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俊生 《科教文汇》2011,(29):70-71
本文通过对《药》与《夜》中不同层面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比较,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是时代特征的反映。认真读名著,研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助于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与一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美、人物美以及识别文学作品中丑人丑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徐向前 《科教文汇》2007,(3X):42-42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与一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美、人物美以及识别文学作品中丑人丑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学的文学,自进入新时期以来,创作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一代新人,不仅涌现在当代文坛上,也涌现在文学作品中。风云际会,龙腾虎跃,谱写出时代的主旋律。刘心武的长篇杰作《钟鼓楼》,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荣获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凌云妙笔意纵横”,作家通过北京钟鼓楼地区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里一家人办婚宴为主线,把社会上不同地位,不同职业的人物,都一一展示出来,构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人物画廊。我认为其中所创造的技术情报站站长庞其杉的形象,尤其引人注目。因为他是第一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报战线上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均有至少一个单元的内容安排了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看出,此类文章在教材中的占比是很大的,怎样才能借助这些写人类文本内容,通过课堂的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呢?如何解读写人类教材,定位这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实践,去研究。  相似文献   

6.
范进和狂人是我国文学作品中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俩都发过疯,但二人的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正>文学作品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并对现实生活进行升华。文学作品中不仅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不同国家的风俗,还可以让读者有精神上的升华,甚至得到道德方面的提升。"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同另一个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直接交流。"(蔡海恋,201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建议任意选修课的欣赏类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入门》并在高中英语课程目  相似文献   

9.
吴正英 《科教文汇》2009,(36):98-99
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都以塑造形象、创造深远的意境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不同的只是两者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学是以文字为主,而绘画则是以线条和色彩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绘画艺术引入其中,即通过绘画艺术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表现出来,可以激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审美情趣,进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诗意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师生双方在快乐和谐的互动中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芸 《今日科苑》2007,(14):186-187
影视和戏剧是同一种艺术的两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综合性特征。它们的创造任务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演员创造角色,把人物搬上舞台或银屏。演员工作的基础,总是在于创造完整而生动的形象。作为戏剧的一个最为密切的近亲,影视的最终成果也体现在由演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入手,分析了《乱世佳人》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形象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小说刻画了大量形象丰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薛宝钗作为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其理性冷峻、温情脉脉,严格遵循儒家伦理原则和道德,其处世哲学在今天依然可以带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梅 《今日科苑》2009,(12):189-190
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诗歌点集《诗经》,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上达天子,下至黎庶,反映了约500年间人类生活和社会风貌。其中《诗经》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最为传神,对后世文学中女性形象刻画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诗经》刻画女性形象的手法主要有言行刻画、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对比与反衬、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13.
张娜 《今日科苑》2009,(14):187-188
《海上花列传》是韩邦庆所著的一部各方面成就比较高的狭邪小说。《海上花列传》中描写了众多的妓女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采取吴语的方言形式刻画出人物的个性。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就是针对赵二宝这个人物进行分析。首先就是她在当时的那个社会里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的坚贞,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其存在的原因,当时围绕在她身边的人的背叛。坚守与背叛的完成让她这个人物形象显得真实而饱满。  相似文献   

14.
人的姓名是一种文化,它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和信仰,这在文学作品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俄罗斯人的名字有多种不同的变体形式,这成为了俄罗斯文学家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的丰富资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姓名因此往往带有明显的文化信息,其主要源于宗教经典、词汇本义和谐音联想,能够体现出作品人物的品质特性、职业地位和社会阶层,对奠定俄罗斯文学的地位和俄罗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象征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手法的使用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相当普遍,作者在小说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刻揭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张旭斌 《中国科技信息》2008,(4):238-238,242
在中专语言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占有很大的篇幅。这些文学作品语言生动、风格各异,有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有的慷慨陈词,似江河横溢,它们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无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凭借着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感情社会美、鉴赏艺术美,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与系统:谁的观点?谈论研究系统中的个人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要么因为他就像一个神话中的形象,只存在于一些怀旧性的神话故事之中;要么因为他被纳入到一个统计集合之中,反映的只是他在等级结构之中的特定地位和其他社会分层特征。第三种情形是那些典型的人物,虽然他们的传记(或自传)能让我们识别出他们的特征,但他们并不非常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郭金林 《科教文汇》2013,(20):38-39
语文教学中要准确分析和把握人物形象必须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在写作时要写好人物也必须把握肖像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做到动静结合,形神兼顾,尤其要刻画好人物的眼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是所有的学科教材中,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紧密、对文化融合传承有直接关系的学科教材。它不仅反映社会的需要,更要关注儿童自身的成长性发展。语文教材选文要充分体现儿童生活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历史认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物形象的刻画,始终是人物通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在人物通讯中刻画好人物形象应从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