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看到好几家报上均辟有一个《背景新闻》栏目,读后才知道说的是“新闻背景”,根本不是什么“背景新闻”,我认为这样的栏目名不妥。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责任编辑和有关人员混淆了新闻和新闻背景的概念。新闻界同仁都知道,新闻和新闻背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两者的关系而言,新闻是主体,背景只能是介绍、说明、衬托主体的某些情况的材料。在新闻中介绍一些背景材料,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新闻,而不会让“背景”喧宾夺主,成为什么“背景新闻”。 《背景新闻》栏目,竟赫然出现在有影响的大报上,很有些贻笑大方了。若一定要用“背景…  相似文献   

2.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它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和原因的说明,是与新闻主要事实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情况、自然情况、人物简介、地理背景、知识资料的介绍和解释。一条脍炙人口的新闻的构成,新闻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大家知道,新闻的六要素(通常说的五个W和一个H)中,“何事”和“怎么样”这两个要素,常常要通过背景材料表达出来并表达明了。  相似文献   

3.
“群众是新闻的接受者,因而我们不能不考虑接受者有没有兴趣接受您所提供的东西。”这是辽宁沈阳日报总编辑刘黑枷同志,不久前应阜新市记协分会的邀请,在介绍该报改版后大报小办的体会时说的一段话。改版后的沈阳日报,正是遵照列宁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中关于“用生活中生动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的教导,一改过去“工农业生产报”的面目。他们除了悉心研究如何用适当的篇幅突出刊登重要的政治新闻和政策性、思想性较强的经济新闻,文教、科技等新闻外,下决心压缩一般指令性和工农业生  相似文献   

4.
有位老新闻记者说:“记者下去带的是耳朵,而不是嘴巴,更不是口袋。”细细揣摸这位老同志话中的含义,受益匪浅。“带耳朵”,指多听、多记、多思。即对被采访者介绍的新情况,新经验“洗耳恭听”,多记下第一手材料,经“思”筛的过滤,据实写出新闻。  相似文献   

5.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祖国大西南的大小凉山,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凉山日报是彝、汉两种文版的四开小报。近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搞好新闻业务改革,提高报纸质量,是新闻改革的中心问题。在新闻业务改革中,我们着重抓了“四改”: ——改“少”为“多”。增加地方新闻,克服新闻少的情况,加强报纸的新闻性。过去,我们的报纸上,新华社电稿多,地方新闻少;机关会议消息多,基层活动报道少;生产工作简  相似文献   

6.
教育新闻由于理论性、专业性强,加上新闻本身受客观事物的制约,写作的难度较大,往往写得枯燥、干巴、狭窄,缺乏诱人的活力。要治好这个“常见病”,办法固然很多,但对教育新闻实行“软化”,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所谓“软化”就是用生活气息浓厚,接近性强的报道去代替那些生硬的报道。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避“硬”就“软”,选题趋向社会化 在当今教育改革大潮中,教育的内函丰富多了。我们应当把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去观察、研究教育报道,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突破似乎只有教育部门才会出教育新闻的观念。尤其是不少即使是写学校也都是一些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硬性报道,把报道面限得十分狭小。特别是当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的新闻采访中,可以得到的书面材料是越来越多了。铅印的、电子打字的、图文并茂的……;材料的质量、表达力也在提高,常常是成套、成袋的材料,塞到采访者手里。这说明了什么?——人们普遍重视公共关系,勇于自己介绍自己。材料多,无疑给新闻采访带来了方便。但是,绝不能因此就以为现在的记者、通讯员好当了。绝不是现成的材料一到手,新闻就源源而涌,就唾手可得。材料多了,新闻采访中的一些新情况也随之而来。“拿了材  相似文献   

8.
有位老新闻记者说:“记者下去带的是耳朵,而不是嘴巴,更不是口袋。”细细揣摸这位老同志话中的含义,受益匪浅。“带耳朵”,指多听、多记、多思。即对被采访者介绍的新情况、新经验“洗耳恭听”,多记下第一手材料,经“思”筛的过滤,据实写出新闻。可有的记者下去,耳朵用的少,嘴巴开启的频率颇高。“这个经验好,值得在报上介绍。”“乱表态”是其一。倘你认为“值得”,编辑部认为  相似文献   

9.
教育新闻不像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那样题材广泛,新奇事多,显而易见,引人注目。要克服这种“先天”不足,需要培养以下三种采访能力。 一.在平淡的学校生活中平中见奇的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学校生活确实平淡,那种一看就会发现的重大新闻素材很少见,更难遇到。我们所能得到的材料,看到的情况,大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如某某领导关心教师,教师带病工作,学生助人为乐,等等。在这类“平常事儿”中,有的校校有之,大同小异,的确难以写成什么新闻。但是,有些平常的事情,细细琢磨一下,就会看出它其实不平常,甚至光彩夺目。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培养平中见奇的能力。如《小学生书包有多重?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最近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中,讨论了新华社上海分社关于“我们怎样改进采访写作”的第一部分“新闻题材从那里来”(刊“新闻业务”1956年第五期),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上海是大城市,浙江则除了几个中小城市以外,还有广大的农村。一个大城市分社和一个省分社的记者在采访活动的方式上虽有某些不同,但在掌握地方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一字之差到公堂——谈谈“关键词”问题关于“新闻官司”问题已经讨论了那么多,有些朋友和读者建议探讨一下怎样加强新闻工作的自我保护问题。这个问题从“新闻官司”的角度讲,也就是如何防止打官司,万一出了差错怎样避免打官司,而真的打起了官司又怎样争取不输或者少输官司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这组系列文章中,实际上已经贯穿了这个内容。在“面面谈”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只着重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在新闻中对于结论性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新闻不像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那样题材广泛,新奇事多,比较显而易见,引人注目,要克服这种“先天”不足,尤为需要培养以下三种采访能力。 一、平中见奇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学校生活确实平淡,那种一看就会发现的重大新闻素材很少见,更难遇到。我们所能得到的材料,看到的情况大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如某某领导关心教师,教师带病工作,学生助人为乐,等等。在这类“平常事儿”中,有的校校有之,大同小异,的确难以写成什么新闻。但是,有些平常的事情,细细琢磨一下,就会看出它其实不平常,甚至异彩奇目。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培养平中见奇的能力。如《小学生书包有多重?七斤半》这篇在全国引起  相似文献   

13.
作者是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主席,文章原题是“根据苏共二十五大决议谈谈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工作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任务”。这篇报告是苏联新闻工作的总结。它大肆宣扬所谓工作成就,也讲了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报告还较概括地介绍了苏联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的情况。这篇报告是打着马列主义旗帜、贩卖修正主义货色的典型。我们摘译出来以供分析批判苏联修正主义新闻观点,和了解苏联新闻事业概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今天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座谈会,目的是贯彻落实《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深入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把握正确导向的能力和新闻宣传工作的水平。刚才,王晨、田聪明、赵实同志分别介绍了人民  相似文献   

15.
赵金 《青年记者》2016,(21):25-26
今年上半年,关于反转新闻和由“上海女孩因年夜饭太差与江西男友分手”再次引发的“假新闻真问题”的讨论引人关注.关注点,一是把反转新闻简单地认定为假新闻,并对媒体进行激烈的批评;二是对“假新闻真问题”依然有“宽容体谅”的声音.这提醒我们:新媒体环境下,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许多既有的原则理念已被淡忘,需要我们去厘清和强调;一些新情况要以新的理念去应对,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个浅显的教育理念。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突出的实用性,更要求大学新闻院系在理论与体系化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可以捕捉活鱼的“渔具”。这种渔具不仅是用“什么是新闻与新闻价值选择新闻的标准”之类的理论材料织成的,也不单是用“采访技巧、写作技巧、策划技巧”之类的材料织成,单一材料之“渔”很难捕捉到鲜活的大鱼。它必须用混合材料,不仅包含了上述两种基本材料,还需要一种将前两种材料有机胶合在一起的“点石成金”的材料。当然,这种特殊原材料仍然不是某种单一的课程元素。它的内容之一就是培养“新闻发…  相似文献   

1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把孔子这句话引伸开来说,新闻自由也存在着“正名”问题。由于新闻自由的名不正,引出的麻烦确实不小。在蛇年“双乱”期间,有些参加游行、绝食的人高喊“新闻自由”的口号,你问他要什么样的新闻自由,他却张口结舌,顶多说“想登什么就登什么呗!”有些干了几十年编辑、记者的人,也回答不了究竟什么是新闻自由这个问题,在“双乱”中却跟上起哄。这种情况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有些新闻工作者不重视对新闻自由理论的研究,实践上带有盲目性;第二,新闻教育和新闻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对新闻自由理论人云亦云、纯客观介绍的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的少,即便是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文章,也脱不开西方古典(近代)新闻自由的模子。这集中反映在关于新闻自由定义的表述上。  相似文献   

18.
石坚 《新闻知识》2006,(4):73-75
改革会议新闻的攻坚战已经进行两年多了,对规范会议报道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会议新闻写作的改革起色并不大。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媒体的会议报道写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并无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篇幅过长、内容空泛、形式陈旧、官腔十足、千篇一律。一言以蔽之曰:面目依旧。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与西方媒介所报道的会议新闻相比,我国媒体报道的会议新闻都有一个通病,即缺少背景材料和直接引语,这也是中国新闻文风的两大“癌症”,“痼疾”不除,会议新闻写作难以出新。下面,让我们以外电关于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开幕报道…  相似文献   

19.
李瑞环同志在关于新闻工作讲话中指出:“报纸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关于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形象而科学的表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否定或贬低新闻是阶级和政党“喉舌”的论点,甚至将“喉舌”与“传声简”等同起来,胡说什么“喉舌是个旧观念”,“在现代新闻意识里喉舌不是个好听的词。”方励之说得更露骨:“新闻报刊是喉舌,没有什么自由而言。”我们说,“喉舌”只不过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在于说明了它和“大脑”的依存关系。在我国,首先用“喉舌”概括报纸性质  相似文献   

20.
“有现场无新闻”与“有新闻无现场”,可说是当今“现场短新闻”写作中的两大弊端。对于前者,关键在提高现场短新闻的“含金量”,而对于后者,除了在“目击”上下功夫,写出行进中的新闻事实外,愚以为,成功地运用好背景材料,当是写活现场新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我们看过不少冠以“现场新闻”“目击新闻”的作品,除了开头,结尾有那么一点点现场气氛的描述之外,中间大都是大段大段介绍背景和经过:这个单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