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生活的产物,生活中有配对的事物,语言中也有相应的名称,如“天”与“地”、“本”与“末”、“爸爸”与“妈妈”、“开端”与“结局”等等;但语言事实有时并不完全如此,比如语言中有“老板娘”,却没有“老板爹”。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生活的产物,生活中有配对的事物,语言中也有相应的名称,如“天”与“地”、“本”与“末”、“爸爸”与“妈妈”、“开端”与“结局”等等;但语言事实有时并不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课堂造境”这一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如下问题达成共识。 语学习有两个基本阶段:生活阶段与课堂学习阶段。我们姑且称之为“生活语”和“学校语”。 人的语能力首先是通过生活渠道获得的。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基本掌握语言的基本词汇和语言规则.形成基本的语言能力。生活中有具体鲜活的真实情境,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可以习得语言中大量的极其精微的差异与规则,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生活渠道,贯穿了语学习的全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的一生,基本上都离不开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编按]  相似文献   

4.
由“三元素”谈及阅读与作文教学王增佐笔者以为,构成小学语文学科的三个元素是生活、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生活的产物,生活是语言、文字的基础。三个元素的关系是:生活+语言+文字。用模式图表示。小语大纲指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零称谓"现象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言语交际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近年来,称谓语渐渐成为语言交际中的空白,出现了“零称谓”现象。这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分工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大关系;同时,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辅助语言的帮助,也使得“零称谓”的产生和存在趋向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自生活。学生要学好任何一种语言,课堂教学固然是一种渠道,而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尤为重要。社会生活是人们学习语言的最好景广阔展现实的课堂。在社会生活的海洋里,到处都有学习语言的机会。基于这种认识,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除了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外,从不放弃任何可以利用的社会生活、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英语的机会。向生活索取词汇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十分旺盛。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当前的新鲜事物异常敏感。近年来,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报刊上不断出现许多新饲,例如“香港回归”、“东方之珠”、“百年国耻”、…  相似文献   

8.
古人讲究“厚积薄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的习惯和能力。”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而最方便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中学会写作,巧妙借鉴教材这一公共资源,发掘个性写作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2):24-25
研究表明,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其阅读实践活动中感悟的产生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试想,一个从没住过医院、而且对与医院有关的概念没有一点了解的孩子,一旦阅读中碰到“医院”“住院”“挂水”“把脉”等词语,不管教者怎样讲解,他也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在丰富学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实践积累的前提下,根据阅读与生活间的联系,巧妙地把生活活水引进阅读,以帮助学生构建现实生活与语言阅读的联系,让他们凭借生活基础去感悟语言。一、凭借生活,感悟语言形象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语言与生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原本在生活中,教育自从借助书面语言而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以来,逐步因离开生活而带来危机,返回生活世界是当代教育变新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教育返回何种生活却成为问题,只有将“生活世界”理解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种运作方式,只有将“语言”合理地植入生活世界中,才算是没有亏待“生活世界”的价值,才能可能摆正教育与生活以及教育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2.
陆丽辉 《山东教育》2005,(1):126-127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识字教学“生活化”,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在电视、书报、标语广告牌上,汉字随处可见。对孩子们而言,生活是学习语言、学习汉字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缩略语     
生活中有个很有趣味的语言现象,一些现成的语言,由于采用了缩略的方式。出现了新意。最近听说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是:“武汉大学的男生”现在被人用缩略的形式幽了一默,有人给他们起了一个极其生动精彩的名称──“武大郎”。不知武汉大学的才俊们听了作何感想。还有把考GRE、TOFEL,说成“考寄托”,而铁了心考TOFEL的人,自然都成了“铁托”。这些缩略语,会让人在新义与.原有固定义之间产生联想和比较,并在联想和比较中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语言审美。这种语言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多的,同学们可以注意收集、从而丰…  相似文献   

14.
朱莉华 《教学随笔》2007,(12):32-33
在新课程背景下,关键任务是做好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有生命的,而且,生命力很顽强。某些语言形式,专家说“错了,错了”,这些形式很可能依旧存在,依旧流行。在经济生活中,有“看不见的手”;我想.在语言生活中.同样也有“看不见的手”。语言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它是不会轻易被左右的。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注重语言交际,其教学大纲特地安排了30个日常交际活动的语言功能项目(language functional items),从“问候”、“介绍”、“告别”、“打电话”、“感谢与应答”直到“常见标志与说明”,几乎涵盖了各种生活场景。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国  相似文献   

17.
一、“物理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 生活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生活习惯、方式比较贴近的传统的、习惯性的表达用语。而物理语言是物理学中关于物理事件所用的语言,即对物理事件的时空描述。物理语言包括物理学中的概念、术语、符号以及物理图象,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然而,有些生活用语与物理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大不相同,一定要加以甄别。  相似文献   

18.
袁枚《祭妹文》中“四肢犹温,一日本瞑”,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教参》译作“四肢还温热,一只眼睛还没有闭”。于祥龙老师认为“如果把‘一目本瞑’理解为‘一只眼晴还没有闭上’,就意味着‘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这种现象显然有浮于事理,不符合生活实际”;实际上“‘一目本瞑’在数词与名词之间省去了一个量词”,这个量词“是‘双’更合理”。(《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4期)这种看法与语言实际、生活实际都不相符。大量语言材料说明,文言中表示成双的器物方法有二。其一是名词前直书“双”“两”。例如:“其所凭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语言观与现代西方哲学“语言的转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的转向”标志着西方哲学中知识主义传统的重大变化,而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实际上也就是对知识主义传统的拒斥;马克思的语言观的基本宗旨是“去蔽”和“治疗”,即去思想之蔽和治疗哲学因误解语言与生活关系而发作的“精神狂想症”;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都从生活实践、生活形式出发理解语言和思想,这样就消除了语言的神秘性和思想的实体性,在理论上取消了唯心主义的合理性,因此,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都是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知识主义传统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20.
语言杂谈     
《现代语文》2006,(5):24-24
语言是一种“约定”,也是一种“俗成”,每个民族都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它与一个民族特有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密切相关。中国人一见面常问声“吃饭了”,起初,因为吃饭事大,吃饭不容易,这很可能是一实在的打问,后来说习惯了,用意就不在这里,只是套近乎,表示关心而已。“吃饭”那意思还多:“我请你吃”,这饭不止是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席面:“不靠父母吃饭”,是表明不依赖父母生活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