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生身心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发育过渡时期,对一些事物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较差,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心理受到困扰,心理问题正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据调查显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在现代家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多次在报端看到中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杀人案件,这种恶性事件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却并非少数。据心理专家调查,在中小学生中有20%不希望自己长大,有60%的人感到自卑,有30%的人觉得活着没意思。2007年,我县就发生了中学生杀人事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力开展心理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2005年,某省教育厅对全省中小学生道德状况展开了一次网上调查,其结果如下:1.国家意识:3.4%的小学生和5.81%的中学生认为,升国旗、唱国歌无所谓或没必要。2.民族精神:不知道民族英雄岳飞的中小学生占8.9%;不知道林则徐的中小学生占22.45%;不知道郑成功的中小学生占27%;不知道吉鸿昌的中小学生占31.98%;不知道杨靖宇的中小学生占49.57%。3.祖国情感:123%的中学生祖国情感一般;1.6%的中小学生祖国情感淡漠。4.金钱观:认为没钱万万不能的中小学生占27.91%;认为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中小学生占4.42%。5.苦乐观: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的中小学生占17.32%;说不清的中小学生占18.74%。6.面对违法违纪行为:站远点的中小学生占12.88%;看热闹的中小学生占6.51%。7.中学生可否早恋:支持与无所谓的中小学生占55.26%。8.家人生日:不知道的中小学生占10.82%;记不准的中小学生占22.17%。9.与家长沟通:偶尔沟通的中小学生占49.94%;从不沟通的中小学生占9.61%。这些数据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的德育对他们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那么,德育不应仅仅体现在校内教育,校外教育更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只有内外形成合力,才会营造出最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调查。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虽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占少数,但发展的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曾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一次运用MHT(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标准量表)对上千名高中生进行的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31%,在总体上有心理问题(较严重)的中学生占总人数的5.5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恐怖倾向(占7.37%);冲动倾向(占4.05%);身体症状倾向(占3.87%):  相似文献   

7.
常海英 《内蒙古教育》2005,(7):22-22,41
目前,我国三成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2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就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就有因父母离异而负气离家出走的、考试不理想企图服毒自尽的、临考怯场而遗恨终身的、寻求刺激而迷恋网吧、荒废学业的;还有的学生患有强迫症状,明知自己不该做的事也不由自主地去做,  相似文献   

8.
张守智 《教书育人》2001,(11):35-35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让人担忧的。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占10-15%。这不包括一般的心理偏差。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影响下,学生因与老师和家长发生矛盾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或走向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什么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如此低下?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呈: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力,提高其心理素质,对此家长、学校、教育应该共同承担起责任。  相似文献   

9.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提出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奠基时期,也是心理障碍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将影响每个孩子的一生。当前,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加之家庭、社会、学校等群体文化氛围以及道德风尚的影响,使这些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青春期心理世界活动激荡且尚不成熟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偏差者比例越来越大。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的随机抽样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17%,  相似文献   

10.
八面来风     
不可忽视心理健康厦门大学高教所钱兰英指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调查,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另有调查也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虽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在少数,但发展的趋势不容乐观。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个人、家庭、班级、学校之间竞争激烈,许多父母、老师将期望一层一层压到孩子身上,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尤其当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榆树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榆树市10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6.6%,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占5.9%,存在较重及严重问题的比例为0.1%;(2)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高中生;(3)男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比较差异不显著:(4)家长的不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专制型教养方式家庭长大的中学生心理问题要极为显著的高于在权威型或宽容型教养方式家庭长大的中学生。结论榆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和每个家庭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有很多种调查结果。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在10%-30%之间。有的学者调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达到50%以上。也有的学者指出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只占53%。原因可能如下:一是采用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二是抽样样本的数量、采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乇极盛曾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大量调查研究与媒体报道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不容乐观.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纳入学校工作范畴,但是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学校教育中去,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存存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获取信息、辅助学习,游戏娱乐、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那么,现如今青少年学生上网的状况如何?网络为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应如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笔者有幸参与了2005年河南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网上问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涉及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学业、娱乐、家庭、网络活动等诸多方面,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达66310人次(其中小学生占39.7%,中学生占60.3%),有关网络活动的调查设计为7项,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小学生上网的现状,对指导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兴趣爱好成为中小学生选择未来职业的重心.日前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论坛上,一份新鲜出炉的调研报告显示,45.4%的小学生认为未来职业要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而中学生高达63.4%。调查同时也显示.当前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或职业规划指导还比较缺乏。59.2%的中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展过有关职业生涯指导或职业规...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州市城区和农村中学各3所共13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与以往类似研究比较,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人数有所上升,占总人数的59.5%;相对初中生而言,高中生在大部分心理问题因子上得分显著较高,在生活满意度各因子上得分均显著较低;与农村中学生相比,城区中学生不仅表现出更高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的心理问题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而且其心理问题及与生活满意度也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崇拜对象多元,明星抢占头筹 时下,中学生的崇拜对象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据笔者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科研课题《中小学生责任行为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对乡镇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他们崇拜的对象有各类明星、教师、父母、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名人、自己等。其中崇拜各类明星者占58%;崇拜父母者占17.4%;崇拜老师者占7%等等。从这些数字中不难发现农村乡镇中学生的崇拜对象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并且与时代发展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一位研究员通过调查指出: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达到21.6%-32.0%。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度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只要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是能够得到及时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背景资料之一:  据湖南医学院对长沙五所初高中 1088名中学生进行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有 19%的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生。  上海市教育局、团委与心理研究部门合作,对上海 7所中学 70%的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测评,结果有 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据河北教育学院对滦县 6所中小学 579名学生进行的普查,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 18.48%,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级的递增,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问题,对普通中学100名中学生进行厌学感心理卫生测试凋查,调查显示,厌学比例占了14.5%,中学生厌学表现有两类,一类同学每天能按时上下学,基本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但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学习无动力、无目标,整天懒懒散散、松松垮垮,学习被动,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落后;另一类厌学者除了具有以上症状外,还表现在不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