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视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占有突出地位。市级电视台除了传达政令、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外,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深挖素材拓展空间地域文化是某地域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遗产,既包括精神财富,也涵盖物质财富。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市级电视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介载体、文化情景以及公众认知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传播活动中三方通过彼此的耦合运动形成动力,促进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下,厘清三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三方协同互促,可探析提升地域文化传播力的多样途径。  相似文献   

3.
淮阳庙会的对外传播理念已经基本确立,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其对外传播的主题日益丰富,传播活动更加常规化,传播效果更加直接和明显,但还存在着传播范围不够广泛、传播层次不够高、传播媒体形式没有与时俱进等不足之处,必须利用多种媒体,发挥人员优势,打造精品并持之以恒地推陈出新,才能获得更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告传播既是信息传播,又是一种文化传播,广告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传受双方产生文化上互动的过程。就传播者来讲,他对广告中某种文化价值、信息的选择、制作、组织、传递等都掺进了自己的是非、好恶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就是他对该条信息的理解和认识。对受传者而言,他在接受某种广告信息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重新理解和界定这种广告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广告传播和接受的互动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广告的本身意义和价值,还存在着由接受者生成的意义和价值,两者可能是一致的,也有可知能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巩杰 《东南传播》2011,(7):82-84
影像技术已经成为纪录、保护和传播陇右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最有成效的影像纪录方式就是摄制了大量关于陇右文化的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完成了对陇右文化生动鲜明的影像传播和形象逼真的视听再现。影像对陇右文化的表达和传播主要涉及到陇右远古文化遗存、中华人文始祖文化、陇右石窟文化艺术、陇右民族民俗文化和陇右三国古战场文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存在差异,呈现出更为交互、复杂、动态的传播形态.文章通过对传播源、传播系统、传播内容与传播反应的多层面论证,深度剖析传播动力成因,为完善地域文化传播机制与提高传播力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隽 《新闻战线》2023,(5):60-62
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地方化和地方传播国际化正相向而行,地方外宣在促进跨国、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人”为纽带,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以“物”为媒介,增强国际传播共情力;以大视角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以小切口增强国际传播引导力,是地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8.
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特定人群中迅速盛行广为传播的语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流行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被受众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发展促使客家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转变,它需要适配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力评估方式.本文梳理新媒体时代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的评估目标、对象和范围,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维度考察和指标设置等步骤,尝试提出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本文对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评估的未来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鹤文化是由丹顶鹤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精神与意义。"①丹顶鹤是自然界中"优雅的大鸟",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眼中的幸福鸟、吉祥鸟。在我国,丹顶鹤生活于江苏的盐城和射阳、辽宁的盘锦、吉林的白城和通榆、黑龙江的大庆和齐齐哈尔等市县,这些地方纷纷打出了"鹤乡"的旗帜,一时之间,"鹤鹿故乡"、"东方湿地鹤乡"、"仙鹤迷恋的地方"、"鹤乡白城"、"中国鹤家乡"等称谓遍布于各类传播平台,形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跨地域联合传播应该是打破当前"鹤文化"传播乱局的可行路径,即整合分散于各地的、各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完全可以作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播载体,而二者的结合,是大众文化时代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电视将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有效传播,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实践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观,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受众是整个红色文化传播过程的归宿,他们决定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本文在研究红色文化传播中受众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受众意识”和构建多元化受众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传播学的视角,探寻了中国科学地图的风貌.通过定量分析、对比性研究,从中国自身的地理版图,到中国与世界的地理格局,逐一分析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流动历程,剖析在整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涌现出的各种科学文化思潮,阐明中西方科学关系的转变是文化思潮争论的焦点,进而提出21世纪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未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作为节目与观众之间纽带的节目主持人,其作用更为凸显.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电视节目文化格局,审视节目主持人文化传播力现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主持人综合素质、完善主持人选拔管理制度和转变主持人自身定位等提高节目主持人文化传播力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借助互联网四通八达的信息传递渠道,新媒体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由此,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也日渐增大,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此文将新媒体为核心出发点,在充分结合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系统性阐述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深入探究应用新媒体促进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新媒体、文化传播力等概念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对其中蕴含的联系以及各自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与论证;其次在新媒体视角下,提出了当前环境下文化传播力可能存在的三种形态;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展望,真切希望笔者的一些不成熟想法能够给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传播力,是指媒体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接收并接受.进而启迪其理念,促使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使媒体的传播力产生独特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任玮 《新闻世界》2010,(4):82-83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