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超 《青年记者》2017,(26):11-12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加激烈,尤其是话语权的归属问题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焦点.世界各国纷纷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试图掌握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巩固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如何改变国际传播格局,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争取话语权,是中国国际广播传媒在新形势下的重任.刘云山同志曾经指出:"面对国际舆论环境‘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的影响、在国际舆论斗争中赢得主动的任务很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世界介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的任务很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国际形象的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3.
"文明转型"是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思想潮流演变以及国际关系格局调整的高度概括,而"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则涉及中国如何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传媒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占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话语"是当代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权更成为当下新闻传播,尤其是国际传播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 简单地说,话语权就是发言权与评判权;国际话语权就是国家对外(或在国际社会中)的发言权与评判权.长期以来,这种权力一直为西方新闻大国所独有,形成福柯所说的"话语霸权".而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中,半岛电视台获得在塔利班控制区域独家采访的权利,这使它在国际新闻领域异军突起,成为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视媒体(被称为"海湾的CNN"),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西方国家有关中东问题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和平崛起"却也不断遭遇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舆论的质疑,在国际话语权问题上,西强我弱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由于国际话语权从根本上来说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更是国际影响力的一种体现,因此,破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困境,归根到底需要从我国的意识形态构建做起。  相似文献   

6.
俞岚 《新闻战线》2024,(3):20-23
当前,经济新闻传播已成为我国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格局,我国经济领域国际传播工作既要有战略耐心,更要争取历史主动,力破当前对外经济报道中“信息时差”“预期偏差”“舆论温差”等问题,加快构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经济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张建民 《当代传播》2021,(6):51-54,59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激化大变局的催化剂.建构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权是个重要课题,从加强对外传播能力的角度,通过重大事件主动设置议题,取得传播话语权,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声望被视为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策略.从疫情期间美欧等西方国家关于疫情"甩锅"中国来看,有议题设置能力不等于掌控了话语权.话语权的建立是系统工程,它与议题设置、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过程中,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发掘十分重要.我们不仅需要优秀的办刊人才,也需要能够在国际科技期刊领域具备话语权的中国期刊人.同时,我们还需要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加入期刊队伍,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科技期刊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系到中国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媒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占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软实力,事关国家形象,也在一些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上关系国家核心利益.因此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应对新挑战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楠楠  李侠  邵滨 《出版广角》2021,(10):46-48
构建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力是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之一.国内的语言类学术期刊具有自身的传播优势,可以作为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对外传播的一个突破口.语言类学术期刊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开新局:搭建语言类学术期刊的新传播生态,推进语言类学术期刊标准的国际化,建构汉语研究的国际学术权威和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为改变与此不相适应的"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紧紧围绕中央领导提出的"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目标,在国际传播中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理念,认真研究新闻传播规律、传播现状和发展趋势,着力创新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宣传与节目改革,充分利用重大突发事件争取国际话语权,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在增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以及感染力、吸引力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2.
何艳萍 《青年记者》2017,(14):17-18
话语权是文化与传媒研究领域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概念,指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影响力.国际话语权,指的是国际政治传播中就某一个特定问题通过国际媒体表达自己看法并且影响国际社会舆论的行为能力.①话语内容通常由一个主权国家的综合实力及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拥有的影响力所决定,通过某种载体或者渠道被表达.这种话语平台在当今网络信息激烈博弈的时代被互联网所放大,掌握了互联网的国际话语权,就等于在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中处于强势地位.  相似文献   

13.
关于网络传播时代话语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关注舆论、表达意见、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缴费等等.在媒介研究中,"话语权"一词被多次使用,但是,当前关于网络媒体话语权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注意到的是网络给受众带来了话语权实现的场所和空间,极大地扩展了民众表达的渠道,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也提出了一些网络传播时代民众在表达话语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话语权在世界的提高成为近年来中国外交努力的重要方向。在档案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国际档案话语体系中,中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提升是中国档案人的责任。我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提升要以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为前提和基础,提高中国档案学在国际档案学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话语和舆论方面,反映了作为亚太政治焦点之一的南海问题既是领海和资源的实利之争,也已成为关系国际道义、国家形象的话语权之争。近年国内关于南海问题新闻舆论和话语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传播学与语言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法学等学科的融合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有:缺少关于南海问题东盟非争端国的南海政策及话语研究;对于中国南海维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话语表达研究不足;对"南海机遇论"关注不够;对互联网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在南海问题上的传播研究不够重视。创新南海问题新闻话语和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有新闻话语分析和舆论风险管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赵猛 《采.写.编》2021,(3):137-139
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话语权所蕴含的重要内涵与意义入手,分析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话语权呈现的新特征、新态势,剖析国际外部网络意识形态思潮渗透影响、国内体育文化领域自身存在的话语困境正反两个方面的原因,构建新媒体时代中国体育文化话语权体系,掌握网络时代体育文化话语权,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当前业界的讨论热点.目前的研究焦点更多地集中于"如何办刊"以及"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含义和标准.但是,如何提升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在国际科技期刊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将在梳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如何能在国际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释了后危机时代的内涵及其特征,以及当前世界媒体格局变化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新闻传播的策略,提出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传播,要统筹国内国际两方面的传播,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同行的沟通与合作,要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内与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态势已经不可阻挡。但是,在中国重新以积极、自信的姿态迈向世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如何处理西方既有的话语权体系的问题,而如何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并进而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与支持,这显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我们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这种总体态势之下,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智库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不管是在国际外交的层面,还是在国内重大问题的处理方面,国家决策层都需要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进而才能有效决策。在如今这个高度复杂、高度关联的世界当中,政府和相关决策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国际舆论领域的知识合作现状以及研究热点,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国际舆论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SATI软件构建共词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国际舆论研究领域作者和关键词共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国际舆论环境下的对外传播以及对外宣传;西方媒体对于"一带一路"以及南海的国际传播;新时期舆论环境下的公共外交;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外交在国际话语权建构等方面的议题上.作者间的合作程度较低,在对国际舆论议题进行研究时,作者的合著网络尚未建立,独立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