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盘"量词用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词“盘”,可作名词、动词,还可作量词。它可作名量词,也可作动量词,四川方言中,还有一种通用动量词用法。本试图在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上,描绘“盘”的各种量词用法,并对它的产生和发展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语文建设》1997年第7期刊载的萧湘同志《“四胞胎”现象与量词运用》一文说,“三胞胎、四胞胎现象非常罕见,因而一时找不到一个现成的计量方式”,由此提出了多胞胎的指称量词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量词“团”组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量词“团”与数词、形容词及中心语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量词“团”的句法语义特点.得出结论:量词“团”对中心语具有选择性,符合圆状聚集这一性质的事物,可接受量词“团”的选择;“团”主要与数词“一”和“两”搭配:受“大”、“小”、“整”三个形容词修饰。就句法成分而言,主要是与数词“一”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补语。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位数词“亿”能与量词“个”组合,构成“数词+个+亿”格式。基于对该结构语法特点的分析,我们发现该结构可看作数量名结构,它在形式上略等于“数词+亿+名词/量词”,且造句功能与之一致。但不同的是,它多用于新闻语体,具有数值取整、“亿”义凝练、语气强调等特殊语用价值。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量词“个”的“个化”作用结果,另一方面与位数词“亿”本身凝练实化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都”与量化短语配合的问题。研究发现,“都”的使用除了受总括的数量条件限制外,与量化词搭配时还与量词的相对幅度有关。少数量量词如“少数”,一般不能与“都”搭配,有“量词的相对幅度效应”。具体量量词和非量化短语,如“光杆名词”不受此限制。“都”的语义特征仍是总括关联成分指涉对象的全部。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有丰富的量词,“条”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量词。汉语量词“条”指称人时有所不同,比如可以指称男性,如“一条好汉”,却不能指称女性,不能说“一条女子”,这既和“条”对名词的选择有关,同时也和我们对量词“条”本身的语义认知相关。对此原因进行探讨,可以发掘汉语名词和量词的组合机制,对深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先生在其诗作《天上的街市》中,巧妙地移用量词“朵”,收到了奇妙的表达效果。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朵”一般修饰“花”和“云”之类的词,而这里却移用于“流星”,既生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名词和名量词的搭配研究得多,但对动词和动量词的搭配则关注得少。认知上的“有界”与“无界”对立反映在动词与动量词搭配上使得能与动量词搭配的动词总是“有界动词”。本文先从“有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占据的时间段是否重复的角度归纳了“动 数 动量”这一动词和动量词最常见组合形式中的动词与动量词的搭配规律;然后进一步考察了动词和动量词共现时其过程结构三要素(起点、终点、续断)的强度,发现动词过程结构三要素强度差异决定了其后能否带动量词形成“动 数 动量”组合,能带动量词的动词一定是双限动词并且其续段强度必须达到4。  相似文献   

9.
量词作为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已有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相似量词“部”和“台”为例,对其适配度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虽说英语是单复数语言,汉语是数词加量词语言,但英语中也有“数词+N1+of+N2”的表量结构,汉语“数词+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在特定语境下也可以省略。由于表量结构中的量词可分为八类,且量词既可用于表单位,又可用于表种类和表容器等,汉语中省略了量词的“数词加名词”构式有时就有多义性。人们在进行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根据语境对其进行适当的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11.
综观英汉语计量词汇,二者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相通之处;它们的异同来自其各自的文化与传统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指导语言实践,因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中,除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以外,表示抽象概念及人们的各种感受的词,表示动作的词,表示某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的词,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的词,表示时间、处所的词以及表示人的身份、地位的词,都可能是名词.warm与warmth固然含义不同,但都可用作名词,归入不同的名词类型.  相似文献   

13.
从一名多量的角度看,临时用来充当某个名词的量词可以称为修辞衍生量词;从来源上看,修辞衍生量词有量词系统的内借和量词系统的外借;修辞衍生量词可以起到移质和借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广西凌云县加尤高山汉话的名量词与普通话的差异进行考察,认为它们的差异体现在:一是加尤话与普通话部分形式相同的量词搭配范围不一样,有的加尤话窄于普通话,部分则大于普通话;二是部分形式相同的量词,加尤话与普通话搭配范围参差;三是部分量词加尤话与普通话形同实异;四是加尤话部分量词,在普通话中,这些词或者不存在,或者不作为量词使用;五是部分量词普通话有而加尤话无.  相似文献   

15.
拟形性形译词是通过摹拟源词字形或源词所指称事物的视觉形象而引进的外来词。从其自身结构看 ,有全拟形词、半拟形词。从拟体的角度看 ,有汉字拟形、事物拟形两类。不同领域使用的拟形词有着不完全一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汉语许多量词都有提示计量对象形状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致,用法复杂。“股、束、缕、绺”是计量长条状物体的量词,用法有分工也有重合,纷繁复杂,但都可以从认知上找到其制约因素。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和意象分析为指导,力图揭示出这4个量词的认知基础,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客赣方言关系密切,两大方言有差异性也有共性。对客赣方言量词进行比较研究,并据此分析这两大方言量词使用上的异同和特点。通过165个词条比较,我们发现: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与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语在量词词类中是相同词的数量略多于不同词的数量;赣语和普通话相同的量词明显多于客家方言和普通话相同的数量;两大方言有几个共有的特色量词,各自也有一批体现各自特色的创新性量词,二者相比,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植物词汇种类繁多,植物词汇的意义反映丰富的文化.植物根据其外部特征、颜色、性能和用途,可喻指人物、事物、形状及其颜色等.结合范例对植物词汇的比喻意义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英语植物词汇所负载的丰富文化.  相似文献   

19.
英语没有量词,但是在英语的名词词类里,有一部分名词却是具有汉语量词性质的。一般认为,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的度量衡单位词和集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还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比如英语one sheet of paper一类形式里面的sheet等名词。本文认为,英语没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英语的sheet等名词,是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不同的词,它们是汉语集体量词性质的。本文从产生条件、用法、搭配规律等方面做了讨论,并且分析了英语sheet一类词被当成汉语个体量词性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商务英语语篇中,一些词与其在日常语中所使用的词义不同,可能导致误用和误译。以refer为例,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其相关派生词在商务英语中的用法和汉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