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写作教学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生活,这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可以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写随笔,写“放胆文”,然后再进行审题列纲、谋篇布局等写作技能训练,构建独立的、完整的、可供操作的写作训练体系,并且建立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评价体系,将写作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教师和学生、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对教学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以写作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教学的主体性和素质教育质量的关系,并就如何提高写作课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写作课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有激发灵感,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等超越其他课程的优势,发挥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此,应用文写作课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课,还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视角探讨应用文写作课考试改革的问题,对影响考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应用文写作课考试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德育渗透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写作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但由于课时少,学生基础薄,在有限的两个学期共一百三十多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内,要达到能写各种文章的教学目的,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通常情况下,为了“强化”写作技能,学校总是采取补课的形式来企图达到目的。可是这种增加学生负担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显然是素质教育的大忌。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三个“面向”决定了我们必须走素质教育这条科学、正确的教学之路。只有搞好素质教育,教育事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古往今来,无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要从基础抓起。而语文是个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教学的重点,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来说,更是教学难点之所在。所以,“怎样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便成了所有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和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通过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和创新与实践,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小小的经验。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指导和训练,促使其逐步提高。一、鼓励法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兴趣不浓等情况,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其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而又很简单的题目以唤起学生写作兴趣,使其能凭借自身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到写作中,鼓励他们说出想说的话,写出想写的事,激起他们写作欲望,培养其成就感,从而树立“我能写好”的信心。如作文课上我问:“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出有时是圆的,有时是缺的等等。于是我再问:...  相似文献   

7.
一、以生活为本源,感悟生活作文大凡教师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源头是活水之源,活水是源头之续,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为本源。教育部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为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深意明了地告诉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作文教学创新模式,学生作文该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我们的人,我们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身的衣、食、…  相似文献   

8.
杨晓华 《阅读》2014,(48):9-10
<正>关于语文课本上的选文,叶圣陶有一个著名的观点,那就是"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是学习语文的例子,是学习如何读、如何写的例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站在素质教育的广阔背景之下,深刻理解叶老的这句名言,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的范例功能,提高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课文是引导学生观察世界的范例课文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会根据写作的目的,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观察世界,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选取特定的内容。这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教学中,通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掌握基本理论,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习写作技巧、了解写作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整个过程,体验性感受写作,从而主动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写作是教师公认的最难教、学生公认最难学的课程内容。毋庸置疑,在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中,学生写作能力差俨然成为最令教师头疼的问题。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克服传统英语写作教学弊端,改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素养是当下高职英语教师持续关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在新形势下,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面临困境,并探索了写作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写作课教学双边活动中,较之于单纯的理论教学,教学中的教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写作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地、自主地、自由写作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写作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考察了国外的作文教学,认为在写作训练中重视观察、思维等能力培养,重视写作兴趣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重视写作与生活的"联结"、与各科教学的"联结",是一个重要趋势.这实际上体现了"综合教育"、"素质教育"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作用,阐述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必要性,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有效策略展开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作用、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必要性、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 ,目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之所以长期以来迟滞不前 ,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写作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 )教学任务繁重 ,批改作文流于形式 ;(3)写作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 :(4)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差 ,缺乏活学活用 ,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教学中 ,除了要保证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加大练习强度及阅读量以外 ,教师的正确指导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迅速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传统的成果写作法,过程写作法将写作过程变为学习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在成人英语写作课中实施过程写作法的教学实践证明,过程写作法适合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对教学的满意度都有很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出自己的看法,从“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写作;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写作;变换文体,指导学生写作;联系生活,拓展写作空间”。四个方面并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力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少学生仍将“应试作文”、“奉命作文”作为写作实践的主旋律,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挖掘潜在的创作欲望,有意识地进行“动机作文”、“兴趣作文”。由于缺乏写作的激情和动力,不少学生的写作状况便“每况愈下”,写作水平“江河日下”,对写作的态度便不知不觉有了“深恶痛绝”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结果教学法与过程教学法的共同缺点是教师主宰写作教学全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合作写作是解决大学英语写作诸问题的关键.合作写作是写作教学双方全体、全面和全过程的合作.合作写作实现了师生角色与地位的最佳定位,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实现合作写作需要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更在于创新。但不管怎样创新我们都必须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却有着自已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怎样来贯穿这个“农”字呢?笔者认为:一、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构建合理可行的写作教学模式和写作评价方式,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探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依托网络,让写作教学走入课堂,从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知识的层面出发,开展多元化的写作教学,在作文评价中践行多元反馈机制,以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