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璐 《早期教育》2001,(21):34-35
科学教育重在让幼儿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我一直以为材料准备得越多越好。通过对小班科学活动“玩水”的观察,我改变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目标】1.积极地参与海绵的游戏活动,体验探索科学现象的快乐。2.初步学习猜想与验证,在探索游戏中感知发现海绵柔软、有弹性的特点。3.乐于动手操作,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与结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感知过物体的软硬、轻重;有玩过橡皮泥的经验(搓圆、压扁等);知道海绵的名称。材料准备:梳理图示及课件;裁成比幼儿小手略大的不同形状的海绵、瓶口较小的塑料瓶、猜想记录板、  相似文献   

3.
惠洁 《早期教育》2003,(3):17-17
幼儿园正规性的科学活动有三个基本结构: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活动准备是整个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活动过程的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活动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游秀琴 《家教世界》2014,(20):36-37
正我园围绕科学活动开展了一课多研,各位老师认真书写教案,精心设计过程,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参与、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在寻找幼儿兴趣、需要和教育目标结合点的基础上,吸纳师幼双方共同的智慧,在师幼互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6.
王瑛 《教师》2013,(12):42
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感觉到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样的情境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认知发展易受外部作用影响,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基于以上特征,本文以小班科学活动《瓶中取球》为例,谈小班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正>重视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性,让科学探索活动不只是热热闹闹的,而是能够让孩子们在专注的氛围中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作为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科学活动,如何让幼儿科学活动发挥最大功效,一直是我思考、探索的问题,我认为要保证科学探索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如今幼儿同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活动。它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探究能力。新《纲要》颁布后,经过多方面的学习,我明确了其中的道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园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从而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从“实际出发”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活动过程: 1.通过“长方形宝宝做客”的情景确定活动目标,引起幼儿探究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一天雨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有一个小水坑,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立刻兴奋地踩水坑里的水。他们的行为立刻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去踩水坑里的水。其中有个孩子问:“老师,这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呀?”另一个孩子回答道:“是刚才下的雨呀。”我见孩子们对水坑这么有兴趣,于是就乘势提了个问题:“那怎么别的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有:“教育内容要生活化和具有生成性,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感兴趣的一切事物,教育过程能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教育活动的结果要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教育价值具有可持续性和多项性,教育组织形式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为了体现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实现《幼儿教育纲要》所提出的科学教育目标,应多途径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而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幼儿获取科学经验的关键。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材料正是启迪幼儿智慧,打开科学探究兴趣大门的钥匙。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  相似文献   

13.
1、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了解雨水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玩雨水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郝俊英 《山东教育》2012,(30):28-29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园以探究为科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从材料投放、兴趣引领、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戴国珍 《考试周刊》2012,(88):194-194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一是要提供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愿望;二是要巧妙提问,指导幼儿的科学探索;精心设疑,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17.
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思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容易产生探索的兴趣。本活动拟通过激发兴趣法、自主探索法和游戏法,引导幼儿发现影子会变化,体验探索影子变化的乐趣。活动过程的设计尽量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变化非常感兴趣,喜欢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我们选择“有趣的溶解”为科学教育内容,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活动过程中,我们营造宽松的探究氛围,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以图示支持幼儿记录和梳理。让幼儿在游戏与动手操作活动中观察物质的变化,从而发展细致观察比较、运用简单符号记录以及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实验过程与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丽莉 《幼儿教育》2012,(Z1):40-41
作为幼儿进行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的专门场所,科学发现室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幼儿园建立以来已经基本得到普及。然而,科学发现室的实际作用还不尽如人意,科学发现室的设施、材料及在科学发现室开展的活动距倡导者们的预期还有一定的距离。现今,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发现室的作用,使其成为高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依然是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