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晋馥 《新闻战线》2022,(3):102-104
移动终端是新媒体产品的主要呈现载体,新型主流媒体积极生产综合了网络表达独特性和新媒体传播互动性的新媒体产品。其产品通过“共情”向用户传递价值,用户通过“参与”对新媒体产品进行反馈,体现新媒体互动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社交化产品成为新势力的当下,移动社交化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要特征。新媒体通过充分挖掘用户个体和社群价值,以信任和人脉为核心有效进行产品和平台推广。移动社交化成为媒体融合发展中实现万物连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新媒体发展逐渐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趋势,受众接触媒体习惯和媒体产品呈现较大的改变。移动客户端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广电媒体纷纷开办移动客户端拓展传播渠道,作为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提高节目传播力的有效平台,延伸传播价值。广电媒体移动客户端大多处于投入阶段,在内容生产流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上存在相关问题,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拓展个性产品和服务,创新运营模式,理顺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移动新媒体的普及使人们与数据的勾连不断加深,人们在网络上的自我呈现也更加立体多元。本文基于移动新媒体上的功能场景对用户自我呈现的主动性与被动性进行探讨,并得出: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交性功能场景中,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拥有更多能动性和选择空间;在以音乐平台、外卖平台等为代表的实用性功能场景中,用户的自我呈现受到了商家利益、算法技术等因素的支配而略显被动。最后对数据过度连接造成的隐私泄露与社交倦怠等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导致阅读的终端和场景都发生了变革。在此背景下,新闻产品的呈现形态也随之改变,可视化新闻产品便是其中一种。本文通过对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104期可视化新闻策划进行编码分析,从新闻议题选择、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呈现形式等数据指标中勾勒出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可视化新闻产品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的建议。笔者认为,如网易新媒体实验室能从内容、平台、技术三大方面发力,打通行业壁垒,进行跨行经营,其在未来的传媒行业竞争中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正>上期专栏我们提到,移动端进行数据新闻可视化策划时,需要在整个专题的产品构思环节综合考虑产品设计和页面交互。包括根据内容构思好每页信息编排和交互逻辑,以最大程度地突破移动端资讯阅读的局限,让巴掌大的手机屏幕把新闻可视化呈现得逻辑好、有内涵、容易读还有趣。除了产品层面的构思和优化,这其中扮演画龙点睛作用的,是新闻选题要有  相似文献   

7.
杨明珠 《出版广角》2019,(12):58-60
《湖湘英烈》是湖南日报社打造的一个新媒体品牌栏目,该专栏依托“新湖南”客户端,以图文、视频、H5等多媒体形式,讲述感人至深的湖南先烈故事,弘扬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不仅激发全国人民向英雄致敬和向英雄学习的情怀,也体现了“新湖南”作为党报移动端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湖湘英烈》充分挖掘湖湘英烈的史实资源,打造内容鲜活的融媒产品,形成了较大的传播影响力,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昌羿 《新闻前哨》2022,(21):18-19
<正>现今,各大新闻媒体都在新媒体的呈现方式上大胆创新,原本只以图文、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新闻报道,在加入交互形式后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极大增强了新媒体产品的传播效果。在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新闻报道中,优秀的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互动方式多种多样,而其中一种新兴的趋势,就是借鉴时下流行的互动电影交互方式制作新媒体产品,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产品出现并快速发展。媒体产品的扩张与转型,需要以对产品价值的挖掘为基础。新媒体产品如何产生价值、如何发挥价值是媒体研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新媒体产品的经验做出规律性总结,有助于为新媒体产品的下一步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2015,(4):5
<正>重庆广电集团新媒体互动电台客户端于12月上线测试,该项目依托广电集团现有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和电台播出管理系统,以"新媒体互动电台"客户端为载体,观看音视频互动直播并享受各种在线服务,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启交互式音视频全媒体社交模式。分析人士称,该产品具有两大重要价值。一是保证后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来袭,传统出版业受到冲击,不少出版社开始向电子阅读进军,但盲目转型,开发相应的移动应用程序不仅耗费财力和人力,还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弄巧成拙。微信作为新媒体移动终端的一种代表,集合了新媒体即时快捷、呈现方式多元等多项优势,而且成本低廉。本文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探究将微信这一新媒体作为纸质出版物的辅助工具,在内容策划、宣传推广等方面如何帮助纸质出版物向新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2.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人民网“人民现场”专栏是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转型的重要尝试。本文基于场景理论,以“人民现场”专栏为研究对象,探析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的场景呈现、场景连接及场景服务的传播策略,并针对新闻发布会场景建构中的不足,从技术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交层面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普法栏目剧》自2011年4月18日开播以来,以形态生活化、内容平民化、事件真实化为其主要特征,在生动普法、威慑犯罪的同时教化群众,保持着高收视率。本文通过对该栏目剧的人物分析,探讨法制电视栏目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差异化呈现及其内在的建构机制,以期为如何更好地在普法栏目中塑造和呈现不同阶层人物提供借鉴,并进一步丰富相关媒介形象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尹哲 《档案时空》2015,(10):30-31
一、移动新媒体的定义 移动新媒体是所有具有移动便携特性的新兴媒体的总称,包括手机媒体、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SP、移动视听设备(如MP3、MP4、MP5)等.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是当代媒介融合趋势以物化形态呈现出来的媒介终端,为了与一般新媒体相区别,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将其统称为“移动新媒体”.  相似文献   

15.
姚萌 《新闻传播》2023,(15):67-69
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时代接连推动了媒体受众阅读习惯和舆论沙场战法的深度革命,给媒体行业带来持续不断的巨大冲击。大潮之下,传统媒体人发挥着纸媒浸淫多年练就的专业和深度的优势,结合新媒体内容创作贴近、直观、轻快等特点,不但在与新媒体的碰撞中站稳了脚跟,还创作出不少特色鲜明、富有研究价值的新闻作品。本文以新晚报2023年春节系列报道为案例,从选题到呈现方式分析新媒体时代和短视频时代传统媒体节令新闻产品的创作技巧,以期为未来的其他同类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本文以《长江日报》颇受好评的微信专栏《早安武汉》为例,探讨了打造移动端的品牌栏目产品思维包括的几个方面,如内容上坚持新闻性与服务性并举;强化互动,调动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优化升级,努力提供好的阅读体验;做有情感有态度的移动端品牌专栏;产品的好不好,最终要用户说了算。  相似文献   

17.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第一篇专栏该如何开头?""呃,现在不是写了开头么?"我们的新闻尝试也是如此,动手早有预谋,但开头确是偶然之作。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定位是创新和开拓更适合移动端阅读的新闻策划,而不经意间,传播度相对较广的H5专题刚好给我们开了一个略为意外的头。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安东 《今传媒》2015,(1):115-117
普法栏目剧作为近几年电视荧屏上炙手可热的一种节目类型,吸引了法律专业人士和大量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以中央十二台《普法栏目剧》为代表的法制栏目剧在公众的普遍称誉中收视率不断刷新,不仅在电视业界开辟了一种新的成功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普法的效果。然而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普法栏目剧由于没有学理上的指导与支撑,其普法效果究竟如何鲜有人知。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释析以及对典型节目的文本分析,客观的呈现普法栏目剧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王蕾 《大观周刊》2012,(44):19-19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新闻媒体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其中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成果而诞生的新媒体产业。具体说来,新媒体形式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相似文献   

20.
伴随移动互联时代开启,争夺公共平台入口权将对传统纸媒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以金陵晚报系列新媒体产品矩阵的探索为例,探讨区域都市类纸媒如何高效运营公共平台入口权,提出报纸要与移动接口全面融合,由研发建设新媒体转向整合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思路,围绕中间业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立体化、即时性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