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风云历史人物。可以说,他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驻使朝鲜到编练新军,最后到首倡新政、颠覆满清和提倡实业、发展经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既维护了封建统治,又使自己的权力达到顶峰,培植了自己的"北洋势力"。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后,关于袁世凯上台这一段历史事实众说纷纭。本文从唐德刚的《袁氏当国》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出发,着重评析和再认识袁世凯上台以及简要评价辛亥后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风云历史人物.可以说,他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驻使朝鲜到编练新军,最后到首倡新政、颠覆满清和提倡实业、发展经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既维护了封建统治,又使自己的权力达到顶峰,培植了自己的“北洋势力”.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后,关于袁世凯上台这一段历史事实众说纷纭.本文从唐德刚的《袁氏当国》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出发,着重评析和再认识袁世凯上台以及简要评价辛亥后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3.
列强对华政策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爆发后,外国列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采取了扶持革命敌对势力和对革命直接进行了干涉的政策,使革命派面临巨大压力,最终不得不进行妥协,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政权,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武昌起义是一次突然的胜利,几十天之间,革命党人迅速奄有南方半壁江山。但是,这突然到来的胜利也突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需求。革命党人要建立全国性的政权,要兴师北伐,处处需要经费,其总数,当以亿元计。不幸的是:当时国穷民困,各地库存空虚;列强又迅速控制了海关税款,这就使得原来并无财源的革命党人碰到了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决定暂不回国,先赴巴黎、伦敦借款,但是,革命军尚在和清政府对垒,胜负难明,西方的资本家采取“金融中立”政策,不肯轻易解囊,孙中山空手而归。革命党人当时到底需要多少钱呢…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利用汪精卫,拉拢革命党,调和南北,助其窃取政权;汪精卫则被袁世凯蒙蔽,希望借助袁世凯推翻清朝,实现共和.两之间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代浙商群体,在伟大的辛亥革命中,以多种形式来支持革命,但基于自身群体特征,支持的方式多以财政支持为主,政治军事为辅.在革命的不同时期,浙江不同地域商帮群体的财政支持力度呈现较为鲜明的特点.正是浙商群体在这场革命的不同阶段,很大程度上以捐款筹资的形式来参与革命,从而大大地缓解了一直困扰着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的经费难题,有力地保证了上海及南京等地的顺利光复,这就为南方各省的光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爆发后 ,外国列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 ,采取了扶持革命敌对势力和对革命直接进行了干涉的政策 ,使革命派面临巨大压力 ,最终不得不进行妥协 ,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政权 ,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 ,日本出自自身利益的考虑 ,采取反对袁世凯的政策 ,引起两者关系的紧张与恶化。但最终由于英国等国的干预 ,日本被迫妥协 ,放弃了对袁敌视的政策。从日本和袁世凯的关系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两者都是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对待辛亥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这个晚清、民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直接影响了晚清、民国初年的政局,而时局也反作用于他,决定了他的人生浮沉:清末新政期间,他与奕劻沆瀣一气,使清朝政治更加糜烂,为清王朝灭亡埋下了隐患;武昌起义,以载沣为首的满族王公亲贵束手无策,清政府内部权力的真空,为袁世凯复出提供了条件,而革命势力也面临重重困难,在这种局势之下,袁世凯被推上了大总统的舞台;当上了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却逆时代潮流而动,帝制自为、残害异己,用封建思想控制国民的头脑,恶化了民初的政局,毒化了社会风气。最终,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帝王梦随之破灭。曾经被时局选择多次的袁世凯最终在人们的唾骂中被抛弃。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利用汪精卫,拉拢革命党,调和南北,助其窃取政权;汪精卫则被袁世凯蒙蔽,希望借助袁世凯推翻清朝,实现共和。两者之间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国的再次崛起比崛起更难,因为崛起过后的大国的民族文明的张力已经削弱,过去的辉煌反而成为现实发展的阻力。所以大国的再次崛起需要的一个根本性条件就是对民族文明进行创造性转换,这包括价值观、思维方法的转换和传统民族文明的优点和特点的保留。民族文明创造性转换的条件和方法有:容纳、接受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新文明;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组织形式和深入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21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的世纪,中华民族有了再次崛起的良好机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政府推行“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政策 ,不断寻求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 ,希望列强介入、干涉中日军事冲突 ,借助列强的力量对抗日本。列强也曾出现于事变的前前后后 ,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西方列强没有真正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上海停战协定》对中国来说仍然是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的中国依赖外国势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极其困难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的价值被日益看重的今天,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正在谋求复兴的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战略。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之后,中国文化应该谋求突破。尤其是,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坐标中,建设居于文化核心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这不仅是走向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而且也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东方问题”乃是19世纪上半期欧洲国际关系中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围绕着这个问题,英、法、俄、奥等欧洲大国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军事争斗,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国家(行为体)层面,大国关系模式体现为维持现状(英、法),改变现状(俄、奥)和承受(土耳其及其属国埃及)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在国际(体系)层面则呈现为一种多极格局,其中的6个自变量加上15对关系函数,构成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屈原的身份、思想及地位 ,历来颇有争论。有的人贬低屈原 ,说他是“文学弄臣” ;有的人虽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 ,但给他戴上“忠君爱国”的帽子。对这两种观点 ,闻一多都持异议。闻一多从屈原的身份、思想以及他的《离骚》等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充分论证了屈原是“真正的人民诗人” ;同时 ,他用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楚辞》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 ,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新水平 ,其贡献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采取迂回策略,斩断林彪、江青的臂膀,肃清了极左思潮在外事口的恶劣影响,他坚持“不要四面出击”的外交策略,妥善处理了极左思潮造成的外交矛盾,使我国避免了四面受敌的被动境地;协助毛泽东作出战略决策,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舆论导向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即:发挥电视的导向功能,把握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发挥电视公开性特点,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发挥电视评价性特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北京知识界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19~192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文件,1924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不仅在中苏(俄)两国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北京政府所取得的主要外交成就之一.同时,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该外交协定又有其鲜明的特色--它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中国知识界的影响有相当关系.特别是在谈判所在地--北京这一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活动中心,以大学教授、学生、学者、报人等组成的强大舆论力量,对北京政府的外交家形成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思想多元激荡,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更容易通过加速效应和放大效应与网下舆情交叉波动。为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营造和谐舆论环境,统一思想,维护稳定,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为此,要认识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涵来作为引领的认识基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的要求是明确引领网络舆情目标;建立法律法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主体,构建专业工作网络;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及时有效汇集信息。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逝世后,以北洋政府为主导的舆论,将袁塑造为“手创民国”的“功臣”,对之极尽颂扬;而在南方革命党人的口诛笔伐之下,袁则完全为“叛国违法”的“元恶”.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述,反映了民国时期两种政治势力对政局稳定和政治改良的不同考量.在此过程中,“袁世凯”巳非单纯层面上的“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或者举国征讨的“逆贼”,而已然演变为一种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政治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