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三制”民主政权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以后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政党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了奠基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以特别的视角、精辟的论断及切身践行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三三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他致力于抗日政权民主化的早期实践,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坚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并从多层面积极推介宣传“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执政效能广为传扬。周恩来“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团结抗日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道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具有长期局部执政的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为革命胜利后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梁军峰 《红领巾》2005,(4):38-4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创立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模式.它不仅有效地保证了人民充分行使参与民主政治和共同管理民主政府的权利,而且调动了各阶级、各阶层的积极性,为巩固、建设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由工农苏维埃制度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建设"民主的模范区"为指导,推动各根据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政权建设,在局部地区率先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始终抱持抗战与民主不可分的政治理念,积极推进全国的政治民主化,并逐渐成为全国政治民主化的领导者和决定性力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创立了崭新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把政权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继续实行"三三制"政策.直到战略决战阶段到来时,才终止执行这一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三三制"政策,对于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又具有不同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若干特点,因而呈现出曲折和复杂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民主政权的实践中,对民主制度的探索为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设留下宝贵的政治遗产。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普遍而广泛的民主选举制度、“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党与非党的合作制度、参议会制度等一系列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9.
三三制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具体实现形式,是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集中体现.是敌后的抗日斗争、政权建设合乎规律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一次成功实践.对于实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有着全国的普遍意义".其丰富的经验,为党后来执掌全国政权,以及当前党的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所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三三制”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三三制”原则的提出“三三制”原则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抗日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中国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客观要求,它的提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动,是“三三制”原则产生的客观基础。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反映,不同的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将会产生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