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虚拟技术在展示性活动领域的深入应用,档案虚拟展览正在成为开发档案资源、展示传播档案文化的主流形式。本文分析了Web3D数字展示空间技术对档案虚拟展览多种技术融合、沉浸式叙事表达、绿色经济多平台交互的重构,并进一步从确保档案展品的全过程安全、实现策展全流程的规范化、细化展览效果评价指标等三个方面对档案虚拟展览的规范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档案部门开展红色档案数字叙事有利于保存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文章调研我国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后,发现当前我国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存在叙事素材孤立、叙事视角单一、叙事结构固化的问题,并从资源、技术和公众参与这几个要素分析了我国红色档案叙事现状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叙事外视角勾勒与内视角聚焦相结合、资源内容关联与聚合、突出沉浸式体验、以互动需求为叙事发展动力的实践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档案数字叙事凭借其沉浸式和互动性特点,使档案数字叙事用户与档案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空间中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情理共鸣。论文依据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互动仪式链构建的空间界限、符号焦点、用户群体、情感基础四个方面分析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运行机制,对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构建提供可行方案,最后对档案数字叙事仪式链进行情感能量分析。通过引导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中的情感积累,构建差异化的档案叙事互动市场,为档案利用与赋能提供理论方法,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记忆的视角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叙事化开发进行思考,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抗战记忆。首先,梳理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关系,阐述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的价值;其次,从叙事形式、主体、内容、结构、语言五个元素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以构建社会记忆为实践导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开发过程、丰富开发成果吸引用户兴趣的叙事化开发路径,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董韶华 《档案管理》2023,(3):12-13+16
借助档案叙事表达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本文通过阐释档案叙事理论,对档案机构在国际档案日活动中跨媒介叙事、重视叙事内容、拓展叙事空间等方面进行评析,并提出国际档案日档案叙事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叙事学”理论引入公共图书馆的策展过程中,建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让文献“活起来”的思想,结合国内外优秀叙事展览或有叙事元素的展览案例,对文献类展览的策展提出叙事化策略:从“故事阶段”着手,确立故事主题、故事主体和故事主线;再进入“话语阶段”,确定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述修辞。以期为解决文献类展览的传播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进行调研,并对10个省级综合档案馆数字叙事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档案馆在进行脱贫攻坚档案数字叙事时虽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仍存在重馆藏轻共享、重叙事轻互动、重规范轻主体、重时空轻情感的问题,针对目前脱贫攻坚档案数字叙事问题,提出基于用户需求,强化数字叙事水平;利用社交媒体,增强用户即时互动;丰富叙事内容,实现用户主体叙事;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沉浸式数字叙事。  相似文献   

8.
张哲 《档案管理》2023,(2):100-101+104
本文基于“元宇宙”情境,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民间艺术档案叙事策略在叙事理念、叙事逻辑、叙事维度、叙事体验的优化机遇,从技术、资源、逻辑三个方面建立了民间艺术档案叙事策略的优化架构,并从叙事逻辑、叙事起点、叙事维度、叙事引导、叙事体验等五个方面探讨应用路径,以期通过新一代的数字技术促进民间艺术档案资源的叙事性开发利用,从而更好的展现出民间艺术独特的艺术审美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龙家庆 《档案管理》2023,(4):66-68+72
数字叙事为红色档案叙事开发提供了优化可能,有助于立体多维地展现党史记忆、阐释中国精神。本文以数字叙事理论为指导框架,识别红色档案叙事开发场景,并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事技巧等四方面分析传统叙事开发的不足之处。同时,立足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优势,从叙事源头、叙事组织、叙事呈现、叙事创新等四方面提出红色档案的数字叙事开发策略:关注红色档案内容本身、有效使用数字媒介、应用多维叙事技巧、借助叙事创造知识。  相似文献   

10.
红色档案在线展览是档案叙事的具象形式,对其现状的明晰有助于明确在线展览的建设方向,发挥红色档案的应有价值。论文以46家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网站为调研对象,梳理红色档案在线展览基本情况,从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体验四个维度解析红色档案在线展览现状,进而从强化叙事连接、建构叙事内容、赋能叙事体验三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档案界出现的“叙事转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发展的思想、技术、资源、价值认知背景的基础上,借鉴叙事学的基本理念,剖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内在逻辑。以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为依据,解读后现代档案叙事对于档案中立性、档案叙事的权威、档案唯线性叙事和技术万能论的理论批判。并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基础上,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现实建构,包括档案叙事的文化诠释、档案叙事的全知视角呈现、档案业务流程的整体叙事化建构和社群/家庭/个人建档。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跃进。保存并宣传好脱贫攻坚的珍贵记忆和英雄故事,对展示发展成就、鼓舞人民精神、树立中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是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的重大使命。为此,可以从加强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宣传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转变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管理方式、强化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保障条件等方面,促进档案学视角下的脱贫攻坚记忆保存;从明确脱贫攻坚档案叙事导向、选好脱贫攻坚档案叙事题材、创新脱贫攻坚档案叙事方式、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叙事体系等角度,优化档案学视角下脱贫攻坚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对省级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三微平台的运用及档案文创产品的宣传推广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4I理论视角,依据趣味性、利益性、互动性和个性化四项原则,提出档案文创产品的新媒体宣传推广策略应注重趣味娱乐化宣传、利益精准化宣传、沉浸式互动宣传、个性差异化宣传等,进而提升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效益,助力档案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叙事性传播符合大众的认知模式,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文章对档案展览应用叙事性传播的原因进行探究,从结构叙事、文本叙事、空间叙事和互动叙事入手,遴选代表性案例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了拓宽叙事性传播的参与主体、丰富档案展览的叙事内容、创新档案展览的叙事形式的优化策略,以增强档案展览中叙事性传播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档案形成于国家各项实践活动中,是一项参与国家叙事的重要资源。文章首先对档案参与国家叙事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了分析,并从叙事内容、方式和情境三个层面探讨了档案参与国家叙事的维度结构。基于以上维度和国家叙事面临的实践困境,针对性地提出多维复合与议题贯通、场景建构与共情表达、平民视角与多元共构的推进策略,以期促进档案参与国家叙事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借助跨媒体叙事有助于提升档案馆利用红色档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跨媒体叙事理论在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过程方面融入档案叙事的可行性,以案例分析法梳理红色档案叙事当中档案机构在拓展媒介平台、延展叙事空间、活用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现有行动.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媒体叙事理论观照下的红色档案叙事优化策略:组织核心价值内容,搭建多元媒体矩阵,把握精准表达层次,保持连续文本,协调连续文本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数字叙事理论,以两个典型的抖音“书单号”为研究对象,力图分析内容生产者在短视频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数字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书单号”的短视频内容生产呈现出典型的数字叙事特征,多模态、交互式、沉浸式叙事已成为短视频图书营销的主要叙事策略,情绪共享、知识焦虑、成就动机的叙事策略为图书营销提供了基于情感、认知和社会的沉浸式叙事体验。由此,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在数字叙事环境下短视频对图书媒介的再媒介化过程。研究也表明,“书单号”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实践受到图书营销和平台商业文化的影响,其叙事空间进一步窄化,导致内容同质化、空泛化等传播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批判挑战思维、去中心化、多维叙事等特征,为社群档案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启示。社群档案作为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社群成员所形成的、记录社群历史的文件集合,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拓展档案工作职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动下,社群档案经历了主体认知变革、工作走向多元化、内容叙事化等发展变化。在当前国内环境下,应当依靠社群档案主体的主动构建,深入构建社群实践的各个领域,促进社群档案叙事体系的发展,最终达成档案记忆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认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群档案。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中国工业故事,打造中国工业遗产档案文化叙事品牌,为提振中国工业文化旅游消费注入新活力。在阐释文化场景和档案叙事理论的基础上,从叙事主题、叙事素材、叙事场景三个层面构建工业遗产档案资源叙事行动框架,并从真实性、合法性、戏剧性三个向度出发,嵌入空间叙事、互动叙事、国家叙事等理论体系,创设具有复合型体验和情感价值的文化场景助力工业遗产档案解码,以强化消费者的叙事理解和情感卷入,引导公众的消费倾向和行动意向。  相似文献   

20.
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效能、讲述中国红色故事的能力。本文通过阐释将叙事表达融入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现实价值,并辅以案例分析梳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中档案部门在叙事结构组织、叙事视角切换、叙事空间还原以及叙事体验优化中的现有行动。从树立核心理念精准把握表达层次、整合馆藏资源丰富表达内涵、融合时代元素创新表达形式三个层面入手探索优化策略,以弘扬社会正能量、扩大红色文化辐射范围与现实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