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包括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谓之语,书面语言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听和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主要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由内而外的表达,主要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着重是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要使学生具有这种本领,就要从低年级抓起,重视说话写活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严建红 《快乐阅读》2013,(11):118-1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观察、分析、表达、概括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孩子记忆力的真正黄金季节,也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进行相互衔接转换的最佳时机。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基础。由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3.
说话写话主要由听、说、读、写四方面内容组成,是专门针对6-8岁儿童所进行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旨在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协调发展。调查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是小学生记忆力最佳时期,是进行说话写作训练的关键时机。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写话训练,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听和说属于语言的初级阶段,读和写属于语言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听和说的基础上的。说话能力是形成书面语言的奠基石,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那他(她)的写作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要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话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轻视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项基本训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口头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运用的范围愈来愈广泛。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也正在改变着过去“重文轻语”的现象,许多学校开设了说话课,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积极对他们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口语训练,以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一堂说话课的设计,从听、说能力训练的特点出发,一般要考虑训练的要求、内容、方式和步骤等,以调动学生参加听、说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训练的效率。但是不少低年级的语  相似文献   

7.
张喜英 《辅导员》2014,(2):66-66
如何从儿童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说话,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是完成识字教学这个重点任务的需要,也是发展书面语言的需要。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思维又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说话能力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从儿童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说话,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是完成识字教学这个重点任务的需要,也是发展书面语言的需要。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思维又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说话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  相似文献   

9.
吴祖英 《考试周刊》2011,(69):56-57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作文训练的组成部分。为了在低年级提早进行写的训练,教师应以趣为径,以说为前导,以写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说写欲望,使之乐于说写,从而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述了说话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的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相似文献   

11.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素质中最基本的能力,特别是其中说(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在低年级教学中,特别重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一、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规律,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口语,但由于他们未受过正规训练,说话往往是“半截子”或句子成份残缺,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规律。首先,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看图学词、学句,让学生反复读词、读句,初步建立词和句的概念,引导他们学会一些最常用的词和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是建立在说话基础上的,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必须先从说话训练开始,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是建立在说话基础上的,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必须先从说话训练开始,  相似文献   

14.
倪文娟 《考试周刊》2011,(27):64-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的,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让学生愿意说、乐于写。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用"课标"新理念指导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不但能化难为易,而且能使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15.
说话教学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加强说话训练,不仅能较快地发展儿童的语言,而且还能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大,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儿童一入学就有计划地进行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低年级学生说话材料来源大致有二方面:一是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二是语文教材中提供的说话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们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口头语言又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儿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读、说的机会,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口头语言,并加以严格的训练,同时逐步引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生说话训练做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训练,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其中"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把学生积累的内在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应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8.
陈洋 《安徽教育》2010,(2):35-36
<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四个方面,这四个环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小学低年级是发展学生语言的黄金时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学生自身年龄特点,对生活的敏感度不是很高,且入学时间短,知识、经验积累少,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成了教师的一个新挑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低年级阶段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口语训练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正>儿童的口头语言要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说话"训练是集观察、思维、语言、表达及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加强"说话"训练是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小学低年级,如果把口头语言训练好了,书面表达就不成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参天的大树苗儿长",一  相似文献   

20.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读写打好初步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谓理解能力,包括听和读,听是理解口头语言,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所谓表达能力,包括说和写,说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综合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