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贾卉 《河南教育》2004,(7):13-13
目前,社会生活中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家长把社会生活中的竞争过早地转移到孩子身上,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注重知识教育,而把对孩子的品德行为培养和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一边。在生活上,常常是父母的“包打天下”。尤其是聋孩子,因为他们是“弱苗”,便格外受到家长的细心照料。在笔者所在的盲聋哑学校,有的五年级的聋  相似文献   

2.
章剑和 《中国德育》2005,(6):52-52,80
有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其中一个老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树苗浇水。而另一个人一等到树苗成活,就来得很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把,不浇一点儿水。过了两年,两片胡杨树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天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老人种的树几乎都被风刮倒,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另一个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和树叶。问其原因,那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  相似文献   

3.
张可创 《中学教育》2005,(12):52-53
关键词一:独立 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父母就认为孩子应该走向社会,而不希望他们过分依赖自己。  相似文献   

4.
5.
有两位老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其中A老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树苗浇水。而B老人等到树苗成活,就来得很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把,不浇一点儿水。过了两年,两片胡杨树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天卷起 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人们惊讶地发现:  相似文献   

6.
有两位老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其中A老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树苗浇水。而B老人等到树苗成活,就来得很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把,不浇一点儿水。过了两年,两片胡杨树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天卷起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人们惊讶地发现:A老  相似文献   

7.
石响 《云南教育》2008,(5):47-47
学校或班级,向来对潜能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管理有所放松,致使一些好学生反而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9.
《家教指南》2004,(10):33-33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比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多;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专家告诫: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相似文献   

10.
11.
周云 《幼儿教育》2001,(2):41-41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种个性品质。独立性对于孩子健全发展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以下做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1.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试着做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这时父母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变化,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让孩子获得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比如孩子要  相似文献   

12.
13.
卫宏 《家教指南》2005,(10):51-52
1992年8月的一天,李得林和钱秀英夫妇终于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夙愿——用3000元从人贩子手里买来个四川4岁男孩王颐东,结束了他们没有儿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15.
什么是责任?通俗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根据他所扮演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尽心尽力地履行了他应尽的义务,他就尽到了责任。本期刊发的“教育狂人”任庆文的教女事迹,就很好地注释了作为一个合格父亲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应负的责任。任庆文的家教方式是一种开放型的家庭教育。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他想方设法让女儿接触自然、感知社会,使孩子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长知识、增才能,让孩子无论是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都高出同龄的孩子。我们说,任庆文尽到了一位父亲在教育子女工作上应尽的责任,因为他尝试了一种独立性很强的教育,重在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关欣 《家教指南》2005,(9):19-21
一位拥有5百万家产的单身母亲,不让她的独生儿子享清福,而是想方设法将其逼出家门。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陈安云 《现代家教》2002,(11):20-20
依恋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情感表现,是儿童寻求企盼与另一个人保持亲密接触的一种倾向。它源于孩子对抚养、照顾、关心、爱护他的人的一种安全感、信赖感,和由此产生的亲情需要和体验。一定的依恋对儿童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及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它有利于诱导一个人的信赖感及自我信任。而过度的依恋则是一种病态的情绪反应,它主要表现为孩子不愿离开他所喜爱的人或物。一旦与他们分离,便会出现哭泣、吵闹、闷闷不乐、少言寡语、与其他人疏远等与日常反应异常的行为,以至于身体感到不适,出现头痛脑热等生理症状。这一切不仅影响了儿童正常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农村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多数孩子在家娇生惯养。有些父母,孩子都上高年级了,还给孩子穿衣脱袜,叠被洗刷,逐渐把孩子宠成了“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私任性,懦弱懒惰,形成了致命的弱点——生活智慧匮乏,社会应变能力差,个性压抑扭曲,成年后在许多方面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理,限制自我的发展。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教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增强其自立能力。在孩子自己动手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对以后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