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概念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为中心对地理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内涵。文章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内容为例,探究基于大概念的地理单元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大单元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变革的必然趋势。针对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机械拆分、刻板标签、目标偏离等问题,本文通过澄清对大单元概念的理解,提出以“明确大概念—建构大情境—推进大任务—锚定大进阶”为路径来设计和实施大单元教学,优化教材结构,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逆向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理解为目标,与当前倡导的大概念单元教学不谋而合.文章对新课程复数单元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复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这一大概念统摄下构建逆向教学设计,重组复数单元内容使其进一步结构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理解.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新思路,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师要着眼于新课标、学生的真实学情,并围绕着学科大概念展开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打造系统化、科学化的大单元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境。文章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从“多维解读,提取单元大概念”和“立足整体,建设链式任务群”两个层面科学分析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确定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助力学生展开系统化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课改对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传统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繁、重、难的学习任务,迫切呼吁大单元教学途径。基于地理大概念重构高中地理大单元整合设计促使学生深化理解,提高迁移应用。本文以“地球上的水”为例,从整体把握确定大概念主题、统筹分析构建概念层级关系、分层设计明确各层学习目标、深化创新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自主建构重构思维模型以及关注过程注重表现性评价等六个方面开展教学设计,以情境为依托,构建教学框架。大单元教学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理教育引入“大概念”理念的初衷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整体观”.实践中,“大单元”被大量作为大概念教学的载体与媒介.需要避免的误区是,不能以大单元作为大概念内容确定的依据.大概念内容的确定需要基于科学(学科)的整体思考.这种确定依据需要是明确的,还需要有深厚的历史哲学思考与论证.大概念引入物理教学带来的启示包括:持续避免在教学方法与思想上“单打一”,不断追求物理教育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促进物理教育学术知识与研究方法论的进一步综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探索大单元教学,以“电路中的物理模型”为主题建立大单元,以“物理模型”大概念为统摄中心,在学科实践活动中重构“电路中的物理模型”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结构化;在基于大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初中物理模型教学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以大概念为统领的单元教学对高质量的化学课堂生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对大概念的内涵理解,分析了基于学科思想本质、围绕课程标准、依据核心素养提炼大概念的途径,并以“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以大概念为统领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化学观念,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站在更高角度、以更宽视野对学科本质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何轶  时怡  郑越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39-142
“双减政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是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双减”不是降低教学质量,是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从课堂教学中培养思维,提高能力,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围绕“如何打造特色化学优质课堂”,通过提炼化学核心大概念进行大单元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以大概念统领具体知识,使知识结构化、促进学生由“知”向“能”转化。  相似文献   

10.
逆向设计是一种基于“理解的设计”的教学思想,本文聚焦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立足实践,探寻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大单元作业设计路径,凸显“以终为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理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的视角出发试图厘清“大概念”“概念性理解”“任务群教学”“大单元教学”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如何从学生立场出发设计与实施“任务群教学”“大单元教学”。其基本观点是:“任务群”“跨学科”“项目式”“大单元”“大概念”“概念性理解”的教学设计及其教学,不是不可为,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思考如何为,万不可瞎作为,乱作为。关键是要基于“大概念”“概念性理解”设计教学目标确定,让其成为学习行动指南以及评价反馈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要让目标成为联系学习者和老师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借助“大概念”统领单元教学。一方面,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可以突破单篇教学的“碎片化”模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另一方面,通过理解学科大概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学科大概念指的是以学科核心内容与教学任务为中心,将学科关键思想、重点内容联系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将“学科大概念”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单元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序、清晰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在课堂中把握单元教学核心内容,加强核心内容与学科元素之间的联系,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辅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活提供支持。一、学科大概念及其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4.
信息科技大概念对大单元整体教学起着全局引领作用。本文以信息科技大概念视角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开发带显示屏的专属机器人”项目串联Python的基础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实践、内化为自我知识,教学实践过程重在发展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特别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计算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大概念视域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以“大概念”为关联点整合学习经验,积累语言,提升审美和思维水平,理解传统文化,进而破解文言文教学的常见难题。具体包括:综合课标、教材和学情等因素提取大概念;紧扣大概念设计单元目标;结合大概念解读文本、精选知识以确定教学内容;在评价设计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迁移能力;在过程设计中,注重创设情境和任务来引导学生关注“意”“法”间的关联,深读文本。  相似文献   

16.
结构化是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教学为例,在大概念统领下,基于对化学变化的结构化理解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燃烧概念为中心进行知识关联的结构化,以大概念提炼为基础强调认识思路的结构化,以核心观念为引领促使教学过程的结构化,从反应现象、条件控制、能量转化、应用价值、合理调控等方面进行结构化教学的研究,为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少而精”的大概念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与航标,大概念教学指向知识迁移的深度学习,能有效破解学生耗费大量时间用于识记庞杂且零散的学科知识的困局。研究认为:“大概念”的理解与迁移需要以“大单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需要以“大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活动,也需要以“大情境”作为教学与评价的双重载体。在此理念指导下的生物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可基于系统性思维和广角度视野,依托“五定”的路径展开,即“定核心:确定大概念,绘制概念网络;定目标:基于大概念,设计教学目标;定任务:围绕大概念,构建情境任务;定评价:指向大概念,组织教学评价;定结果:揭示大概念,开展反思学习”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国家相关部门颁布20门普通高中课程大纲,第一次采用“大概念”来统一所有科目的教学,并以“大纲”为中心,推动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大概念在单元的中央,它是单位的“锚点”。课程目标确立、核心任务设置、资源选择、实施过程、评估实施等都要以大概念为中心,课程框架与核心任务都应该依据大概念设计。尤其是对统编版的语文教材来说,其教学大纲强调了单元的构思,而对大概念的认识和应用,也把握住了单元的基础架构和主线,抽取了内部的原理和主题,从而构成了一个专业的概念,也就是懂得何时、何地、为什么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来处理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大概念的引导下,与单元的主题相联系,完成整个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9.
甘仲梅 《考试周刊》2024,(21):74-77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和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入大单元教学将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和持久的数学认知结构。文章简要概述了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分析了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本研究将“图形的测量”视为一个大单元,提出大单元核心概念,确定大单元核心问题。探索“图形的测量”大单元教学整体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芬 《新教师》2023,(1):44-45
“大概念”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将素养落实到教学中的锚点,能融通庞杂的知识,实现结构化学习。以单元“大概念”为统领,用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看教材,明晰单元学习目标。基于教材和学情挖掘“深度学习点”,把握核心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着力于关键处、困惑点。通过研读与重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迁移,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