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期垂钓活动中,我常碰到这样一些情况:用空钩测试水的深浅时,鲫鱼吞食空钩被提上岸来;有时抛竿很久无鱼上钩,当提竿移动钩饵位置的瞬间鲫鱼咬食上钩;冬季打排钩(8~10把)钓鲫鱼,常在摇轮收线拉回钩饵途中,鲫鱼追食上钩。  相似文献   

2.
飞钩钓白鲦     
赵玉堂  刘昌海 《垂钓》2008,8(12):30-30
飞钩钓术是钓者巧妙利用鱼的习性而实施的一种传统拉竿垂钓方法,钓组中配置的串钩均为不挂饵空钩垂钓。用此法主攻野生白鲦鱼,效果可与挂饵垂钓的各种方法相媲美。  相似文献   

3.
池钓空竿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常见的事,即便是老手,有时也难逃厄运。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钓具组合不匹配。钩、坠、漂组合不匹配,最易发生空竿。许多垂钓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一到养鱼池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钩、坠、漂稍加调试或不加调试就匆匆下竿。抑或在家进行过调试,但到鱼池后未加校验就垂钓;在一鱼池垂钓后,换一鱼池懒于重新校验调试就垂钓,都容易发生空竿。笔者有几次空竿的教训:一次和钓友到养鱼池垂钓鲫鱼和鲤鱼(前半时钓鲫鱼,后半时钓鲤鱼)。由于求胜心  相似文献   

4.
垂钓者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处不曾垂钓过的湖泊初钓时,鱼儿往往群聚而来,频频上钩;随着垂钓者的人次不断增多和频繁,上钩率渐渐下降,钓获也日趋减少,上钩的大鱼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垂钓者大都认为,这是因为鱼儿越钓越少了,以致无鱼上钩。其实不然,这种看法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确,湖中的鱼不可能“越钓越多”,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无鱼上钩”的湖泊也还有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活动,倘若竭泽而渔,往往是数量可观,且密度也不低。是什么原因导致“无鱼上钩”呢?这就是鱼类的警觉性。也就是说,到了垂钓人次过频时,鱼类就会“知道”:咬钩…  相似文献   

5.
第129期《台湾钓鱼》杂志以《钓德重整此其时矣》为题,刊登了署名曾贤良的文章,文中以作者亲身经历与感受对眼下蔓延的挫鱼歪风进行了批评,呼吁钓友以健康的心态从事垂钓活动。 挫鱼是指不用装饵的几只或多只大而锋利的空钩,不用鱼漂,投入水后不断将鱼钩上下左右提动,待鱼钩扎进鱼体任何部位后,鱼在挣扎中又被其它鱼钩扎入,钩者此时即可提竿取鱼;挫鱼与人们常说的钩鱼、锚鱼实际上都是一回事,与钓鱼有着根本的区别。 钓鱼是项高雅文明的活动,获取的手段在于一个“钓”字。人们在垂钓中尽享其乐,也在垂钓中不断提高钓技。我们主张钓鱼,更提倡文明钓鱼。  相似文献   

6.
棋联拾趣     
中国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棋联,它们不但内容深邃,寓意巧妙,而且情趣高雅,颇耐人寻味。相传苏东坡与黄庭坚有一天在松下弈棋,忽然一个松子落在棋盘上,东坡脱口吟道:“松下弈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立即以“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应对,天然工整,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绝。明朝朱元璋一次与刘基对弈,不觉入夜,雷电挟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凡有鱼的河、塘、湖、水库,其水中浮游生物必然很多。而这些水,很可能受到鼠、猪、蛙、鱼、蛇及其它动物的尿液污染。根据我国流行病专家研究,在这些动物的尿液中,50%以上含有“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在25~30℃的气温条件下,能生存一个半月至半年,对垂钓者威胁极大。每年八九月份是“钩体病”的发病高峰。倘若在此期间垂钓,人脚不慎接触了含有“钩体”的疫水,“钩体”便会从破损的皮肤或粘膜钻进人体内,迅  相似文献   

8.
河南谢熬东来信称:参加垂钓已3年,手竿能甩出去,也能将鱼提回来,可动作僵硬不够协调,仍没有摆脱“新手”这顶帽子,我自己没有找到要领,请问这抛竿提竿有窍门吗? 抛竿、观漂、扬(提)竿、遛鱼和抄鱼,人称手竿垂钓的五大技术,所以说抛竿和扬竿是有一些要领与要求的。 手竿定点垂钓时讲究“钩不离窝”,要求钓手每次都能将钩下到窝子内。有人提出其落点的散布面  相似文献   

9.
垂钓跑鱼,除折竿断线外,如果是钓组的问题,恐怕首先是钩。因为:鱼钩与鱼嘴,有着“矛”和“盾”的直接关系。也就是说,要是鱼儿衔钩不中,就没有其他跑鱼的后因发生,若是一旦发生,就正是因钩所致而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湖、库、塘等静水水域,使用海竿爆炸钩糟食垂钓时,习惯作法是竿抛出后摇轮收线,待线绷直、竿尖微微下弯时锁定。拉紧线意在鱼咬钩时铃反应迅速,以便及早扬竿中鱼。但在垂钓实践中,我感到这种作法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见铃响一两下后,扬竿却无鱼。二是长时间无鱼问津。交淡中,不少钓友也有同感。究其原因,这与收线过紧的操作方法有关。 那么,收线过紧有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1.
湖南钓友李群问:用海竿垂钓如何判断鱼咬钩呢? 用海竿垂钓时,如何判断鱼咬钩呢?也许会有人说,这有什么可探讨的呢,一动就提竿嘛。这当然也能钓起来一些鱼,但是如果不了解鱼儿咬钩的习惯,每动就提,有可能出现提竿过早过晚,或提竿不当,丧失一些上鱼的机会。因此了解一些鱼咬钩的习惯及海竿摆动时的各种“语言”,大有好处。 用海竿垂钓时,鱼的大小和种类不同,气压水温的不同等等,鱼  相似文献   

12.
垂钓随想曲     
关于垂钓,古人曾演绎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来。当年姜太公用直钩垂钓,没有钓上鱼来,倒钓了个丞相  相似文献   

13.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14.
棋联拾萃     
下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不但与棋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情趣盎然的棋联,现把搜集到的数副棋联抄录如下,与读者共赏.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黄庭坚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纹枰对弈.一次在松树下弈棋,偶有松子落于棋盘上,苏东坡脱口吟出上联:"松下弈棋,松子偶随棋子落."黄庭坚看见对面江边有一渔夫在柳树下垂钓,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对得天然工整,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5.
垂钓有感     
初学垂钓总上鱼,日久始知中钩稀;静候半夜铃无声,忽转身时漂沉底;近水难寻手中感,远地易消周末急;空竿归来情亦在,鱼生鱼息占天理。垂钓有感@张国强!山东青州~~  相似文献   

16.
空钩钓鱼     
张仲斌 《垂钓》2008,8(11):34-34
小李刚刚迷上钓鱼,但他有个怪脾气,不喜欢开口向人讨教,就喜欢自己钻研“钓鱼的牛角尖”。有几次,他同小区里的一些朋友到放养浜垂钓,如果说收获,就是偶然间用空钩子钓了一条5斤多的大鲤鱼。但是,小李却因此总结出经验,而且经常如法炮制,用空钩钓鱼。瞎猫也有碰到死老鼠的时候,这样做的结果,小李居然又钓到过几次鱼,这更坚定了他空钩钓鱼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垂钓乐在鱼咬钩,无鱼咬钩或有鱼不咬钩,乐又从何而来?巧取钓饵,重在智取,人与鱼斗,乐在上鱼。怎样达到投鱼所好,获鱼取乐之目的,在我国民间蕴藏着招数各异、千姿百态的绝计妙法。笔者在多年的垂钓生涯中,也积累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有效钓法,现推荐出来以飨钓友。 一、因地制宜,毛豆作饵。在长有毛豆的水域岸边垂钓,钓法按常规,需要打窝。因水边沿岸毛豆  相似文献   

18.
漂象好提钩无鱼的现象,在垂钓中经常发生,在野塘野河等自然水域垂钓鲫鱼时,此种现象尤多。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以红虫为饵时,一是虫把捆得大,遇上小鲫鱼(尤其是冬季),嘴小食大吞不进去,咬着一部分就抬头送漂,抬竿必空无疑。二是选虫大小不一或所捆虫把长短不齐,鲫鱼(尤其是小鲫鱼)往往不是将虫与钩同时吞入口中,而是只叼着长出的  相似文献   

19.
打窝是垂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垂钓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多采用水面撒窝或水底打窝,但往往由于诱饵投撒欠准或随水而流,出现钓上一两条鱼后就不咬钩了,甚至根本就不咬钩,成为“空窝”,饵料漂流到别处,自己打的窝钓不到鱼,而相邻的钓友却频频上钩的现象。如何解决诱饵流失少,打的窝子又能兼顾上中底层鱼都能寻到食的问题?笔者经过两年的时间在水库、鱼塘反复摸索对比,采用半水打窝的方法效果较好,实践证明比水底和水面打窝的咬钩率高二至三成左右,每次垂钓都能取得较好效果。 一、打窝器的制作。用容积75~100毫升铁罐一个,做成近似水底翻斗打窝器的样式,不同的地方,一是不用口大底小的杯状铁罐,改用直筒形铁罐,以  相似文献   

20.
杨传昕 《钓鱼》2009,(2):49-49
“甩大鞭”的系钩及调漂方法,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多年的“甩大鞭”垂钓的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的系钩及调漂法,钓效很理想,现推荐给钓友们。系钩:钩的大小要根据钓鱼的大小而定。坠下钩的脑线长4厘米左右;坠上钩靠近坠,但不触坠,脑线长4厘米左右。这样在拉动线时,坠下钩拖地,坠上钩靠近地面而不入泥,鱼儿易发现钩饵而吸吞,中鱼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