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故事对儿童来说像无形的磁铁,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他们听故事、讲故事总是乐此不疲。看图听故事说话正是迎合儿童心理而设计的一种说话训练形式,它利用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图画吸引学生兴味盎然地看故事、听故事、学讲故事。综合进行看、听、说训练。作为说话课,训练说话,学讲故事为其主要目的,“看、听”从两个渠道提供说话材料。学生通过看图.了解故事梗概,在头脑中形成故事的雏形;通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听的方法──注意听、认真想、记要点。听懂故事,并能把它说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能力。2.指导学生听故事后看图把故事口述出来,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3.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常识,并对他们进行早起、爱劳动的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听话时了解主要内空,再借助图画记要点,把故事连贯地口述出来。三、教学准备:1.《基洲7)说话的挂图。(图中对话内容的小图先遮盖好)2.配乐故事录音。小动物头饰。“讲故事能手”的金牌。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相似文献   

3.
听是说的前提。我们想让学生说话、写话来表达自己的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听话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讲故事或放故事录音,学生先听,再复述。这种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二是教师读课文,学生听,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师在读课文时,语调的抑扬顿挫,对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一年级《扫雪》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多冷啊”。我读了两遍,一遍按叙述语气读,,另一遍在  相似文献   

4.
“看图听故事说话”《聪明的公鸡》是小学语文第二册“基础训练6”中的说话教材。教学要求是凭借教材中4幅内容连贯的图画,初步培养学生能听懂别人说的话并能转述基本内容的能力。笔者在设计这篇教材的教学环节前,对这节课的教学主导思想作过认真思考,现将教学设计及...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材安排了8个基础训练。基础知识涵盖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等,基本能力兼顾听、说、读、写。新的小语大纲(试用)颁布后,语文教材也随之进行了局部调整,基础训练的变化比较突出。为了更好地在新大纲的指导下教学本册的基础训练,我们先看一下教材调整后的一些突出变化:1.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首先表现在口语训练的内容和形式的改变上,例如:原听话、说话内容新口语交际内容基训1:老师讲故事,学生复述故事创设语言环境,学生之间互相对话基训3:一件生活小事学生交流生活中的难题基训5…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课本第三册基础训练9的第六题《懂礼貌的孩子》是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的好教材。为了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使他们在说话课上想说、敢说、说好,我设计了故事引路、巧设疑问、启发想象和发散思维的方法,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开始,我利用娓娓动听的录音,把故事导入。录音中悄悄地设下疑问:“小明听到敲门声,心想是谁呢?” 这就使学生迅速集中了思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二年级下册结合语文要素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安排“讲”的训练,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课中,就通过泡泡图“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提示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这个支架来讲故事。虽然二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曾经借助多幅图画讲过故事,但是这篇课文中只有一幅图片,学生借助单幅图讲故事难度就比以前高了许多,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巧借插图支架讲好故事。  相似文献   

8.
一、在语言环境中感知拼音 儿童特别爱听故事,因为故事形象生动,情节曲折,有头有尾。因此,在授新课前,我根据教材插图,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同时出示有关图片和字母,让学生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感知拼音。如学《z c s》这课时,我将这课的六幅插图编成了《从小爱劳动》的故事,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音节卡、字母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教学的整体改革过程中,如何优化复式班的思想品德课,在这方面我们针对复式班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改进低年级教材教法 1.引题。儿童喜欢听故事,我们就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头,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听的热情。 2.入境。儿童喜爱看图画,我们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画,培养观察力,弄懂图意,理解内容。 3.明理。通过讲故事,指导看图画,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故事形象中悟出一个简明的概念或理解一个简单的道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分析】《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是童话单元,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在二年级对讲故事这一能力的培养,教材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让学生尝试借助图片讲故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中也安排了《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学会能够借助图片顺序讲清图意。到了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再次进行讲故事训练,在《蜘蛛开店》中让学生学会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相似文献   

11.
思品课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讲故事或听录音带入情境思想品德课教材大多是从事例入手引发道德认识的。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英雄人物故事……都是学生非常喜欢听的。教学中,老师把这些故事生动地向学生讲述,学生就会随着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学生身心投入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上课效果就好。讲故事时配上音乐,效果就更好。教第十册第6课《要负责任》时。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行业中先进人物工作负责任的范例作讲述,注意从情绪上感染学生。书上有一个小故事:54次列车在茫茫大戈壁中突遇12级以上狂风袭击,40名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二年级的一节说话课,很受启发。部编小语说话教材第三册第9课《小鸭子得救了》,是看图编故事说话(图意见教参)。让学生据图意展开想象,自己编故事的结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后设想出故事这样几种结局: 1.小猴把竹竿伸到坑里,让鸭咬住竹竿,小猴  相似文献   

13.
<正>故事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教材中的故事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符合孩子特性的教学载体,看似简单的讲故事其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中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一、问题扫描:故事是这样讲述的案例1.浙教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失败怕什么》第一课时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录音播放教材中的爱迪生6000多次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问题时,大家感到作文教学是个难题。为了让学生在低年级提早写作起步,我们在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说话课。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搞好三年级的过渡。说话教学,怎样进行为好呢?(一)认真选择教材低年级的说话课,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看图说话,看物说话,观察某项活动说话,游戏说话,实验演示说话,听故事、听录音说话等。选择教材要注意:1.针对性。低年级儿童年龄小,知识少,所选教材必须浅显明白,符合他们的认  相似文献   

15.
激发小学生的识字乐趣彭丽珊一、听录音,讲故事,激发识字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通过听录音、讲故事,强化气氛,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王二小》是一篇有多...  相似文献   

16.
二年级的说话训练,形式有很多种,除了看图说话洲练外,还可采用讲故事等形式。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力求做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有一次给二年级学生上说话训练课时,我对学生说:“会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听故事与讲故事。”我先讲了个简短的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0课。教材简析:这篇童话,讲述了生病的小鸟得到了牵牛花帮助的故事,既介绍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2004,(7):11-11
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本套教材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模式作了改革:一是采用“听故事、讲故事”“听儿歌、背儿歌”等模式学语言、认汉字,让学生轻松活泼地学,开开心心地学。二是每册教材安排4至6篇趣读课文,选编生动有趣的韵文和散文,通过背背童谣、猜猜谜语、读读儿歌、绕绕口令、听听故事,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  相似文献   

19.
先看教例(同一老师执教,学生基础相仿):成语《狐假虎威》的说话训练中,选择使用成语“狐假虎威”的录音和自制教学投影片等音像媒体,促进了学生观察、思维和说话,激发了学生想说、要说和敢说.使用多媒体的基本思路是:听录音——看投影——说故事——思考并发挥.另一训练中,使用电视动画片《狐假虎威》,基本思路同上.  相似文献   

20.
阿嚏     
故事《阿嚏》是我园的杨晓莉老师根据《看图说话》中的插图创编的,在指导幼儿参加渝中区“快乐的六一.快乐的我”讲故事比赛中,该故事荣获一等奖。这个故事情节生动,诙谐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为此我们为这个故事配上了精美的图画,制成了一本生动有趣的图书,作为我园的园本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