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编辑评估     
编辑工作是平凡而高尚的工作,终日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作嫁衣裳”,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编辑把自己的心血渗透到别人的成果里,帮助作者成名成家。因此,有人把编辑比作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只受力,不露面。有人歌颂编辑“象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受人尊敬的“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2.
常常听到有人说:“编辑不是学者,学者不当编辑”。我不知道说这话有什么根据,但它确实影响很大。根据我对编辑和学者的了解,感到这话是没有道理的.相反地,我认为,尽管不一定每一个编辑都已经是学者,但编辑必须是学者;尽管不一定每一个学者都要去当编辑,但学者应当懂得编辑。说“编辑不是学者”,无非是说编辑工作没有什么学问,会编辑也不算有学问;编辑工作不需要学问,做编辑工作的人不必是学者。可能是考虑到做编辑工作的有若干万人不便树“敌”过多,也可能是考虑到有些事还离不开编辑不好得罪,因而公开地、明确地说“编辑不…  相似文献   

3.
有自学青年来信说,他有志于当一名编辑。问当编辑难不难,需要什么条件。这是一个大题目,虽然自已当了多年编辑,对编辑工作也了解不全面。编辑,是“为他人作嫁农裳”的工作,一般都是进行“幕后操作”,“使劲不露面”,因而不少人对于这一行的甘苦并不太了解。“编辑”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涵义。据《辞源》所载,最早见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序文说,当时流行的字体变化繁杂,人们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繁而杂,如何从这繁杂的工作中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做到“宏观上把住,微观上把细”。这里的宏观,是指编报的整体思路和大局意识,即:编辑工作的“面”;这里的微观,是指编辑工作中的具体环节,其中包括选稿、改稿、组稿、划版等,即:编辑工作的“点”。要把“点”和“面”的工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贯彻“双百”方针对繁荣编辑事业的重要意义。全篇透过“双百”方针和文化发展和编辑活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双百”方针的文化机制和编辑工作的文化功能,说明了编辑工作正确地贯彻“双百”方针,就能有效地运用这一方针的文化竞争机制、选择机制和制约机制,来相应地充分发挥编辑工作的文化竞争功能、导向功能和整合功能,从而促进和繁荣社会主义编辑事业。  相似文献   

6.
“为人作嫁”得失说略“为他人作嫁衣裳”,成了一句比喻编辑工作的尽人皆知的熟语。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见仁见智,有褒有贬。褒者认为,编辑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贬者则认为,这种工作纯粹是“替人效劳”,得不偿失。这两种说法,或者“奉献...  相似文献   

7.
本就“十发五中”为优秀这一命题进行了阐述,鼓励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不迷信、不自卑,对所编辑的书稿大胆地进行质疑。为了提高质疑的命中率,中介绍了量纲的概念,并用实例介绍用量纲检验作所用公式的正误。  相似文献   

8.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于13卷8号由沈雁冰主编开创了“创作批评”栏目,对于当时不成熟的批评界,沈雁冰有着清楚的认识,因而并没有对此专栏预设下很高的想象与期待。1923年郑振铎担任主编后,在14卷1号取消“创作批评”另设“读后感”一栏,在15卷开始又取消了“读后感”一栏,实质上郑振铎并不看好这两个栏目,作为学院派学者,他认为这种批评只可算做读者的见解。两位主编对于批评栏目的态度相差不远而在运作上却大相径庭,原因在于沈雁冰主编的编辑心理更多地体现出宽容同情、具有社会责任感,体现出精心培育人才的大家风范,他的态度明显是鼓励的,这也使得批评迅速扩大影响;郑振铎编辑却更多表现出治学严谨的学者风范,其编辑行为与编辑选择促使批评更趋近于严肃、端正的学院派风格,使得批评更具有了学术性的内涵与价值,在理论层面上提升了现代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设计中,经常要对建筑物所配用钢筋的总量进行统计,以往这一复杂工作都使用计算器手工完成,使用Mi-creosoft的Excel合理的编辑公式可快速高效地完成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听、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是主要矛盾,这是一致的认识.至于谈到读和写,认识就很不一致了。有人认为读是主要矛盾,因而,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基础”,也有人认为写是主要矛盾,因而,主张必须“以作文为中心组织语文教学”。由于对主要矛盾认识的不同,因而,在具体组织教学上,作法就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纠织编写了《学报编辑学引论》,该书编者要我为这本书写个序。其实,我对编辑学并无研究,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编辑应当研究编辑学。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就“编辑应当研究编辑学”这个话题说几句。 编辑活动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是关于编辑活动的科学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上一个时期里流传的“编辑无学”的说法,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问”,那是一种误解或偏见;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说”,那是对于我国几千来丰富的编辑经验及其理论概括的无知;如果是指“编辑没有科学”,那倒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编缉学研究的状况。编辑学至今尚在建设之中,还不能说已经成就,甚至还不能说已经“有” 了;但也不能说“没有”,它是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中,是“正在有”。“正在有”虽不能说就是“已经有”,但毕竟还是“没有”,因而“编辑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编辑无学”也是不科学的。但是,“编辑无学”论的消失不能完全指望“编辑有科学”的论证,而只能依靠编辑学确确实实建立起来了的事实。因此,我们编辑工作者不必因“编辑无学”的说法而愤慨,而心里不平衡,相反地倒是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激励,促使我们重视编辑学的研究,加快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为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计算机中文输入、编辑系统特别设置了“容错”码。即使操作者在使用的过程中 ,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编码而出现了操作上的差错 ,但由于预先设置了“容错”程序 ,计算机仍然能够“容忍”操作者的错误而继续运行 ,进而帮助操作者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这里 ,计算机程序编制者的高明 ,就在于他早就预料到 ,操作者是不可能完全按照“标准”去行事的 ,即不可能不出差错。因而在这之前早就预先设置了“容错”程序 ,进而较好地帮助操作者解决了使用中的问题和困难。由此 ,联想到我们的教育 ,联想到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我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把编辑工作称之“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不仅说明了编辑职业的美德,而且更道出了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刘少奇就曾指出:“编辑工作是一种高级创作。”曹禺也把编辑劳动看作是“从沙里淘出金子来”的工作。这些亲切、诚挚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编辑劳动的属性。编辑在对文稿的组选、审读、鉴别、加工润饰,以及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强的创造意识,才能编辑出版好的读物,担负起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本文试就高校学报工艺流程中的编辑创造意识,即选题的决策能力、审稿的鉴识能力、退修稿件的参谋能力、加工文稿的艺术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编辑工作称之“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不仅说明了编辑职业的美德,而且更道出了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刘少奇就曾指出:“编辑工作是一种高级创作。”曹禺也把编辑劳动看作是“从沙里淘出金子来”的工作。这些亲切、诚挚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编辑劳动的属性。编辑在对文稿的组选、审读,鉴别、加工润饰,以及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强的创造意识,才能编辑出版好的读物,担负起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本文试就高校学报工艺流程中的编辑创造意识,即选题的决策能力、审稿的鉴识能力、退修稿件的参谋能力、加工文稿的艺术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和叶至善是父子两代编辑家。叶至善先生童年时代就参加了全家总动员的编辑《十三经索引》的工作 ,以后一直没有离开编辑岗位。在他 80诞辰之际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他出版文集 ,他欣然以《我是编辑》作为书名 ,流露出对自己的终身职业的自豪之情。在叶至善先生看来 ,把作者的“作文”编辑后介绍给读者 ,特别是少年儿童读者 ,一刻也不忘记引导他们“做人”的追求 ,始终把引导做人视为作文的根本目的 ,并把这一原则坚持不懈地贯彻在编辑工作中 ,这正是他们父子两代编辑大师的执著情怀。这情怀同时也洋溢在他们自己的“作文”中。在为…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媒体运作中,早已实行了“编辑中心制”。在我国,“编辑中心制”的概念也早在理论界提了出来[1,2],并被一再强调。事实上,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不少媒体已经在实践着“编辑中心制”,并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编辑活动已发展成了集编辑新闻、评论广告、文化、艺术等内容的一种立体式的媒体创构活动,编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然而,与此种重要责任不对称的则是编辑主体的编辑权益还未能从专门法律制度上得到保障。一、“编辑中心制”面临的尴尬境遇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编辑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出版领域,正在涵盖图书报…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介绍一个合作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的认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我们认为;这个分析不很恰当,因而也就无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这篇文章的论述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了。  相似文献   

18.
江帆 《教育导刊》2005,(5):63-64
许多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用学生“怕”与“不怕”来衡量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片面地认为学生越怕自己,工作效率就越高,因而常常给学生来点“颜色”,让他们“惧怕”。结果,一些学生在路上遇见了老师能躲则躲,没法躲的就装作不认识;对老师有什么建议或看法,不敢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同学  相似文献   

19.
发刊词     
“江苏教育”在大家的密切关怀下创刊了,这是全省初等教育工作者们的一个好消息。“江苏教育”的前身是“苏南教育”和“苏北教育”。这两个刊物,过去曾经为全省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服务过,在推进地方教育工作及推动教师在职学习方面曾经起了一定的作用,因而有的教师亲切地称它们是“精神上的知友,工作中的助手”。  相似文献   

20.
技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通不高,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如何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这是摆在技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技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第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只是当工人,难以实现自我价值,因而不思进取。第二,部分学生把技校当成找到正式工作的跳板,等着混到毕业,捧上“铁饭碗”。第三,部分学生受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影响,认为进入企业当工人没前途,而想将来从事经营等其它工作,因而认为现在学习也无用,所以学习不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