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记者?就像我们曾经问大学生是如何变成记者的?记者是如何变成好记者的?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特征?首先,他们一定是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或者用沉默或微笑回答你尖锐的提问。他们带着作出贡献的理想走进这个行业,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讲好故事是记者的基本能力之一.作为地市级基层媒体记者,如何发现身边的故事?如何把这些故事采访到位并讲好?如何面对中央和省级媒体的竞争?本文作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意识及行业生态的总体特点如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如何影响和改变传统的调查性报道生产方式?以QQ群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如何推动调查记者群形成网络职业共同体?回答这些问题既需要学者的观察,也需要记者的思考。最近,由"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上海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4.
调查     
您心目中中国记者的形象如何?如何看待媒体公信力、是否相信新闻报道?怎样评价正在进行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调查人:本刊记者李薇调查时间:2009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5.
当突发事件或灾害、灾难骤然降临,第一时间记录与告知,第一时间传播事实与真相,是新闻职业基本要求,亦是最大价值。紧急情况下,时间短促、任务紧迫,无法从容准备,需要记者抓住时机、敏锐判断、行动迅速、头脑冷静、忙而不乱,……这就是记者的应急能力。假如赶上了大事、要事和紧急采访,假如碰上了紧急情况,如何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进入、接近信源、发回报道?需要注意和重点规避的问题是什么?记者的个人行动如何与媒体的团队协作配合?媒体的应急机制如何建立?本刊这期就与您一起体会、感悟记者应急能力的培养锻炼。  相似文献   

6.
当突发事件或灾害、灾难骤然降临,第一时间记录与告知,第一时间传播事实与真相,是新闻职业基本要求,亦是最大价值。紧急情况下,时间短促、任务紧迫,无法从容准备,需要记者抓住时机、敏锐判断、行动迅速、头脑冷静、忙而不乱,……这就是记者的应急能力。假如赶上了大事、要事和紧急采访,假如碰上了紧急情况,如何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进入、接近信源、发回报道?需要注意和重点规避的问题是什么?记者的个人行动如何与媒体的团队协作配合?媒体的应急机制如何建立?本刊这期就与您一起体会、感悟记者应急能力的培养锻炼。  相似文献   

7.
当突发事件或灾害、灾难骤然降临,第一时间记录与告知,第一时间传播事实与真相,是新闻职业基本要求,亦是最大价值。紧急情况下,时间短促、任务紧迫,无法从容准备,需要记者抓住时机、敏锐判断、行动迅速、头脑冷静、忙而不乱,……这就是记者的应急能力。假如赶上了大事、要事和紧急采访,假如碰上了紧急情况,如何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进入、接近信源、发回报道?需要注意和重点规避的问题是什么?记者的个人行动如何与媒体的团队协作配合?媒体的应急机制如何建立?本刊这期就与您一起体会、感悟记者应急能力的培养锻炼。  相似文献   

8.
当突发事件或灾害、灾难骤然降临,第一时间记录与告知,第一时间传播事实与真相,是新闻职业基本要求,亦是最大价值。紧急情况下,时间短促、任务紧迫,无法从容准备,需要记者抓住时机、敏锐判断、行动迅速、头脑冷静、忙而不乱,……这就是记者的应急能力。假如赶上了大事、要事和紧急采访,假如碰上了紧急情况,如何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进入、接近信源、发回报道?需要注意和重点规避的问题是什么?记者的个人行动如何与媒体的团队协作配合?媒体的应急机制如何建立?本刊这期就与您一起体会、感悟记者应急能力的培养锻炼。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闻工作者,你有记者证吗?记者证有什么用处?有了记者证你就有采访资格了吗?记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5月底在沈阳采访野蛮拆迁事件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此类问题肯定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0.
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定位、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适应新传播形势的变化?如何应对全媒体的挑战?是摆在每个记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全媒体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开阔眼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全媒体时代脱颖而出,抓住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驻外记者是我们的同行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向国内外的八位驻外记者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1、您是何时开始任驻外记者的?曾在哪些国家或地区工作过? 2、您用哪种语言进行采访?怎样获取信息与采访线索?在日常采访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应付的? 3、您在工作中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同总部联系?平均每月发稿多少?采用的情况如何? 4、您参加过哪些国际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您是怎样从争取时效、提高质量等方面同外国记者竞争的?您认为有哪些优势和欠缺? 5、您驻外时曾采访过哪些国家元首、政坛风云人物或当地新闻界知名人士? 6、您与驻在国的同行、其他外国记者以及国内其他新闻单位派驻的记者是否经常联系与合作?同当地别国驻外记者相比,您认为各自的短长何在(请举例说明一下您所认识的外国记者在敬业精神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作为跑口儿分工,总会有些记者被安排到平时人们不太注意的部门,这些战线一年能见报的稿件非常有限,因此被称之为冷线。诚然,跑冷线新闻资源有限、上稿难,容易影响记者的积极性。然而就有一些记者,默默坚守在冷线上,积极思考、调研,用巧妙报道手法在冷线上跑出了广受好评的热新闻。冷线能不能跑出热新闻?如何跑出热新闻?除了精神上的坚守和执著,记者在思考和操作中应该如何突破?如何在冷线上拓宽视野、结合现实热点?很多时候,记者需要的其实就是多想一些、多做一点。本期就和您一起关注这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每天接触和体验陌生和新鲜的事物,与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打交道,这正是记者职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但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价值观念的采访对象那里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事实?如何在纷纭变化的事态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和把握采访思路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记者在采访中进行“角色换位”,以获取新鲜的新闻素材.记者如何在工作中做好“角色换位”呢?  相似文献   

14.
王刚 《青年记者》2003,(11):54-55
繁峙矿难中记者集体受贿的丑闻,褪去了“老记”、头上的光环,使他们尴尬地站在公众的面前。“谁来监督记者?”、如何防止新闻界的“权力寻租”现象?如何正确认识、改善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现状?在各种质疑和谴责声中,被称为“社会的良心”的记者,被称为“社会公器”的媒体,该反思的问题的确很多。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性电视栏目中担任出镜记者,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是质疑者、交流者,也是见证者、验证者.那么身为一名调查性栏目的出镜记者,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素质?如何才算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参与数据新闻?如何使用市民数据服务于社会服务的改善?市民,极客与记者如何配合?看看NBC5,School of Data和Internews的经验。在Beyond crowdsourcing:How to get citizens involved in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众包之上:如何让市民参与到调查新闻之中)的主题演讲中,市民、记者分别站在他们的角度,谈到了这个问题:众包新闻的最新发展以及市民个体如  相似文献   

17.
石野 《中国记者》2012,(5):55-56
海军陆战队员出身的我,因为将特种兵的侦探技能与新闻记者探求真相的强烈意愿融贯于调查生涯中,也因为本人以暗访的独特采访方式,揭开了一个又一个黑幕,采写了大量有社会影响的揭黑报道,十多年前任《南方都市报》记者时,就被人称作“卧底记者”“打虎记者”.我也曾多次被同行和新闻学子追问:是什么促使你不顾生死多次深入暗访?你是如何从事卧底的?暗访时如何把握是与非、合法与非法的底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而叉能揭开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8.
魏丽 《新闻世界》2021,(2):68-70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媒体时代到来。面对变革和挑战,传统纸媒应如何把握未来发展之路?如何成功转型?本文认为,纸媒能否成功转型,也取决于纸媒记者角色的转型。因为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新闻的采写、发布与传播等都需要记者来完成。现就全媒体时代纸媒记者角色的现状与转型路径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99%的记者无法成为名记者?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名记者?记者如何才能超越平庸?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正视的问题。结合若干中国名记者的成长历程,我们也许能够相对清晰地发掘名记者群体中带有共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记者如何提问,不仅能反映出记者的个人“兴趣”,更能体现出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在美国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美国NBC电视台女记者采访奥运会冠军李小鹏时的问题是:“你平时喜欢干点什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拿了冠军之后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时的提问则是:“如果不当教练你最想做什么工作?你的家人对你从事体操运动有抱怨吗?你有孩子吗?”而中国记者提问起来紧皱眉头:“中国队的失误为什么会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会落后美国队两分多?赛前准备会你对队员讲了些什么?”更有中国记者问黄玉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