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琴 《中国德育》2010,(6):87-91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会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绩等都密切相关。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课程设置的理念视力残疾幼儿学前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视力残疾幼儿发展为本,满足其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根据幼儿阶段的学习与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发挥学前教育的教育补偿功能,尽可能弥补残疾给幼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其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确保其健康、正常发展。对于视力残疾幼儿来说,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视力,更重要的是70%—80%左右的信息来源渠道及利用视力整体观察事物和接收各方面信息的能力。只有经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视障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安置?我们南京盲校为南京地区0—6岁的视力残疾幼儿提供了服务,其中0—4岁是以为家庭提供支持为主要服务模式,而4—6岁则是以学校教育服务为主;对于多重残疾幼儿,主要采取定期家庭访问的形式提供早期教育服务。对于所有学龄前视力残疾幼儿,学校都要登记造册,并对其进行简单筛查评估,确定其教育安置形式。原则上,尽可能安  相似文献   

4.
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生活中,学会与他人相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成功的社会交往,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而教师的专业观察是帮助幼儿解决社会交往问题的重要手段,观察幼儿的人际交往行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中的社会领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与幼儿交往和互动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教师所持有的文化价值观、在价值观指导下的教育行为以及在师幼关系中所拥有的"权威"身份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例如人际冲突解决能力的降低、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明显的"好孩子定向"行为。本文对教师在幼儿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加以叙述,并对幼儿社会交往过程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要扩大儿童社会交往的范围,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幼儿同伴交往的作用;同时要对儿童的社会交往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使儿童最初的这些社会交往活动更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这既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动画片作为一种多媒体形式的幼儿教育资源,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动画片对幼儿自我概念、道德品质、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期是社会交往开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能否与他人、集体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成年后进入社会,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  相似文献   

9.
学前盲幼儿的过渡期教育是指对即将进入小学的视力残疾幼儿所实施的幼小衔接的教育教学及教养工作。对盲幼儿来说,视觉缺陷会影响其身心的发展,但教育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帮助他们从学前教育阶段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这对盲幼儿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交往既是幼儿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幼儿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寻求促进幼儿社会 交往能力发展最佳途径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的教育活动, 其中园内活动包括:各类游戏活动,学科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值日活动等;社区活动包括 :参观、慰问、购物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同伴间、师生间的交往,尤其是 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极大地促进了幼儿与周围其他人的交往,对幼儿社 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交往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视力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如何找到视力残疾幼儿是对视力残疾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挑战之一。无论盲校还是地方残联或民政系统,往往都没有一个涵盖每一名视力残疾幼儿的数据库,而要想为这些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找到散落在家里的视力残疾婴幼儿。而事实上,一方面许多家长并不认为他们的孩子需要早期教育,四处求医问药、找出病因并加以治疗是此时大多数家长认为的主要任务,因此不可能期望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立身社会、发展自我的保证,对有听力障碍的聋生而言十分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制约聋生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有:从聋生本身而言,主要是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从聋生家庭而言,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和失能;从聋校而言,存在现行学校教育与聋生社会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聋校应立足聋生全面发展和现实需求,切实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协同社会各方力量采取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们无法撇开生活谈教育,因为幼儿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当学前教育有了孩子的牵引,有了家长的积极呼应,有了社会的密切配合,所有的一切障碍都迎刃而解,我们的孩子将会从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当我们把生活、社会、家长融为一体时,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进步,更多的是自身与孩子共同的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讲至关重要。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是一个长久连续的过程。营销活动以其灵活多样、适应幼儿身心特征等优势,成为了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朱烨 《考试周刊》2008,(18):226-227
一、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的综合心理能力,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会从对父母的依恋中走出来,要求自主和独立,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感受到由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并在这种社会交往中增强他们建立、维持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颖 《教师》2021,(9):113-114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多元化生活体验场能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丰富的可操作材料。文章以多元化生活体验场——"百味书屋"为例,简要分析了多元化生活体验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作者通过观察发现,多元化生活体验场对幼儿生活经验的唤醒、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认知的建立、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前盲幼儿的过渡期教育是指对即将进入小学的视力残疾幼儿所实施的幼小衔接的教育教学及教养工作.对盲幼儿来说,视觉缺陷会影响其身心的发展,但教育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帮助他们从学前教育阶段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这对盲幼儿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长期目标来看,学前过渡期教育要为盲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从近期目标来看.  相似文献   

17.
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日后进入社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今时代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不断发展的能力,而家园协同则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必经途径。针对幼儿社会交往中的问题构建家园协同的培育策略,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促使幼儿可以全面、健康、和谐地成长。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自身相关教学经验,阐述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分析家园协同的方式,提出家园协同下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进融合教育是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普特儿童青少年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作为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学校,秉持“包容悦纳、宜和共生”的教育理念,传承“人和立校,慧爱育人”的优良办学传统,积极探索融合教育的深度实施路径与策略,促进普特学生互融共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及适应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自我认识,使幼儿获得情感、情绪体验,还能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明行为习惯。作为一名幼教工作,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教师、同伴是影响幼儿社会性交往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很多在家都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下面我就关于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