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唐代婚姻作为“人伦之始”和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基础,它的缔结往往是以儒家“阴阳尊卑”学说为依据,以宗法秩序为准则而贯穿于整个婚姻礼俗中。唐代婚姻习俗既有封建保守的一面,也有其务实开放的一面。这一特点决定了唐代婚姻习俗中在坚持传统的“男本位”原则的同时,也出现了“男到女家成婚”、“夫从妻居”婚姻生活的新格局。这是唐代妇女地位较高而在婚姻习俗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十二个少数民族.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间融合点,以期为当前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歪头山苗族婚俗文化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着或隐或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这个过程中,有来自外在力量的作用,更多的是来自文化本身的内部张力.它们相互排斥,又彼此融入,产生的合力催生着文化,改变着文化,也发展着文化,歪头山苗族也因此形成了自己年轻而有生命力的村寨文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化变迁与习俗演化的城乡体育发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化变迁与习俗演化的机制,分析我国城乡体育文化与体育习俗的差异,提出城乡体育文化的发展理念。结论:体育文化变迁与体育习俗演化是同构共变的;城乡体育习俗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社会结构、经济类型、文化环境的差异上;在当前农村社会变迁过程中,城乡体育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研究和体现地区民族特点,尤其是地区少数民族特点是当前民族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回族习俗是具有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习俗;西安也是最具特色的早期回族发源地之一。西安回族习俗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庆习俗、禁忌习俗、募捐习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婚姻观念的变化,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的一种综合反映。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观念的变化,进城打工的农民在逐年增多,现代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民的传统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农村的婚姻观念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并逐渐呈现出这一时代所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深刻的、大规模的社会转型,常常会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方式的变换.东乡族职业女性,她们长期生活在伊斯兰教文化氛围浓厚、封闭性较强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关切东乡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知识分子,现今她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何,她们的婚姻观念如何,田野调查给了我们鲜活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承德地区满族的来源及其在承德的生活状况 ,满族的吃、住、礼节等  相似文献   

9.
饮食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饮茶习俗在饮食文化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我国"茶的祖国"之称便可发现,茶文化史在我国的传承极为久远,是茶文化的起源地。然而现行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多集中在汉族茶文化方面,忽视茶文化形成中少数民族做出的贡献。对此,本文将从壮族与傣族两个少数民族出发,对其饮茶习俗进行探析,并将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整体特征做出总结,提出少数民族茶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婚姻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其关系着我国十三亿人的切身利益。婚姻法是维系家庭关系,保障婚姻双方权益的重要工具,直接关系着社会安定。到今天,我国婚姻法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岁月,民政部门各个民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普及婚姻法,让人们逐步学习、认识维护婚姻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了整个中华民族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婚内两性角色正在发生嬗变,因差异对待而产生的两性角色的不平等已显现出亟待重视的家庭问题.追求婚内两性的平等地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筑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能直接显示出与环境的相关性.采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旅游开发即21世纪初作为村域建筑的留与变的时间点.从菁口村的田棚和蘑菇房入手探讨了村落建筑在随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的存留与嬗变.充分说明了不论是蘑菇房还是田棚都体现了对地方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并随着场域内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众多研究者对贾雨村的艺术形象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红楼梦》所反映的主要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上流社会生活,贾雨村处在相对稳定的康乾盛世时期,其时经世致用思想得到大力提倡,私欲的合理性得到肯定,“人欲之各得”的社会价值取向得到承认。贾雨村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而独立存在,因此,应将他还原至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主流价值观念中分析其艺术形象。贾雨村对人生报有积极态度并通过主流价值观念认可的努力方式博取功名,才干优长且思想卓尔超群,隐忍宦海并富有谋略。之所以众多研究者没有看到贾雨村形象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研究者与艺术形象本身所处社会本质的不同和研究者未能摆脱悲剧情节对自己的情感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野工作的方式,对贵州安顺鲍屯武术活动变迁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文化人类学考察,并对其历史作用与变迁进行较完整的剖析,以此个案为基础,推演村落武术变迁的一般状况与规律。指出:村落武术在社会变迁中表现出调试性和适应性。在历史的进程中,社会变迁是致使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而村落民众文化主体需求的变迁则成为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当前,村落武术发展出路在于扩大或增值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村落民众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学艺术对民俗关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离骚》到《红楼梦》、《水浒传》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常常可以见到其中对某种风土人情或民风民俗的描绘,虽然这其中作家的因素不可忽视,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民俗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区域文化的影响,明代温州地区的社会风俗存在许多弊病,导致了该地区的繁剧难治。革除陋俗以明教化也就成了掌一府之政的温州知府们的重要职责。论文从明代温州知府的职责出发,结合时代背景,从行乡约以助教化、革陋俗以明教化、旌善举以彰教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明代温州知府的易俗教化实践,以增进人们对知府社会教化职能的了解,尤其是古代"治世"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7.
明治维新伊始,日本朝野即掀起了大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以改造本国封建传统习俗的社会改革活动,即“文明开化”运动。改革虽然遭到了顽固派的抵制和一部分人推行“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潮的干扰,经受了一些挫折,走了一些弯路,但最终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日本社会风俗“和洋结合”的独特文化景观和 风格,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周易》较早提出了"一阳一阴谓之道"的著名论题,这是对《周易》这本古经中包含的阴阳哲学的高度概括,而《周易》中的婚姻思想,即是以乾坤交泰,阴阳二气相感为基础,但又参考了许多因素,比如说年龄等因素,并非止于身体本能之欲望,本文以《周易》中说阐述阴阳相辅相成思想为切入点和基础,简要分析了《周易》中体现的求婚、订亲、迎亲等场景,此外还分析了对偶婚、抢夺婚和姊妹共夫等婚姻风俗现象。  相似文献   

19.
清代壮族作家张鹏展出身书香门第,为人刚正不阿。编有《峤西诗抄》一册,著述有《兰音房诗草》等;一生作诗约400首,今存诗60余首。其诗,描写民族生活题材,吟咏故土风物的篇章,意象鲜活,自然古朴,韵味绵长,视为佳作。本文论述了张鹏展最有特色的故土风物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