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些教师教学时,总喜欢“诸生诺诺”,不喜欢“诸生谔谔”。“诺诺”,指点头称是,说一不二,“谔谔”,指直话直说,敢提不同意见。为培养开拓型人才,应提倡“谔谔”。“诸生诺诺”,师云亦云,虽可学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其智慧。我们正处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事业不  相似文献   

2.
3.
战国时期,奴隶制趋于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基本建立,兼并战争烽火连天。在这大混战、大动荡之中,思想文化则得以迅猛发展——人才辈出,真个是“百家争鸣”,学派林立。  相似文献   

4.
张晓耕 《现代语文》2001,(10):34-34
有这样一个笑话:清朝有位秀才,平时说话作章总爱哕嗦。他进京赶考时,妻子再三叮嘱他,要他作不要哕嗦,他答应了。进京后给妻子写信:吾妻,往日说话稍哕嗦,今天说话我不哕嗦,哕嗦就是累赘,累赘就是哕嗦,因无闲暇写草头“万”字,故以“方”字去点代之,“代”与“伐”不同,盖因有撇乃“伐”也,无撇乃“代”也……  相似文献   

5.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语出元末赵防的《商山书院学田记》。 宋元以后,徽州成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明代中叶以后,因有徽商财力的大量投入,徽州教育更加兴盛。除设府学、县学和书院外,还设立了大量的社学和塾学,以教乡里子弟。各族还设有族学,免费为族内贫寒子弟提供教育。重视教育,蔚然成风。“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学有所师”。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也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这句话正是当时徽州教育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语出元末赵防的《商山书院学田记》。 宋元以后,徽州成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明代中叶以后,因有徽商财力的大量投入,徽州教育更加兴盛。除设府学、县学和书院外,还设立了大量的社学和塾学,以教乡里子弟。各族还设有族学,免费为族内贫寒子弟提供教育。重视教育,蔚然成风。“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学有所师”。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也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这句话正是当时徽州教育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唐雎不辱使命》中有段文字写唐雎欲以命相拼来挟制秦王,十分生动有力:“‘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其中“若士必怒”中的“若”“必”二字,人们理解往往有误,解“若”为“如果,连词”,解“必”为“真的”或“一定”。例...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组织孩子去海边“上课”。第一次见到大海,孩子们激动得不得了,光着小脚丫在金色的沙滩上狂奔乱跳,手舞足蹈。不过,当他们看到那些小小的蟛蜞蟹朝自己爬过来时,那一脸惊惶失措的可爱相,又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9.
儒家倡导"君子"人格,主张通过内心修养追求理想的道德境界;墨家追求"兼士"人格,主张实行"兼爱"原则以实际行动追求"兴利天下"的功利境界。从人生追求目标、素质涵养、处世原则、生活风格四个方面比较两种分属不同类型的人格,各具特色,存在不同又有相似之处。虽然它们自身不可避免地具有因封建社会历史条件带来的狭隘性、局限性,但对于建构现代社会理想人格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士”之自觉到“人”之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化传统中,士自先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一种精神上、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自觉与成熟,这导致了这一群对人世俗生活及个人情性的不甚关注,甚至是忽视。而至先春末,随着君权政治的日益加强,士之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复苏,开始把向来朝外(社会)的目光向内(个人)转,由此到汉代,特别是汉末发生了士阶层“人的觉醒”,士也因此真正地成熟和血肉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公权的异化和传统公法文化的桎梏,导致公法保障人格尊严的功能不能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完善人格权立法、构建防止公权异化机制和提升人格尊严理念来实现公法保障人格尊严的功能。从个案分析入手,提出了公法之治中如何保障人格尊严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2.
若论在文化史上留名的士人们的共同之处,毫无疑问有一条:怀才不遇。文人们流传最广的诗词作品,往往是在其遭遇仕途坎坷时所作。这绝非偶然,二者是极其关联的。本文通过列举古代士人们怀才不遇的典型,分析其原因,并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汉代“士不遇”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士不遇”赋是汉代政治抒情赋的代表。这类赋反映时代变化,描写自然景物,思想内容丰富,它还探索表现方法,创造新的体裁,在艺术形式上也取得高度成就。不过,汉代士不遇赋有很多的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是热点不断,乱象频发,人们本指望通过新课改来彻底剔除中国基础教育的诸般痼疾,可十几年过去了,热点还热,乱象还乱。人们有理由质疑:新课改是不是开错了“药方子”?在这个完全西化的“药方”中,杜威是专家、学者们言必谈及的一剂“猛药”。笔者认为,杜威不失为一剂“好药”,但杜威肯定不是一剂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士由于仕而成为真正的士,这是中国传统精神的核心,因为每一个古代士大夫的生命轨迹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因此,本文以为,官僚的外在样式要比道德的内在精神更是士之为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那些吃剩了的,穿破了的,用烂了的东西,往往不加注意,认为“无用”之物,而随手丢掉。其实,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处理,还可以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成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拿南京市来说,去年一年,回收的废纸达四千二百九十三吨,可制白报纸十七万令;回收的破布有一千一百二十一吨,用这些破布造纸,可节省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一篇翻案性质的论说文,抨击了"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评价极高,但王安石提出的观点笔者却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一篇翻案性质的论说文,抨击了“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评价极高,但王安石提出的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与陶渊明皆有"士不遇"题材的赋作传世,然而二者的境况却有极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分析当时对"士"与"不遇"的界定来探索董仲舒、陶渊明二人自身"遇"与"不遇"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20.
士不遇”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主题。春秋战国, 王室衰微, 权力下移, 给士人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遇。时代造就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则在士的这种文化精神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忧患意识也如影随形, 最终“士不遇”成为作家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