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陈强 《新闻世界》2011,(6):129-130
《大公报》于1934年成功创办了《史地周刊》,并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地教育变革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该专刊为读者提供了自由发表学术观点的空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唤起国民爱国意识;阐述变革史地教育观念与方法的现实意义,为中国近代史地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广宁 《新闻世界》2011,(12):140-141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众舆论一类的事物。”这一空间是对所有公民开放的,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表述开口发表观点。张季鸾先生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报纸应为公共论坛”。这一观点似乎与哈贝马斯的公共舆论领域不谋而合。张先生重视舆论,《大公报》以他的言论而著称。本文试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观点的基础上对(《大公报》如何建构公共论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欧美国家的报纸有“质报”和“量报”之分。前者主要面向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界,以高质量和高品位取胜;后者则注重娱乐性和趣味性,以吸引普通的民众。质报的销数虽然往往比不上量报,但舆论影响力却为后者所不及。像《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就是西方有代表性的质报,也是人们公认的舆论重镇。  相似文献   

4.
近代公共领域的扩张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报纸媒体角度考察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扩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报纸媒体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大公报》通过对阅报社、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天津普通体育社这三个社会团体活动的参与,对近代社会的民智启蒙和救亡等时代主题的宣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佩佩 《今传媒》2012,(8):106-107
《上海戏剧》于1959年10月创刊,1964年曾被迫停刊,早期《上海戏剧》以政治为导向,以促进戏剧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并以此为编辑方针。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早期的《上海戏剧》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编辑重点有所不同。而这一时期的《上海戏剧》还重视群众的参与,在版面和栏目编排上突出戏剧特色,体现戏剧专业性,并坚持介绍其他地区的戏剧创作和国外的戏剧理论和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湖南《大公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自己的舆论思想观点,并以此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近代报纸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是研究新闻出版史、思想史、文化史、经济史极其重要的原始资料。文章以民初长沙《大公报》为个案,探讨报纸与舆论的关系,并重点阐述长沙《大公报》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壮大起来,成为民国时期湖南魅力持久的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8.
张靓 《新闻世界》2012,(7):193-194
本文通过对《大公报》构建公共领域条件的分析,探讨张季鸾是如何站在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立场针砭时弊,批评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从而构建了《大公报》的公共领域的,并且指出了《大公报》构建公共领域的经验给现代传媒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转型期的语境中,中国传统戏剧或像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一样在人类的文化行程中驻足?或以何种姿态伴随着历史的脚步而同行?齐建华先生的《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行程》(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以下简称《行程》)从戏剧文化学的角度对此作了精彩的论述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汤菁 《新闻世界》2011,(7):156-157
本文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例,回溯特殊的历史时代下,近代文艺报刊从文学走向政论的转变,由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对比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并提出了这类似"公共领域"的报刊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余迎  刘文君 《新闻世界》2011,(7):147-148
本文从《申报》和《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结合它们的办报理念,比较两报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王晓宁 《传媒》2018,(1):77-78
本文分析了朗诵诗的兴起、发展与壮大的历史进程.同时,分析了《大公报》的副刊《战线》在朗诵诗和诗歌朗诵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朗诵诗的出现,既使《大公报》副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也反映了其紧密关注时代,注重以文艺形式触摸现实、接近民众、影响舆论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3.
从《大公报》看民国传媒公共领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传芳 《新闻世界》2011,(6):125-126
新记《大公报》秉承"四不主义"原则,发挥着媒体所特有的公共话语权的作用。它的一些理念和实践对当今新闻界有哪些启示?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大公报》作为中国中间势力的舆论代表,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她本着“言论报国”“、新闻救国”的办报志向和“文人论政”的办报信条,拥戴国民党蒋介石为国家中心,积极反苏反共,对国民党又骂又帮。“七七事变”爆发后《,大公报》本着“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原则,义无反顾地成为“百折不挠的主战派”,公开主张“和日阀撕拼”“、打到日本服输认错,悔过自拔”。整个抗战期间《,大公报》为共赴国难,曾经5次搬迁,天津、上海、汉口、香港、桂林等馆的资财设备,全部委弃,历尽艰险,没有在敌人统治下办过一天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5,(11):72-72
一群舞者手持空的矿泉水瓶,疯狂地在地板上敲打出可怕的整齐节奏,一个男演员被象征蛛网的透明绳索捆绑在舞台中央.猛烈挣扎.背景声铿锵有力……被人们忽略的易拉罐、小广告、垃圾等在《蛛网》中成为“主角”表现出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后精神疾病的夸张,以及各种现代疾病使传统文化受到的扭曲。  相似文献   

16.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6,(2):105-109
1921年5月,由民众戏剧社编印、中华书局发行的《戏剧》月刊在上海诞生。到1921年10月,该刊第一卷出了六期。1922年,民众戏剧社中心迁往北京,改名中华戏剧协社,《戏剧》月刊在京继续出版第二卷,共四期。前后一年,共计十期。时间虽不长,但在中国早期戏剧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一书。汪、沈联手发起民众戏剧社话剧于晚清时传入中国,那时称新剧,民国初又叫文明戏,曾经盛极一时。一大批带有革命思想的剧目,成为辛亥革命时期民众有力的宣传鼓动武器。但以后其内容日趋狭窄,连较严肃的家庭伦理剧也越来越少,代之以迎合小市民低级趣味的滑稽和古…  相似文献   

17.
18.
谢菊 《大观周刊》2013,(9):83-83,96
由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所呈现出的舞台艺术表现力,将艺术探索与商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出现与成功,让人们看到当下小剧场戏剧更好地发展的希望,也给当下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谢建辉 《新闻爱好者》2011,(18):134-135
戏剧冲突是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双方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等围绕着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契约"展开情节。安东尼奥等人和夏洛克矛盾的激化,把剧情推向法庭审判的高潮,而鲍西娅的出场,以欲擒故纵之法,分三步降伏了夏洛克,使作品的中心得以突出。  相似文献   

20.
《大公报》是一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在报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具研究价值。今年正值《大公报》创刊110周年,本文对于百年《大公报》的历史演进过程做了粗略梳理,进行了关于《大公报》的学术史回顾,介绍了《大公报》的基本情况,历史及现状,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后续的研究空间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展示《大公报》这份百年大报的绝代风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