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注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Maslach于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份。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  相似文献   

2.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学上把在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一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其表现不但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正如美国学者Dworkin(1987)所说:“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受害者和牺牲者。”[1’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进行的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这不仅仅是课程改革本身。而且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全面变革j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对专业技能新的需求。使教师习以为常的生活突然之间变得陌生起来。使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和生存挑战。而这种危机与挑战如果没有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教师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从而产生心理逃避、退缩、偏执、攻击等不良行为,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对学生容易失去爱心,对教育教学工作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3.
钱兵 《班主任》2007,(8):36-38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教师职业倦怠是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延伸。笔者曾通过中国期刊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检索,发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最初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 (1974)提出。主要形容一般从事人际工作的人员因长期精力耗损,工作热情逐渐退化,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综合现象。职业倦怠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众多的理论模型。在这些理论观点中,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谓职业倦怠(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等心理不适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压力(stress)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以及由此产生的身心反应;紧张(strain)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压力无效应付而导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文增  刘晓明 《教育探索》2005,(12):106-108
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揭示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职业倦怠对教师身心状况、教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并重点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体耗尽其心智、生理、情绪资源的表现,对教育的危害极大。本着眼于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视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为系统工程,从教育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探讨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职业流行病,教师因为工作性质本身对于情感投入的强调以及工作负荷的巨大而不幸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由此造成了各种恶果——教学效果不彰、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身心受损、教师病假不断、教学秩序混乱、医疗支出大增等等。本文拟从职业倦怠的实质、危害、产生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是一种源于工作压力而产生的情绪衰竭、态度消极、行为消沉的不良心理适应状态,它是压力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职业倦怠长期得不到缓解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研究职业倦怠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教师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培养合格的人才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媛 《华章》2011,(28)
教师是一个特点突出的群体,也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势必会转化为职业倦怠感,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并以此来探析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同时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也将较大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自我效能感降低、人性化行为缺失、去个性化等多方面,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通过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水平、运用激励机制、帮助辅导员建立健全心理机制等多种途径,消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职业倦怠作为教师面临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应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职前教育阶段”通过培养对教师职业特性的认识,增强他们面对压力的心理素质;通过提供入职培训,使进入“引导阶段”的新教师适应并胜任学校教学工作;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科研、教研活动及对其生活、待遇等方面提供关心和支持,使进入“稳定和停滞阶段”的教师增强职业效能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面对处于“生涯低落和退出阶段”的教师时,应更多地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职业倦怠是指人在职业生涯中因社会生活的某种情境而出现的一种身体和精神疲惫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而且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客观分析和清算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必然性,可以有效地使教师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并努力减少其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倦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考察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抽取6所职业院校的421名教师进行测查。结果:(1)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水平不严重。男教师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11~20年和30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在组织去人性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在组织去人性化、情绪枯竭、科研耗尽感,工作倦怠上,已婚教师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2)神经质和外倾性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的预测作用均显著,精神质仅对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预测作用显著。结论: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水平较低,人格特质能够较好地预测工作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供需矛盾、机会成本较高、工作投入产出矛盾和工作成果的外部性难以产生激励,是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对策措施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减轻辅导员工作负担,完善辅导员评价体制,促进专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6.
采用Maslach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MBI),对240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情感耗竭程度偏高,去个性化现象不太严重,成就感较高;教龄、职称、学位、周课时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以某沿海省份6所高职院校的421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压力问卷和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水平不严重,个人成就感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教龄在组织去人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组织去人性化、情绪枯竭、科研耗尽感三个维度上,未婚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已婚教师。工作压力维度上,性别在工作无乐趣维度上差异显著,教龄在职称评聘维度上差异显著。2.工作压力各维度均能够预测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结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工作压力能够较好地预测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知识的再生产性(非生产性)、周期的循环性、成果显现的延时性和方式的个体性等性质和特点,这些特点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是必要的:还原教学工作的应然属性,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加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研究元素,满足教师创造和探索的心理需求;树立教学改革的意识,鼓励教师探索教学的规律;构建教学工作的过程激励机制,诱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西3所地方师范院校9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性别差异;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教龄和职称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在应对方式不同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心理健康状态、执教状态等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单纯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提升学校的硬件条件,对专业课教师设置高标准的严格要求,却相对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生涯及其心理行为变化的关注。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人口学变量分析,对高职专业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表现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