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感悟701:好的儿童教育一定是以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为需要。英国学者研究提出,儿童主要的需要是爱及安全、新体验、赞扬和认可、责任感等等。儿童教育要回到儿童生命本身。如刘慧教授所说,回到儿童的生命特性中,主要是回到儿童的生命需要、儿童的天性和儿童期生命发育特性之中。  相似文献   

2.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其关注的主题由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了人自身,转向了人的生命及与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生活。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野来审视当下的儿童教育,发现儿童教育忽视了儿童生命的价值,并带有很强的教育功利性。提出教育要尊重儿童,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其关注的主题由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了人自身,转向了人的生命及与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生活.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野采审视当下的儿童教育,发现儿童教育忽视了儿童生命的价值,并带有很强的教育功利性.提出教育要尊重儿童,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感悟701:好的儿童教育一定是以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为需要。英国学者研究提出,儿童主要的需要是爱及安全、新体验、赞扬和认可、责任感等等。儿童教育要回到儿童生命本身。如刘慧教授所说,回到儿童的生命特性中,主要是回到儿童的生命需要、儿童的天性和儿童期生命发育特性之中。教育感悟702:男孩危机的实质是教育危机。一般来说,男孩具有运动优势,也有高于女孩的运动需求。  相似文献   

5.
生命哲学是一种非理性的哲学思潮,它比较关注体验、理解、直觉以及人的生命和生活等.生命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超越,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儿童的生活体验,让儿童在教学中自由和谐发展;重视儿童创造性,让儿童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培养儿童直觉意识;以儿童生命发展为本的多媒体教学观.用生命哲学的视角对当前我国学前儿童教学的目的、过程、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思,无论对幼儿教学事业的发展还是幼儿自身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涵化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儿童有着内在精确的成长时间表,其生命的成长过程是儿童按照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所展开的绵延创造过程。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相一致,教育才能发挥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作用。然而,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教育陷入了对"科学的时间"迷恋中,这导致了现代儿童教育因一味追求速度、效率和功利性结果最大化,而遮蔽了儿童生命的价值,阻碍了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为此,基于对生命"真正的时间"的理解,确立尊重儿童生命"真正的时间"的教育时间观成为了现代儿童教育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主张学习的主体是儿童生命自身,承认儿童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出学习是生命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生本教育认为阅读是儿童生命体和知识生命体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悟感展开与感悟生成的过程,而正是通过感悟,儿童生发了原智、原德和原美,儿童的生命得以自我成长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个体生命特性是生命内在价值的主要体现,对生命内在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为儿童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生成性思维体现对个体生命之生成性的关注,具有关注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创造、尊重生命差异、强调生命关系的特点。面对"未成熟状态"的儿童,关注个体生命之生成性有助于遵循其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秩序,引导儿童追求幸福生活,符合儿童生命的成长诉求。生成性思维视阈下的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生命完整过程,帮助儿童实现生命觉醒;重视儿童生命创造,尊重儿童生命差异,对儿童饱含教育期待;基于主体间生命关系,引导儿童走向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10.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以3—6岁幼儿为教育对象,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疫情时提出了“要把人的生命和安全摆在至高无上位置”的重要思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对幼小的儿童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生命化课堂是以教育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等生命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教育目标,顺应生命的整体性、现实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成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性,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课堂氛围,进行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2.
课堂应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作为主体的精神交流的场地,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助学课堂",通过自助、互助、师助开展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既学会关注对话也学会自我反思,数学文化修养、学习品质得到提升,儿童数学教育得以彰显出生命气象。  相似文献   

13.
牧式教育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教育认知及教育生态,旨在唤起儿童的生命自觉,让儿童在自然、自由和自为的学习认知中充分发展、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4.
廉雪华 《快乐阅读》2011,(18):84-86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英语学科也应承担起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生命价值的重任,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发掘生命的创造性、凸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幼小衔接期教育,即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初期的儿童教育。幼小衔接期教育需要以儿童生命为本、回到儿童生命之中、关爱儿童生命;表现为尊重儿童天性、满足儿童需要、读懂儿童表达。幼小衔接期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观察儿童活动,读懂儿童心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规则意识;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发挥衔接工作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有别于中学、大学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之"本",就是儿童的言语生命。言语是人的存在决定的一种意识,是人的生命特性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充分发展。言语的生命性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原则表明,话语与意义的关联性生成意义联结。在学习情境中,儿童自觉将新的组块信息与自身记忆中的信息组块建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的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人的生动、主动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理应菩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飞扬起来。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不断延续、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不论是自我实现、自我尊重或是自我要求、自我反省,其意义都是建立在对生命的认识和肯定上。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言语习得具有很强的情境色彩。他们在情境中会因为情感的驱动而自我、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言语系统,获得言语生命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依据文本和教学的目标,建构起适合儿童言语习得的情境,即以情境建构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组织儿童学习,能够在资源、内在需要和学习能力方面为儿童言语系统的自我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不断延续、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不论是自我实现、自我尊重或是自我要求、自我反省,其意义都是建立在对生命的认识和肯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