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与扩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欧洲历史的发展为这一伟大进程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根源。有利的地理环境和相同的种族和语言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日耳曼文明和商业文明等共同的文化渊源推动着欧洲的统一进程,使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单元导读】14、15世纪以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逐渐引起了重大的历史变革。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各种要素基本具备;一方面,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种文明不断碰撞和交融,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欧洲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建构起一套"文明"话语,将世界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三类地区,强调欧洲文明及白人的优越性,并以其"文明"标准来衡量非欧洲国家和地区,"文明"成为欧洲称霸世界的意识形态。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与欧洲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文civilization与中文"文明"在日本对译起来并传到中国,使原有中文"文明"一词具有了新义。另一方面,欧洲"文明"话语对晚清涉外官吏和知识分子发生作用,尤其是国际法对"文明"的要求和日本"文明开化"的示范,使他们对欧洲"文明"的内涵有了更感性的认知,从而接受并传播西义"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4.
【阶段特征】 14-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 从社会形态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从世界面貌变化的角度看,是人类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张婧 《人民教育》2021,(6):44-46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目前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重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略:一是理念创新,促进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综合发展向度;二是教育与学习形式创新,促进区域在地化教育的行动向度;三是机制创新,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文化向度。  相似文献   

6.
纵观欧洲文明发展史,基督教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古罗马时代基督教的产生,直到当代基督教价值观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其间基督教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与变革?这种发展与变革又是怎样影响到欧洲文明发展的进程的?本文试从基督教在欧洲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欧洲文明的特性,认为欧洲文明史的特性是作为进展的事实,这种进展的事实借着真理语言构造着文明,而这种真理语言的传统源于希腊精神。欧洲文明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继承了希腊精神。欧洲文明带给近代世界的政治文明、法律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希腊哲学的现实展开。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不同的文明区域。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基本上是以地域为核心的独立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虽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一些成果而发展为欧洲文明的基石,但这是一种有限的综合文明。人类文明第一次真正的大融合是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并在融合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不是纯宗教和民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论文对阿拉伯帝国时期人类文明的大交汇大融合作简要阐述,以此凸现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吸收性和包容性,这在文明冲突的今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进化论作为文明史学的历史观取代了传统史学的倒退观、循环观和停滞观,注重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强调人民的作用,把竞争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西方文明史学则以欧洲为中心认为欧洲国家是不断进步的,而非欧洲国家是停滞的;欧洲国家又以知识为推进历史进步的工具,非欧洲国家则沉迷于文学、艺术和宗教中而不能自拔;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刺激一反应”,是环境对于人类的作用的结果。因此,中西文明史学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但在当时文明史学的理论构建过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学家更多的是看到了西方文明史学的积极面而忽略了消极面,从而构成了中国文明史学理论之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有所违背和偏离,忽略甚至放弃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导机制,在实践上能加快粗放型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机构和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新元素,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品位。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都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或者说是摇篮,古希腊文明,是欧洲大陆上最古老也是最辉煌的文明,后来的西方文明是沿着古希腊的已经提出的路道在走,继承、发扬以及创新,就像先秦时期对于中华文化的意义一样,古希腊是西方文明最璀璨、最辉煌的时期。它的神话故事以及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伟大的思想家,对西方文明甚至是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是现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就必不可少的会涉及到低碳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的同时发展会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对二者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作为中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本文根据省情定位、区域发展战略,结合选定的特色区域,分别阐述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着力点,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字、城市、国家诞生以来的人类文明史,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两个阶段。农耕文明主要介绍的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世界范围内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四大区域文明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工业文明则涵盖了14世纪以来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在工业革命推动下逐渐融入世界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显示了文明发展的整体陛、阶段性,又展现了道路探索的多样性、复杂性。科学构建文明史专题,正确理解文明史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内容综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一到四单元讲述的是世界古代史。它历经了两种社会类型,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内容包括以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为代表的亚非大河文明和以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为代表的欧洲海洋文明。封建社会的内容,欧洲主要有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西欧的法兰克王国、封建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东欧的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亚洲主要有东亚日本的大化改新,西亚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阿拉伯文化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的文明观可概括为文明的主要内容、文明的基本特征、文明发展的动力三个部分.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文明具有多样、平等和包容的特点.文明的发展依赖"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工程科技和优秀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关联性。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整体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从意识及行动上重视区域生态文明,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提高区域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人地和谐的教育。通过《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而且有助于形成保护资源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珍爱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行为。文章是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由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拍摄的一部关于"人性文明"的充满欧洲文艺气息的影片。安德森以其一贯的大胆和高辨识度的风格完成了这部华丽而又令人黯然神伤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已然远去的战前欧洲文明世界,用他那万花筒似的镜头,向逝去的秩序和优雅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文明多样性的教育学审视明确,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教育则是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教育意义在于生成人的文明德性。这些德性包括文明理解、文明尊重、文明宽容、文明互补、文明自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