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图书出版中心的形成及传播方式。【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中国图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特点和中国图书出版传播中心的形成规律,对中国图书出版传播形成的西安、北京、扬州、苏州、上海、南京、广州等主要中心城市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传播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图书出版中心的形成具有很深的历史背景,在中华历史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并在皇家图书收集、整理、出版、借阅,个人藏书家收藏、借阅、传抄、刻印,书院、家塾刻本与社团个人自费出版发行,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图书,图书网站及网店等历史长河中进行传播,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图书出版传播方式。【结论】以上研究使人们对中国图书传播的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图书出版的传播,发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发展图书出版经纪人,是中国改变出版业现状、应对WTO的积极措施。本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图书出版经纪人的角色和任务、积极培育和发展图书出版经纪人的措施以及加入WTO后中国图书出版经纪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纵横谈刘克琦在改革大潮冲击下,我国的出版业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着,图书种数及发行量都已跻身于世界出版大国的行列,且出版了一批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那样的好书。遗憾的是大潮奔流,泥沙俱下,平庸书、质量低劣的图书大量充斥市场,近年来图书质...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6,(1X):45-45
在英国贸易投资减少出版公司的出口热情之时,中国却加速其图书出口的步伐。中国政府已经制订了版权销售目标:努力提高合同议定数,不追求版权收入数额。中国政府将为其出版公司提供资金,以降低翻译成本。中国政府期望中国的出版公司销售出更多的图书版权,而进口却要减少。  相似文献   

5.
赖德胜 《中国编辑》2006,(5):43-46,80
在某种意义上,图书出版的关键在于选题的策划与实施,绝大多数图书的面世,都是出版人精心策划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已出版的图书中发现出版人和出版机构的理念,对此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梳理。本文想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讨论图书选题策划,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优秀图书,二是如何策划出版优秀图书。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中国好书”榜十年榜单,发现入选图书内容规律,为新时代精品图书出版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对2013-2022年入选“中国好书”榜的328种图书、128家出版机构及入选图书作者进行分析,按照入选图书分类归纳各类入选图书的特征,总结“中国好书”评选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引领出版发展、打造全民共识、增强中国声音。“中国好书”对了解当前我国出版的最新动态,为出版机构从宏观上把握新时代出版工作脉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伍旭升 《出版参考》2005,(9S):47-47
随着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如期启幕,2004年度引进、输出版优秀图书推展活动也如约登场。这项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新闻中心、出版参考杂志社和中图读者俱乐部联合举办的活动,迄今成功进行了三届,已成为一项品牌性项目,纳入了每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新闻中心的相关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把握重庆市出版导向,提高图书质量,促进出版繁荣,从今年3月21日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对重庆出版集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至2004年新出图书的三审意见按20%的比例进行了检查。目前,此项工作已顺利结束。  相似文献   

9.
文史古籍出版新热潮中国书店沈望舒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断强化的感召下,中国文史古籍图书成为连续几年的出版热点,据新闻出版署公布的统计数字,1995年全国有出版社563家,出版图书101381种,文史古籍类图书品种占出版品种总量的72.58%,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20年来,出版管理部门相继启动一系列外向型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其中,“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5项工程项目就累计资助1万多种外向型图书。同时,为检验其成效,出版管理部门还多次强调要开展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估工作,把讲实效贯穿于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全过程。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中国图书海外阅读调查的有关探索与尝试,以期为出版管理部门宏观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长庆 《图书馆论坛》2005,25(5):134-135
对当前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隆涛 《出版广角》2015,(10):56-57
中国图书出版翻译对传播中国文化以及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图书出版翻译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在跨文化语境下,我国图书出版所具备的意义以及当前图书出版的现状,并以市场和翻译为出发点,提出了几条我国图书出版原则以及出版翻译中的小策略,旨在提高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图书出版翻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林晓芳 《出版参考》2006,(9S):12-12
本刊讯 8月30日下午3点,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版权中心,第五届即2005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颁奖大会在这里举办。大会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主持,各出版单位近百人参加了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秘书长常振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代总经理焦国瑛,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经理王建辉,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为获奖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14.
CIP,即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包括书名与责任者、版本及出版项、国际标准书号、图书分类项、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号等内容。其作用是与国际接轨,便于图书查询。新闻出版署要求于1996年在全国出版的图书推行使用CIP,CIP放在图书的版权页上。从CIP在图书中的显要位置和在图书查询中的信息功能,就可看出它的重要性。然而,笔者在近日召开的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评奖会上发现,不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不同类别的图书,在CIP中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差错,成为“事故多发区”。CIP差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缺少CIP数据。…  相似文献   

15.
宋代通过设置管理机构、制定条例、颁布诏敕等方式明确提倡出版的图书和限禁出版的图书,同时借助审查制度和追惩制度强化图书出版管理,促进了初具规模的出版管理体系的形成.两宋图书出版管理对于提高图书刊印质量、规范图书出版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胡怡 《出版参考》2023,(2):9-12
近年来,博物学成为出版的热点,国内多家出版社纷纷推出博物学主题的图书。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博物学图书作品出版情况,浅析博物学图书出版热现象及其原因,并针对博物学图书“热中有冷”的现象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出版系统探论吕宗耀(一)按照传统说法,图书出版工作(以下省略“图书”二字)指图书编辑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近来又有新意,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出版管理和发展战略,有人认为还应包括书评……这些说法均反映了出版工作的实际,都有一定道理,但意见比较分散。从系统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图书出版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但图书出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失衡现象。本文从出版产业链的角度系统总结了我国出版生态中的十大失衡现象。作者认为,这些失衡现象是图书出版产业中的不和谐音符,破坏了良好的出版生态,影响到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产业安全。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扭转这种局面,使中国图书出版业能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年鉴》是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总结图书出版工作经验,观察、分析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科研、教学、著述、学习和图书出版工作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的工具书。从1994年到2005年,该年鉴已连续出版了12卷,而自2004年卷以来,在装祯及内容上都做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改进。此书的编辑人员仍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力图把此书进一步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在此书12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少儿科普成为少儿出版第一板块后,原创少儿科普图书也顺势崛起。同时,我国高度重视原创科普少儿图书的出版,连续出台了多项方针政策鼓励原创。面对持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应该多维度融合发展,打造形式新颖,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中国特色的少儿科普读物,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少儿科普出版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