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试图从鲁迅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和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阐释他的寂寞。生活经历的切肤之痛,对鲁迅的影响不可小视;在心理上,孤独已成为鲁迅生命意识的一部分,对鲁迅来说,寂寞不仅是一种心理感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个先觉者对黑暗现实的忧心仲仲。鲁迅是孤独的巨人,巨人是他的本质,孤独是他的气质。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寂寞与彷徨,是他在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之前,一面战斗,一面探索中产生的失望、苦闷和孤独及怀疑的心境,是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思想深沉而又曲折的反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鲁迅的寂寞与彷徨呢?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鲁迅思想发展过程的。 首先,鲁迅的寂寞与彷徨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 通过学习《<呐喊>自序》一文,学生可以了解到鲁迅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在东京筹办《新生》的流产,使鲁迅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和悲哀、寂寞。辛亥革命的爆发,唤醒了鲁迅,他以极大的热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文的主题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说本文的中心是表现鲁迅的“爱国”,他为什么要用三分之一的文字刻画藤野这个人呢?如果本文为了表达鲁迅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他的深切怀念,那么,没有刻画藤野先生的三分之二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删掉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再走近作者,走入文本,通过分析文字来思考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使思路得以明晰.  相似文献   

4.
《(呐喊〉自序》是鲁迅为自己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序文,蕴含丰富的信息,对于我们解读鲁迅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采用细读文本的方式,注重探讨了“寂寞”与“听将令”这一鲁迅呐喊的缘由,父亲的病、国人的病、国家的病这一鲁迅呐喊的客体以及对回忆的抒写这一独特的鲁迅文学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鲁迅的《故乡》是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多年以来,对《故乡》的研究解读为数不少,也有常读常新的结果产生:国人精神说、轮回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等等。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再读《故乡》,如果我们把解读文本的视角从社会学移开,不从阶级、社会、政治的角度去审读文本,多从作者写作文本的主观心理和情感结构细读  相似文献   

6.
一要科学解读鲁迅文本。科学把握鲁迅作品,这是鲁迅文本教学的前提,否则就会误读误教。如对鲁迅作品《孔乙己》的误读,说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其实不然。"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侧重于思考外部世界,而《野草》则是鲁迅自己孤独、痛苦、绝望而抗争的灵魂的体验和升华,完全是鲁迅的“心灵史”。《野草》的每篇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交织着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矛盾情绪:一方面顽强坚决、渴望战斗;一方面又彷徨苦闷、忧伤寂寞。  相似文献   

8.
鲁迅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革命、最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鲁迅作品具有深刻思想性,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无可厚非。随着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有所删减,而《拿来主义》依旧入选在高中人教版必修四中,可见"拿来主义"厚重的现实意义。目前,有一些语文教师单纯解读文本,而忽略对鲁迅的全面解读及作者与读者的心理对话。对于目前《拿来主义》的教学现状,本人经过一些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寂寞和孤独,这在《彷徨》和《野草》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联系其人生经历解读这两部作品,发现作者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在叠合自己,把人生的种种寂寞和孤独放入作品中细细咀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鲁迅的《社戏》和《故乡》为例,从文本缝隙去发掘鲁迅内心的真实,尝试着表达两个观点:其一,文本的教学设计应强调从文本缝隙中发掘文本的特殊性,照见作者个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其二,这种对文本特殊性的强调,在教学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