此略陈管...  相似文献   

8.
申小红 《文化学刊》2012,(1):120-127
"春秋谕祭"是明代朝廷给予因显灵而"御大灾、捍大患"佛山北帝神的褒奖,是祭祀北帝的国家祀典。自明代景泰年间到清代,每年分春秋两次举行,仪式隆重,规模壮观,是佛山上层士绅的特权,而民间酬神谢恩的"醮仪"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祭祀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与神有了近距离的接触,给了他们心灵上的慰籍。官祀与私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有利于增强佛山民众的归属感和佛山地方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诗歌在西周初期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西周中期 ,诗歌原来赖以存在的并发挥功能的文化空间发生了重要变化 ,于是诗歌原有的意识形态功能渐渐弱化 ,而各种新的功能随之产生并发展起来。“正变”之说原是汉儒从诗歌功能历史演变的角度对《诗经》作品进行的分类 ,清代以来不少学者对这一分类方式持全盘否定态度 ,这是失之武断的。  相似文献   

10.
谥法是国家的荣典,具有极高的荣誉性与资格限制。所谓谥,是封建时代在人(主要是帝王)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一种特殊称号。由于帝王死后不再称名号,而只称谥号,这等于给他们更改了一个名字,因此谥法又叫易名礼或更名典。有关给谥的规定,谓之谥法。谥法最初的目的有二:一为避讳。以谥易名,以示敬重;二为表彰。官谥对象的主体是文武百官,其目的是为了笼络人心,驾驭臣下,以巩固统治地位。当然某些谥号在客观上也有褒善惩恶的作用。与官谥形成对应,古代还有"私谥",私谥是民意的认可,无须朝廷的审批,所谓"百姓心里有杆秤"。私谥的对象多为德隆望重的社会贤达、隐逸高士,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敬重。虽然私谥未经官方认可,正史往往不载,但它却比朝廷那些例行公事的官谥要公正、珍贵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