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还年轻     
岁近不惑之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但走在路上,坐在车上,却时常被陌生者称为“老人家”,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我还年轻。近几年来,由于重病缠身。原来的满头乌发,渐渐疏落,挺直的腰板日见弯曲,无情的皱纹爬满了额头,矫健的步履  相似文献   

2.
流年似水,岁月蹉跎,不知“不惑”将至,一只脚已经跨入中年的门槛。有时闲下来,喜欢“盘点盘点”30多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近20年的工作际遇,一次,竟莫名想起“平、上、去、入”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古音中的“四声”,把它“移用”到“我的前半生”中,似乎倒成了个人性格、志趣以及一段成长历程的专门写照。  相似文献   

3.
四十初度     
世纪之末,我给自己的粉笔生涯画上句号,前后跨度刚好40年。一个当时自在歌啸的小伙子,由岁月打扮成了鬓发斑白的老伙子了。40年说是弹指一挥间,却浓缩了我一生中最有活力的年华。人过花甲,又进到多梦的季节。前尘旧影,连翩而来,真是“午夜几番梦回,往事不尽如烟”。各种情味的人生片断,不  相似文献   

4.
渐渐地,时光从指间、从发梢溜走,而我已长大,人生开始如鹅卵石般圆滑;渐渐地,信念从心底、从胸中萌发,而成功已远走,造物主开始如狐狸般狡黠。生命从诞生之初便开始了成长、成熟和成土,而我是此间的少年,看着年华倒影里的自己渐渐成长、渐渐成熟,以后再渐渐老去。走完一个过程,走完一个人生。在阳光普照的每一个角落,有一种叫做“渐”的生命在经历轮回,经历着亘古不变的兴衰,就像美丽的高原上圣洁的唐古拉之雪,沐浴圣灵的恩泽,秉承万古的情结,以晶莹的泪化为柔水,奔流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之间。于是敦厚的黄土地上奏响着一曲千年的颂歌,历久弥…  相似文献   

5.
《人是什么》一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五册第三课 (人教版 ) ,作者赵鑫珊在开头分别引述了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然后又换个角度 ,用文学眼光来看人生 ,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 ,做出了回答。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幢憬”。然后阐述“不管是谁 ,对眼前现时的把握 ,都应该是重点 ;作为整体的第二个组成部分 ,作为中间环节 ,它的比重应该占百分之九十五”。然而接下来作者却用很大篇幅来论述“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幢憬” ,而真正对“现时的把握”论述却较少 ,这显然与“…  相似文献   

6.
用智慧滋养心灵,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题记1982年8月,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对语文教学的情有独钟开始了我的追逐、我的梦。二十多年来,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人生不惑的中年汉子,从乡村到城市,从浓密黑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爱叫怀旧,当故乡老家的一砖一瓦正在渐渐拆除时,对往事的追忆,那该有怎样割舍不断的情思呢! ——题记爸爸说:“回家看看吧!老屋要拆了。”我温顺地点点头。面对刚过不惑之年的爸爸,我变得一反常态的乖巧。  相似文献   

8.
古稀之年.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虽没有多少业绩,但也感到一些欣慰。我从中学时代热爱语文,大学学的是中文,毕业后先当高中语文教师,后做中学语文教研员至退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我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人生可谓实实在在的“语文人生”。  相似文献   

9.
流年似水,岁月蹉跎,不知“不惑“将至,一只脚已经跨人中年的门槛.有时闲下来,喜欢“盘点盘点“30多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近20年的工作际遇,一次,竟莫名想起“平、上、去、入“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古音中的“四声“;把它“移用“到“我的前半生“中,似乎倒成了个人性格、志趣以及一段成长历程的专门写照.……  相似文献   

10.
语文,我永远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事语文教学20年,人生也近不惑,回首走过的坎坷而洒满汗水的道路:追求与收获,理想与现实……感慨良多。我自幼喜爱语文,母亲是我的启蒙教师。夏夜院井纳凉、冬日围炉夜话,我从母亲那里听来了许多诗词曲文、名人趣事、对联掌故、诗文游戏、幽默笑话、神鬼传说……我的童年是在物质食粮虽不富足,精神生活却极为充实的环境里度过的。我庆幸有一位博学多艺的母亲和有语文相伴的幸福童年。上学后,我已不满足于仅从母亲那里“听”,就自己动手找来“看”。发黄的线装书、大部头看不懂,就找自己爱看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1.
段亚英 《时代教育》2010,(3):277-277
卡夫卡是一个自传性很强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特别是与他的父亲,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的那样:“我所写的一切都与您有关。”他通过写作来求得与父亲的沟通。在他的作品中,他的父亲幻化成各种各样的形象,本文就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以及卡夫卡的人生经历入手,来分析形成他的这种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人生的道路已匆匆走过了一大半。短短70年,一路风尘,走过了600多个城市,公开演讲3000余场,有幸为心中的理想不懈奋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般友,逐渐领悟到一点人生真谛。“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哲人这一至理名言,如黄钟大吕,始终鸣响在我的心中。“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行密节高霜下竹,方知不枉用心神”。古人对竹的赞誉竟成了我孜孜追求的人生境界。从1977年1月踏上社会的讲坛,我为青年的成长殚精竭虑,为民族的未来大声疾呼,个中甘苦只有…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最具形象性与感情色彩,它必然经历孔子所述的“知之——好之——乐之”三个阶段,进入“知趣——情趣——志趣”三种境界。 “知者不惑”。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作为“知者”,就必须在语言基本功上下功夫,无论是艰深的文言,抽象的议论,还是浅显的说明,都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在最基本的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使之由难交易。如姜夔在《扬州慢》中写道:“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语文”?《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照这个定义,我当教师时教语文,在机关工作时写公文,从十年前开始搞文学创作并且还将干到老,那么我这一生可以称作一个“语文工作者”了。作为我们母语的“语文”,是一个汪洋大海。我在里面扑腾了大半辈子,可是扑腾得越久,越是对语文感到敬畏。我抱有这种心理,与我当年的语文底子太薄有关。在人生中本该用于学习的黄金时段,我却草草读了6年书,就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去了。直到我结婚之后再用业余时间读电大,这中间有十几年我没接受正规的教育。后…  相似文献   

15.
Z轨迹     
此刻,我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树下的那棵草,它随着风在不停地变化着自己的形态。它的头向下低垂着,身体分明就是一个“Z”。我仍然静静地盯着这个“Z”。我诧异于我的异想。而那棵草似乎也渐渐地幻化着自己。真真切切地,它终于成了一个“Z”。我抬起了头,目光落在了那草后的树上,但是它此时也幻化成了“Z”。我终于无可奈何地寄望于蓝天,偷偷地,我瞥见了我最爱的蓝天,而我却又再次被无助击倒了,那片天竟也被云彩绘成了满目的“Z”。一时间,在我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被深深地烙上了“Z”。终于,我昏倒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Z…  相似文献   

16.
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善于总结,他认为人生大概每十年是一个发展阶段。如今我年过四十,进入中年,白发增多,苦短日蹙。下面我就谈谈对人到中年的一点思考。所谓“不惑”  相似文献   

17.
人生就像一条绵延的山路,跋涉其间,感受着四季的风风雨雨;人生就像一部悠长的史诗,行进其中,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春风秋雨,悲欢离合,种种情感和阅历积淀成我们的生命。自我的体验,他人的经历,都是我们生命交响曲中动人的音符。诉说刻骨铭心的往事,感悟不断成长的意蕴;倾听他  相似文献   

18.
谢亚明 《课外阅读》2011,(10):371-371
年近不惑的我,在讲台上经过了将近20年的摔爬滚打,有15年的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自认为已经练就了一身“临危不惧、刀枪不入”的本领了,可是事实证明,我还是没有免疫力,还是经常被学生们“雷倒”,不得不在与学生们交往的过程中一次次的经历着成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照片是人生经历的记录。每当我看到卧室镜框里这张结婚照时,便不由得追忆起一些往事来。说来可笑,五六岁时,有天我高挽裤管,屁股撅得老高,正在村头的水渠里捞皂角豆(那时洗衣服都用皂角),猛听身后有人喊我。扭头看,是城里的麻子姑父(他满脸麻子,我们都这样称呼...  相似文献   

20.
偶读张奠宙先生新作《平面几何教学的回顾与前瞻》,把我这个不问几何多年的人带进了往事的追忆之中。早在解放前读小学的时候,常听到一些初中生的顺口溜“人生有几何?何必学几何.学了几何几何好,不学几何又几何?”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几何难学的阴影.谁知我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