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年语文教学中,我深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都来重视养成教育平罗县城关一小王立世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德育...  相似文献   

6.
何红娟 《西藏教育》2012,(10):13-14
罗明在《我建议中小学开设成功学课程》中对“养成教育”的解释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和学校、社会中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李娟 《成才之路》2010,(26):6-7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对中职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简要地对中职德育中忽视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养成教育模式,就如何对中职学生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无疑成了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从个人近年从事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感到学校养成  相似文献   

9.
<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德育基础的内容——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理应受到重视。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见效慢,需要长期不懈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
陈晓丽 《陕西教育》2011,(11):30-31
养成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基本做人的道理,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青淡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义是一种点滴教育,它陵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只有重视习惯养成教育.从人生启蒙阶段的小学教育开始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一生奠基.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毁掉孩子的一生。如何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呢?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协调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会娟 《考试周刊》2016,(7):164-16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本文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对策两方面作分析。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爱生活、懂礼貌的人。  相似文献   

13.
贾朝霞 《天津教育》2020,(9):175-176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语言和思维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养成良好习惯来解放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从而提高成绩。良好的习惯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学会做人。健全的心理可以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养成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优良班风,从而带动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校风可以带动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良好教育的养成是一所学校建设的重点,要注重日常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培养一个知书达礼、举止文明的孩子,是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愿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因此,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本人想就此谈谈这方面的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15.
邓琴 《广东教育》2009,(6):10-10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同时也具有反复性,教师须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培养、训练他们养成良好习惯。那么该怎样开展养成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吕旭升 《成才之路》2010,(6):I0019-I00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涵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7.
李金明 《文教资料》2010,(13):189-191
养成教育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行为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它使一个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本文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他们的素质、行为与心理特点和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哲人们说得更透彻 :“播种行为 ,就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 ,就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 ,就收获命运。”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培养要从小抓起 ,探索并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式培养的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教育有六年时间的特点 ,我们特针对目前小学生具体情况 ,选定“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性训练具体操作模式”作专题研究 ,拟定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阶段目标 :一、根本目标通过对学生由良好行为到良好习惯 ,由良好习惯到良好性格的培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高…  相似文献   

19.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好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开始。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也就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作为一线教师,时常与家长、学生打交道,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身上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现笔者将自己的几点思考写下来,希望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