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但泽三部曲》是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猫与鼠》和《狗年月》这三部小说的合称。它们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德国为背景 ,描写发生在作者的故乡———但泽的历史。作品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叶德国社会光怪陆离的众生相和风云变幻的时代作超然、冷峻、客观的叙述。作品从新的思想文化高度和审美层次回顾 ,审视和反思了往昔非凡的岁月 ,对人性进行了严肃的拷问 ,抒发作者的独到见解、独特发现  相似文献   

2.
铁皮鼓     
主持人语:1999年9月3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这一举世瞩目的文学大奖,也是本世纪最后的文学桂冠,终于花落有主。各种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一盛事,而且许多媒体都使用了“终于”这一词汇,看得出,君特·格拉斯的获奖称得上众望所归。本届诺贝尔奖获奖作品是《铁皮鼓》,这也是君特·格拉斯最早的一部小说,那么,你想知道这部作品的内容是怎样的吗?本期首开的新栏目“微缩名著”将由主持人小冰向你讲述其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1958年10月,当“四七”社在阿德勒饭店聚会时,君特·格拉斯朗诵了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的首章《肥大的裙子》。作品极富想象力,生动、感人、清新,与会作家一致同意授予他“四七社”奖,1959年秋,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揭幕,格拉斯和《铁皮鼓》在书展上亮相,他给人的印象是既机智诙谐,又严肃认真。至于对小说的评论,则出现了两种截然相悖的声音,一边是喝彩叫好,一边是不屑一顾,布莱梅的一个评奖委员会授予格拉斯文学奖,布莱梅市政府却坚决反对。不过小说依然畅销,25年内共印了三百多万册,1963年君特·格拉斯,1…  相似文献   

4.
德国当代文豪君特·格拉斯于195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铁皮鼓》,叙述了德国在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以个人的视角倾诉和反思了这段混乱的时月,力图借此唤起人们对"理性传统"的反思,从而进行第二次思想启蒙,重估当代人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的是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铁皮鼓》。小说的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是一个“超常怪人”,他拒绝长大并拥有唱碎玻璃的特殊能力,3岁生日时获得了礼物——铁皮鼓,这成为他抵抗成人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武器。小说以他的视角描绘了二战前后德国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思了法西斯统治的前因后果,风格独特,“已经无可争辩地进入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名著之列”。看了君特·格拉斯谈他的创作历程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诺贝尔奖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大师也有平易近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海外文坛     
正君特·格拉斯遗作《万物归一》中文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遗作中文版《万物归一》日前在国内首度出版。《万物归一》收录了他创作的96篇诗文和60幅插画。在这部作品里,格拉斯用诗歌、散文、绘画相互交织、呼应的方式,记录了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万物归一》不仅仅是格拉斯一个人的作品,其中还凝聚着施泰德尔出版社编辑们的心血。特别是艺术设计编辑温特尔女士,所以,格拉斯将这部书献给了这位装帧设计自己  相似文献   

7.
论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是对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现代性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暴力的儿女们》、《金色笔记》的等作品从女性对种族的思考、对女权的疑问、对女性心理分析的展示以及小说的现代结构等来表现其现代女性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和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就这两部小说的题材特点、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与《安娜·卡列尼娜》从比较文学角度来看 ,存在着历史类型学的相似。尽管两部作品产生先后差距有一世纪之久 ,但在文学的内在结构上 ,却显现出共同的诗学特征。本文试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藉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得以客观揭示曹雪芹和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共通之处 ,并探寻他们的文学作品在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相似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简·爱》这部具有经久性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或“灰姑娘”童话的变体。将二者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情景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对灰姑娘原型的巧妙运用。然而女作家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灰姑娘”的原型意义进行了增殖和扩充——对传统文学中的叙述模式、女性角色定位及两性关系描写的突破,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查《诗经》中绝大部分带有明显忧患感伤色彩的诗篇,爬梳勾勒出其中主要抒写的四组忧患母题及其表征,系统论述了德操·土俗·人格、时局·家国·身世、青春·恋爱·婚姻、亲情·友谊·人道等几组母题在《诗经》时代出现的历史文化原因,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忧患题材作品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可以称之为不同凡响的惊世之作。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在探寻《呼啸山庄》的主题 :是一部描写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的浪漫主义作品 ;是作者的神秘主义哲学观的阐释 ;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呐喊 ;是穷人对富人的斗争 ;是情欲压抑后的爆发。我们认为 ,《呼啸山庄》是一部寓言性的社会政治小说 ,它借一个恐怖的爱情故事 ,暗示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人类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格拉斯素描     
君特·格拉斯 (192 7—  )联邦德国作家、艺术家。出生于但泽市 (今波兰格但斯克 ) ,曾参加二战 ,从美军战俘营出来后 ,成为一名流浪汉。当过农民、矿工、石匠 ,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塑家和版画家。 195 9年 ,其长篇小说《铁皮鼓》出版 ,获得世界声誉。此书与后来的《猫与鼠》、《狗年月》一起合称《但泽三部曲》。重要著作还有《比目鱼》、《母老鼠》、《遥远的土地》、《蜗牛日记》和《我的世纪》等。格拉斯获 199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 2 0世纪最后一位获奖者。老人现居德国北部的贝伦多夫 ,那年他在离家前往牙科诊所的路上得知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14.
《北堂书钞》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类书,是我国古代的大型参考工具书。《北堂书钞·乐部》保存了隋以前大量的音乐文献。研究《北堂书钞·乐部》文献对今天的音乐史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以《北堂书钞·乐部》原注本和孔注本的引书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北堂书钞·乐部》的引书情况作以整理,发现并探讨《北堂书钞·乐部》的引书情况变化的现象、特点及原因,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准备。  相似文献   

15.
刘勰与《梁书·刘勰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书·刘勰传》出自曾任梁代史官的姚察之手,应是评述刘勰及其著作的重要依据。从姚察仕宦和著书的经历与李延寿及其《南史·刘勰传》相比较,阐明姚书刘传具有不可代替的文本意义和史料价值。以此为立论点,对《文心雕龙》的思想倾向、刘勰的门第及其是否参与编纂《昭明文选》等问题,作出了与时下论者有所不同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短篇小说《耶稣之死》取材于《新约·福音书》,但对后者进行了精心剪裁和改写。首先,完全删去表现耶稣神性的情节,只留下他的人性;其次,又对"人性耶稣"的其他情节进行删削,只留下他与法利赛人作斗争的主线。作品突出了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观念,借耶稣形象折射出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决战决胜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女作家独特的性格和生活经历,作品中极具个性的人物塑造,环境刻画和情节构造方面的哥特手法,使《呼啸山庄》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 ,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 ,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剖析了霍桑寄寓其中的人生隐秘、道德渊薮及浪漫主义的悯世情怀  相似文献   

19.
《周易》蕴含着丰富精深的教育思想 ,《易·蒙》则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就《易·蒙》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进行探析、阐释 ,以期能为在现代学校中实行主体性教育提供理论资源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的载文和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课程·教材·教法》的载文特点及作者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