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在分析中国民众思维特点和性格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宣传策略,通过独特的话语表达系统,用浅显生动形象的概念和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民众的思维特点相结合,成功地唤起了亿万民众投身革命。  相似文献   

2.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总方针,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各项策略主要围绕发展统一战线、争取广泛合作开展.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派驻重庆的秘密机构,以国共关系发展为导向,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点,以"区别对待"与"利用矛盾"为策略,统筹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各项工作.为了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影响力而寻求广泛的合作与支持,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合作、应对反共高潮、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洋 《华章》2011,(35)
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以企业员工为对象,在企业开展的生产活动外的社区参与、社区救助、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管理活动,以及以社会为对象,开展的社区服务、公益事业等服务管理活动.而目前私营企业主整体上体现出思想状况多元并存、利益诉求多元化等特征,尚未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集体认识,处于动员式社会管理参与的阶段,迫切需要在政府和社会的引导和合作下实现自觉式社会管理参与.  相似文献   

4.
社会中间阶层,是由以专业知识技术的创造与使用为谋生手段的一些人构成的中等收入人群.中间阶层扩大,是社会分配公正合理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在帮助人们获得职业技能、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以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向上一层社会流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把培养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职业资格作为重要目标,提升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学历层次,加强职教与普教的融通等应该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和直接动力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解体、分化,社会被分化成了不同的人群.其中,中间阶层在这场变革中悄然崛起、壮大和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对中间阶层的概念、其成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障碍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彭泽平  曾凡 《教育科学》2021,37(4):10-18
中国共产党农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缩影,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先手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教育实践主要历经引领与改革、主导与调整、整顿与探索、深化与协同、治理与统筹五个历史阶段.百年来,党的农村教育实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根本遵循,坚持"为农民服务",推进农村教育公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旨归.在新时代,党的乡村教育实践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统领下,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共建的格局中,构建"三治融合"的农村教育治理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具有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共生共赢的社会阶层关系的社会,其阶层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既有合理的阶层构成关系,也有协调的阶层利益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结构分化中,阶层结构尚不合理,存在结构性风险,阶层利益关系出现相对激烈的摩擦和冲突,这些不和谐因素必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加以调节,以建立起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7年北京市部分初中为样本,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学历、父母亲职业状况等家庭背景变量对子女就读学校类别的影响.经验数据显示,北京市初中学生家庭背景与其就读学校类别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子女越有可能进入优质的重点初中就读.义务教育公平性状况不容乐观.建议逐步缩小城市中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淡化重点校政策、完善就近入学制度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重视和善于对历史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之路是一个在继承与发展中彰显实效的过程。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解放民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发展民生: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提升民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