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裂缝     
何处筱 《同学少年》2012,(12):48-49
落落,真名赵佳蓉,知名青春文学作家,"最世"签约作家,《文艺风象》杂志主编,《最小说》别册《ZUI Silence》文字总监。因擅长写校园青春小说,有"校园女王"之称。代表作有《年华是无效信》、《尘埃星球》、《须臾》、《不朽》、《剩者为王》《、千秋》《、万象》等。  相似文献   

2.
“须臾”一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多次,但对它的词性认识存在争论,一直不很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语句的分析与理解,阻碍了对古文的学习与认识。《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将它归类为“时间副词”,笔者认为不妥。现作初步探讨,敬请方家指正。先看几个典型例句:(1)(吾)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谓语)(2)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定语)(3)须臾,客去,予亦就睡。(《后赤壁赋》,状语)(4)须臾,(云彩)成五彩。(《登泰山记》,状语)(5)(沛公)坐须臾,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补语)(6)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暂,不久也。”为一表时副词。古人对时间的体察细微,语言表述精严,且个性鲜明,使其表“暂”之词语甚多。现录其要者如下。瞬:晋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一瞬、须臾互文。一瞬犹须臾,均极言时间之短暂。瞬息: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序》:“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瞬息已尽,指一眨眼、一呼吸就结束了。倏:晋潘岳《射雉赋》:“栎雌妒异,倏来忽往。”倏来忽往,即倏  相似文献   

4.
读书看报时,常见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这些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它们到底有多久时间?它们之间是否有差别?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梵典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在《僧之律》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即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或24万个“瞬间”,12千个“弹指”,30个“须臾”。再细算,一昼夜有86400秒,那么,一“须臾”等于2880秒(48分种…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     
‘须臾’是多久?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写道:‘行者取了钵盂,纵起祥光,你看他斤斗幌幌,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课本注‘须臾’为‘一会儿’。《鸿门宴》中也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之句。这‘须臾’,《容斋随笔》中有明确概念。不过有两种说法,一说为二小时廿四分钟,一说为四十八分钟。第一种说法来源于《新婆沙论》和《毗昙论》。《新婆沙论》云:‘六十怛刹那,成一腊缚,二十腊缚,成一牟呼麦多,三十牟呼麦多,成一昼夜。‘据此可知,  相似文献   

6.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对恽代英《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中的“千秋”一词注释为:“这里是不朽的意思。”笔者认为不妥。“千秋”,《辞源》有六解:(一)一年有一秋,千秋即千年,形容岁月长久;(二)祝寿的敬词;(三)婉言人死;(四)药草乌头的别名;(五)县名;(六)秋千。《辞海》有二解:①谓年代久远;  相似文献   

7.
张大千于1924年扬名秋英会的一段历史因有张大千的口述为证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新发现的《张大千、张善孖、钱瘦铁等合绘秋菊图》显示,秋英会雅集的时间为1928年11月(阴历九月),这与张大千晚年的口述并不吻合。《申报》先后刊登的数篇秋英会雅集的文章《秋英会之宴》、《餐英盛会记》及《秋英会读画记》,以及其他与张大千的口述有抵牾的史事亦证实:张大千扬名秋英会是1928年,并非1924年。  相似文献   

8.
晋代陆机的《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唐代白居易的《和梦游春》“愁恨僧祗长,欢荣刹那促”,宋代陆游的《剑南诗稿·丈人观》“一念之差随世纷”,毛泽东同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等诗词中的“须臾”、“一瞬”、“刹那”、“一念”、“弹指”,一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杂志上渡过这样一个案例:作者听过的一节六年级《最后的姿势》一课,这节课教学过程很顺利,学生几乎是对答如流,上课教师感觉也很好。课后,作者找了三个学生交谈,问:“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我懂得了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四位学生,他真伟大。”“我懂得了谭千秋身上充满了爱与责任,他的灵魂很美。”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0年第1期刊载《澳门赌王何鸿粜》一文,在讲述赌王何鸿粜善于用人时评论说:“关国五星上将布雷德利评价越南战争时曾说过:美国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套用这一句话.何鸿粜的成功之处,是他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用了最恰当的人.做了最恰当不过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1.
“一刹那”是用来形容时间短促的名词,一般认为是“瞬间”的意思。那么它到底是多长时间呢?这个词语原本来自古代印度。根据古代《僧只律》的解释:“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以此与现代时间单位进行比照,那么一刹那只有0.018秒,一瞬为0.36秒,一弹指为7.2秒,一罗预为144秒,须臾为48分钟。因此可见,“一刹那”是如何的短促。“一刹那”是多长时间@李存劳!陕西岐山县安乐镇槐树湾  相似文献   

12.
“刹那”,是梵语 ksana 的音译汉字,是个单纯词,义为时间极短。据佛经《僧祗律》载:“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间,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我们知道,音译词这种单纯词,不能把其构成词的字单独用来表义,只能合成一个词整体表义。“刹那”只能整体表示一个时间概念,而不能单用某个字或用某个字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由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大学、衡阳市委市政府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影《最后一课》成功地与观众见面。它是以全国“双百”英模谭千秋事迹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影片。这是第一部将“双百”英模搬上银幕的影片,也是全国第一部教师题材的抗震主题影片,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用到一些表时间的词语,如“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一查,得到以下解释:  相似文献   

15.
张萌 《八小时以外》2010,(11):34-39
2005年,斯蒂芬妮·梅尔出版了《暮光之城》第一卷,几周后即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此后几年间,每一卷的出版都标志一个新的热度。而2008年,《暮光之城1:暮色》上映,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吸血鬼"流行狂潮,将"暮光现象"推向一个新的峰值。到2009年《暮光系列2:新月》上映时,一个有趣而怪诞的现象出现了,一边是素来对美国电影市场颇具影响力的影评人恶评如潮,一边是观者如云,其狂热令美国媒体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疯狂"、"歇斯底里"的字样。2010年6月30日在北美首映的《暮光之城3:月食》更是在上映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狂卷一亿多美元的票房,其势头恐怕只有《哈利波特》系列才能与之媲美!种种迹象表明,"新吸血鬼的时代"已经到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风潮可谓全球性的,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中国,吸血鬼好像一下子打破了原先的"宗教、西方传统"的壁垒,成为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的"全球通吃"的文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1日,湖北《恩施日报》有一篇写利川市普九攻坚的专题报道《千秋基业看教育》,文中报道了当时以梁远森为校长的利川市毛坝乡清水小学在普九工作中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清水精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房德邻一、康有为疑古思想的要点康有为的疑古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中。《新学伪经考》刊行于1891年,是康有为在他的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的协助下编纂的。这部书共14章,其主要内容,梁启超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几个句子:“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瞬间。心头涌来一种奇异的感觉。”(《温馨的风》)“就像在前线战斗将要打响以前的一刹那。”(《挥手之间》)毛泽东词《水调歌乐·重上井冈山》中有“弹指一挥间”句。这里的“须臾”“弹指”“瞬间”“刹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46页说:“1937年.100元钞票能买两头牛,到1947年,连一盒火柴都买不到。金圆券形同废纸,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彻底崩溃。”本段开头又介绍:“1948年,国民政府公布《金圆券发行办法》条例。”两者单从时间看。就自相矛盾,1947年使用的法定货币是法币,当时国民政府还没发行金圆券.怎么就形同废纸呢?  相似文献   

20.
荡秋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竞技游戏。据载,这种游戏始于汉武帝时,语出宫中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义,故日千秋。汉代辞赋家王延寿曾作《千秋赋》一篇,以记其乐。宋朝诗人黄庭坚亦写过“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都是把秋千称作千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