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发展史上,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外语文化的了解和对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都是弱项,而且在长时间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一直都是学生能够学好英语知识、了解英语深层所包含的文化意识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就行的格外的重要,也一定要注意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中的各种细节,使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推动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文化意识的概述阐述了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启杰 《学子》2013,(14):103
当今的世界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也是跨文化意识无障碍交流的世界。高中英语的教学者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责任,还承担着学生们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责任。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们做到英语文化、传统和价值的系统性培养。只有这样做,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才能说是拓展了其文化视野。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施行,要求广大的教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们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是英语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可以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意识,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本文将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从论述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从不同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探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对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习高中英语时,由于对外国文化的不了解,常常会犯一些有关这方面的错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知识要点,也要让学生了解英语中所含有的相应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识。本文重点阐述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车婷 《英语教师》2023,(4):155-158
阐述文化意识培养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将文化意识培养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提出教师应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目标,加强自身学习;深入挖掘教材文化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文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语言的差异性,平衡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建立本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朱平平 《英语教师》2023,(16):150-153
阐述文化意识的内涵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梳理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三中的文化主题语篇和文化意识目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5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为例,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中华文化主题语篇为素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引导,让学生了解汉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的内在差异,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梳理,并就如何渗透跨文化意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教学”的观念逐步深入和人们时英语教学的认识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将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时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