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书法的本质是人手的运动的轨迹,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线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形式美学中线条美的原理当中.找到书法的某些规律,并以此来启迪我们的书法教学,开发书法新的课程资源呢?我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2.
在书法史上曾有许多书家、学者专门著文立说来研究楷书的结体,但大多是从专业的角度立论,而不能上升到具有共性的、辩证的、整体的理论高度去指导具体的书写;并且在具体的书法实践中也往往出现一些不符合基本审美规范的错误认识和观念,从而直接影响了书写能力与审美意识的提高。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书法教学实践对楷书的结体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人们习惯上将横平竖直.互不相连,字字独立的字体,称做“楷书”。这一名称由来已久且习闻常见.似无可疑义。又由此派生出“大楷”、“小楷”之类的名称。  相似文献   

4.
<正> 大抵是因为楷书得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花大功夫之缘故,如今学楷书,写楷字的人,可谓极少。而刘永瑞先生是这极少中之一个,且其楷书功深字佳,于是便越发显得珍贵了。  相似文献   

5.
朱子涵 《江苏教育》2022,(29):35-36+54
<正>在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长卷之中,楷书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文字演化最初的甲骨文字到后来的青铜铭文,经历时间的洗礼与统一文字的完善,发展出秦篆,又不断化繁为简,出现隶书、行书、草书,再加以规范化,在唐朝楷书终发扬光大。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顶峰时期之一,统一强盛的大唐经济繁荣,思想多元开放,文化壮丽辉煌。同时唐朝皇帝对于书法亦酷爱,为唐朝的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其楷书远学王羲之,近学欧阳询、虞世南,融南北书风于一体,是唐代承前启后的人物。在褚遂良以前,楷书的运笔多用“一拓直下”的方式,而褚遂良则改“锋甚毕露”为逆入藏出。其前后变化关系通过褚遂良的承启得到了体现,从而影响到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为唐朝楷书的完全成熟,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7.
钢笔书法的实用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楷书是基础,自魏晋至今,楷书都作为通用的字体,实用价值最大。楷书具备了汉字的八种笔画,形态清晰分明,结构匀称整齐,学好楷书可为学习其他字体打好基础。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正说明只有先学好楷书,才能依次学习行书、草书等字体。  相似文献   

8.
古代书法家对同一个字的楷体书写,结构基本相似,只是笔画形态的处理有区别,这就是汉字楷书的异体同构原理。所以学习汉字楷书关键在掌握其结构。而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支点,这是汉字的"宗",其他的体例包括现代适用字体都万变不离其宗。写好毛笔字还需掌握一些基本规律,如内紧外松,穿插避让,注意重心平衡等。  相似文献   

9.
唐朝 《教师》2013,(1):88-91
间架结构是指书法中汉字的各种构件的组织和布局。这个构件是指构成汉字的笔画及偏旁部首。清代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和结构耳。”强调了结构在书法中的重要性。对于楷书的间架结构,古人做过艰苦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其中著名的有相传由唐朝欧阳询所作的《结体三十六法》、明朝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朝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但古人这些成果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  相似文献   

10.
临摹是初学者学习书法的一条捷径。临摹首先要选定字帖,选定字帖后就应坚持照帖临摹,不轻易换帖。大多数软笔书法爱好者喜欢选择从临摹楷书开始习字,由此迈向书法艺术的殿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职业道德教育是黄火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特色在于:其一,就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而言,强调职业教育要造就“良善的公民”;其二,就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而言,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融爱国主义教育于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其三,就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而言,特别强调职业教育工作人格精神的道德示范和感召作用。  相似文献   

12.
楷书向行书转化是书法学习的必要环节,其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转化是文章探讨的重点,一个诀窍、五项原则、八个方法是笔者提供给书法学习和教学的几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隋代历史虽短,但具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面貌,它主要以楷书碑志体现。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它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上承两晋南北朝遗风,下启唐楷尚法先河,可作为我们继唐楷和魏楷之外的楷书学习典范。  相似文献   

14.
黄石公圯上授书时之所以不以孟子所谓“折枝”之类考验张良 ,而选择“堕履” ,履的至轻至贱显然是首要原因。但是 ,黄石公之履又使人自然而然想到西周初年召公赐姜尚之履、《周易·履卦》以及道佛二教中的“遗履仙登”、“只履西归”等文化现象 ,通过探究“履”在上述现象中的诸多文化意蕴 ,结合圯上授书的历史背景 ,可以看出 :在燕齐神仙方术之说大兴的秦汉时代 ,“半人半神”的黄石公借履试探张良 ,又不仅仅因为履是至轻至贱之物。说黄石公之履在时人眼里是他“高士”身份的象征 ,是张良封疆称侯的先兆 ,意味着以柔克刚、谦退守礼的修身平天下之术 ,也并非全是凭空臆测。  相似文献   

15.
黄绾对阳明心学既有本体论上的继承发展,又有工夫论上的批评修正。他的本体论思想仍以心学为基础,在以心为本体的前提下,以艮止存心;在工夫论方面,黄绾以强调功效、学与思、天性人情之真来修正王学。黄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学内部一种新的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既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又有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的壮举,朝中要吏黄爵滋就是一位著名的抵抗派人物。为了维护晚清政权,打击殖民者,黄爵滋在军事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他提议清廷整顿军队,择良将统帅部队,用新法阅兵,以加强战备;他主张重视海权,采取造船铸炮等措施提高海防能力;他认为大敌当前,民心可用,人人皆可披甲。史实证明,黄爵滋是一位值得纪念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诗歌为读者传播与接受提供的文本预结构可分为“内结构”与“外结构”两大类,在“内结构”方面,主要有内敛的情感、陌生化的意象、不俗的诗歌境界;在“外结构”方面,主要有曲折的章法、创新的句法、博赡的典故。这些内容构筑起黄庭坚诗歌文本内在与外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唤起读者以极大的兴趣来进行传播与接受,成为古代诗歌传播与接受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黄琮生年考     
《滇诗嗣音集》作者黄琮卒于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清史稿》有确载。但其生年学者多云不详或予以规避。今结合方树梅提供的线索,据曾国藩《黄矩卿师之父母寿序》,知黄琮的生年应为清仁宗嘉庆三年(1798年)。  相似文献   

19.
具有里程碑式的艺术大师、山水画家黄宾虹 ,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艰辛的艺术实践对绘画艺术以及美学曾进行过一定的哲学思考 ,他所倡导的浑厚华滋美学观点 ,以及就艺术的民族特色、社会效果、辩证关系、中西画比较等阐述都值得我们很好总结。开发好黄宾虹的美学思想宝库 ,将使我们民族绘画有一个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是在长期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指导的含义、特点、根据、目的、作用、意义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至今尚具参考价值。以其为指导,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